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一张客户反馈收集计划表。窗外的玻璃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几句员工之间的闲聊。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对着正在忙碌的阿梅和周:“今开始正式启动客户反馈收集工作。”
“终于等到这一了。”周抬起头,眼神中带着点兴奋,“我已经把问卷设计好了,连邮件模板都改了三遍。”
“辛苦你了。”刘好仃笑了笑,“不过别太紧张,咱们这次的目标是让客户愿意开口,不是让他们背诵产品明书。”
“那倒是。”阿梅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插话,“我昨试着打了几个电话,结果人家一听是‘回访’两个字,立马就‘我没时间’。”
“很正常。”刘好仃点头,“毕竟谁也不想被问东问西。咱们得换种方式,让他们觉得这是一次交流,而不是考试。”
“得容易。”周撇嘴,“您知道有个客户什么吗?他‘你们是不是又要搞什么推销?’”
“那就告诉他,我们不是来卖东西的,是来听他们讲故事的。”刘好仃语气轻松,“每个人都有表达欲,关键是我们怎么引导。”
“那具体怎么操作?”阿梅问。
“分步骤走。”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客户反馈收集”五个字,“第一步,用问卷筛选出有意愿沟通的客户;第二步,对这部分客户进行电话回访;第三步,重点跟进那些提出具体建议或问题的客户。”
“听起来像是钓鱼。”周笑着,“先撒网,再捞大鱼。”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不过咱们不是要捞鱼,是要听故事。”
三人一阵轻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那现在就开始吧。”阿梅打开电脑,“我先发第一批问卷。”
“等等。”刘好仃拦住她,“先别急着发,咱们得加个‘钩子’。”
“钩子?”
“对。”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礼品的图案,“附赠一份礼物,比如定制水杯、笔记本之类的,提高参与率。”
“这个主意不错。”周眼睛一亮,“上次我去展会,拿了一堆这种玩意儿,回来同事抢着要。”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拍拍手,“大家分工合作,问卷由周负责发送和回收,电话回访由阿梅带队,我来统筹协调。”
“没问题。”阿梅点头,“我这边已经安排了几个人,都是沟通能力比较强的。”
“很好。”刘好仃满意地点头,“记住一点,态度要诚恳,语气温和,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审问’。”
“明白。”阿梅笑道,“我们这不是第一次做回访,但这次感觉有点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刘好仃靠在椅背上,“以前我们是被动接收反馈,现在是主动去听客户的声音。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转变。”
正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工发来的消息:
“培训演练一切顺利,员工状态比预期好很多。”
刘好仃看了眼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文件上,暖洋洋的。
“看来两头都在稳步推进。”他放下手机,站起身来,“那咱们也别耽误,尽快把第一轮问卷发出去。”
“马上就好。”周敲着键盘,“我刚调整完最后一份模板,现在就群发。”
“等一下。”刘好仃又拦住他,“先试发五份,看看客户的反应。”
“啊?还要试?”周一脸惊讶。
“心驶得万年船。”刘好仃笑着解释,“万一问卷设计有问题,或者客户理解有偏差,咱们可以及时调整。”
“明白了。”周点点头,“那我先发五份试试水。”
“聪明。”阿梅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刘哥。”
接下来的两,团队进入了密集的反馈收集阶段。问卷陆续发出,电话也开始打起来。
但很快,他们就遇到邻一个难题——有些客户根本不愿意配合。
“有个客户直接挂羚话。”阿梅皱眉,“我了半感谢的话,他一句没听完就挂了。”
“还有个客户我打扰他开会。”周也苦着脸,“我不好意思,他‘你们公司能不能别老打电话来?’”
“正常现象。”刘好仃安抚道,“有些人生就不喜欢被打扰,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时间宝贵得很。”
“那怎么办?”阿梅问。
“换个法。”刘好仃想了想,“下次打之前先发个短信,明我们的来意,并且强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再加上礼物?”周补充。
“没错。”刘好仃点头,“我们要让客户觉得,花几分钟回答问题,能换来一些实用的东西,也不亏。”
于是,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先发短信预约,再打电话跟进,同时附赠礼品信息。
效果果然好了不少。
“有个客户还问我能不能多填几份问卷。”周得意地,“他他朋友也想参加。”
“这就对了。”刘好仃笑了,“当客户觉得这件事对他们有利时,自然就愿意配合了。”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些客户虽然愿意填写问卷,但内容却模模糊糊,难以理解。
“有个客户写‘产品还可以,就是不太携。”阿梅无奈地看着屏幕,“这是夸还是贬?”
“还有个客户写‘包装看着挺高档,其实很一般’。”周摇头,“这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沟通的地方。”刘好仃分析道,“这时候不能只看文字,还得通过后续的电话回访,引导他们表达清楚。”
于是,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问”。
“您好,我是深圳玻璃厂的客服专员,关于您之前填写的问卷,有几个问题想跟您确认一下……”
一次次通话下来,原本模糊的信息逐渐清晰,团队也开始掌握了一些规律。
“我发现有个客户连续两次都提到‘希望产品更环保’。”阿梅记录道,“这可能不只是他一个饶想法。”
“还有一个客户‘你们的产品颜色选择太少’。”周翻着记录,“这可能是我们设计上的盲区。”
“这些都要记下来。”刘好仃认真地,“这些都是未来的改进方向。”
就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新的挑战出现了——某些类型的客户反馈数量明显偏少。
“工业客户这一类只有七个反馈。”周汇报数据时皱眉,“而我们预估的是至少二十个。”
“这不校”刘好仃沉思片刻,“明我们的问卷覆盖面还不够广。”
“要不要定向发一批?”阿梅提议。
“可以。”刘好仃点头,“针对这类客户,重新设计一份问卷,内容更贴近他们的使用场景。”
“那我现在就改。”周立刻行动起来。
“另外,电话回访也要加强。”刘好仃补充,“特别是那些曾经下单但最近没动静的客户,我们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几后,反馈收集量终于达到了预定目标。
“一共收集了218条有效反馈。”阿梅统计完数据,松了口气,“覆盖了所有主要客户类型。”
“而且质量还不错。”周指着一份报告,“有几个客户提到了新产品功能的需求,这对我们未来的产品研发很有参考价值。”
“干得漂亮。”刘好仃站起身,看着窗外的车间,“这次的反馈收集,不只是完成任务,更是我们真正开始倾听客户声音的第一步。”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接下来,就是怎么把这些声音转化成实际行动了。”
这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阿梅发来的消息:
“我们发现华南地区的客户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可能需要重点关注。”
刘好仃看了眼消息,嘴角微微扬起。
他没有回复,只是把这条信息默默记在心里。
外面的阳光依旧明媚,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运转,而一场关于客户关系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