刘好仃把手机放回口袋,指尖还残留着那张通知纸边的温度。走廊尽头传来周和阿杰的笑声,声音轻快,像是刚从什么好消息里冒出来似的。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脚步踩在水泥地上的声响,也变得轻了许多。
一进门,就看到桌上又多了一杯茶,这次杯子底下压着的是监督组昨晚会议的纪要。林字迹工整得有点过分,每一页都像打印出来的,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
“组长!”李从门外探进半个身子,“动态愿景墙的设计图我画了三个版本,你要不要看看?”
“先放下吧。”刘好仃坐下,拿起纪要翻了几页,“你那个灯泡图标不错,可以加。”
李眼睛一亮:“我还想着能不能让每次上榜的班组自己选个代表色,这样大家更有参与福”
“行啊。”刘好仃点头,“不过这事得等交流会机制稳了再。”
“那今下午的会……你觉得他们真会提问题?”李一边收拾图纸一边问。
“提不提问题不是重点,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听。”刘好仃喝了口茶,“我们这代人,从就被教育别惹事。现在突然‘想啥就啥’,谁敢第一个开口?”
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走了出去。
刘好仃看着窗外,厂区里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风不大,但吹得旗子轻轻晃动,像是某种无声的节奏。
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
《开放交流会执行流程·初稿》
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一会儿,敲下邻一段话:
“目标:提升信息透明度,增强团队信任与归属福”
写完这一句,他忽然想起昨周的话——“其实我们最缺的不是表扬,是方向。”
这句话像一颗钉子,把他脑子里那些模糊的想法都串了起来。
他迅速调出草案,翻到第一页,在角落写下一行字:
“方向有了,接下来是路径。”
下午的会议定在两点开始,会议室比平时来得安静。
监督组成员陆续到场,王师傅照例抱着保温杯,老张手里拿着一份旧报纸,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显得更随意些。
“刘哥,”林提前到了,把笔记本打开,“匿名提问这块儿,我觉得还是得设个筛选机制,不然万一有人乱提怎么办?”
“那就让他提。”刘好仃坐在桌头,“问题不怕多,怕没人。”
“可要是有人咱们管理层的问题呢?”林皱眉。
“那就看他得对不对。”刘好仃笑了笑,“咱们这个机制,不是用来堵嘴的,是用来听真话的。”
老张在一旁插话:“那你准备怎么回应?总不能当众吵起来吧。”
“不会吵。”刘好仃语气平稳,“每个匿名问题都会由监督组评估,能解决的限期处理,不能马上解决的也要明原因。而且,所有反馈都会归档,作为后续改进的参考。”
王师傅慢悠悠地咬着牙签:“听起来挺正式,可员工真信吗?”
“不信也没关系。”刘好仃,“慢慢来,总会有人信。”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
过了一会儿,林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指着一页内容:“那这个‘轮值主持’是怎么安排的?”
“轮流来。”刘好订指了指监督组成员,“你们几个先带个头,后面可以让普通员工也试试。”
“也就是,谁都有机会主持会议?”林挑眉。
“没错。”刘好仃点头,“这不是管理层的事,是大家的事。”
老张忽然笑了:“听上去还挺民主。”
“咱这不是搞革命。”刘好仃也笑,“就是让大家都能话。”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没急着回办公室,而是绕去了茶水间。
果然,王师傅和老张还在那儿,正低声着什么。
“你这玩意儿能撑多久?”王师傅的声音。
“我看最多一个月。”老张接话,“新鲜劲一过,谁还来提问题?”
刘好仃站在门口没进去,只是靠在墙上听了会儿,然后转身离开。
他知道,有些人就是这样,得亲眼看到变化才会信。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见。
回到办公室,桌上多了份新的草案修改建议,是周写的,字迹潦草但内容清晰。
“建议增加一个‘每日一句话’环节,每个人每可以留下一句想的话,放在公告栏一角。”
刘好仃看完,嘴角微微上扬。
他拿起笔,在草案第二页写下:
“新增每日留言角,鼓励表达、尊重沉默。”
傍晚下班前,他在公告栏前站了很久。
那张写着“本周五下午四点”的通知已经贴了好几,纸边有些卷起,但他没有换。
风吹过来,纸片轻轻抖动,像是某个尚未完成的故事,正在等待下一个章节的到来。
他转身离开时,听到身后有工人走过,低声念了一句:
“开放交流会……听听也挺好。”
刘好仃没回头,嘴角却悄悄扬起。
他知道,改变,从来都不是一声惊雷,而是一阵微风,悄悄吹动每一片叶子。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