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达厂张工的那条消息在群里挂了一夜,早上六点十七分,李刷到时差点把手机摔了。他盯着那句“能不能也给我们培训一次”,愣了三秒,转身就往办公室跑。
刘好仃已经到了。茶杯搁在桌角,水是凉的,但人是热的。电脑开着,屏幕上是那份刚发出去的《新挑战应对效果阶段性评估》报告,光标停在“结论”那一栏,像等着谁来签字。
“刘师傅!”李喘着气,“宏达那边……真要学咱们这套路。”
“他们问的是‘法子’。”刘好仃没抬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不是流程,不是话术,是‘法子’。明他们看懂了,咱们干的不是事。”
李一屁股坐下:“那咱们今是不是得拆一遍?看看到底哪块起了作用?”
“已经开始了。”刘好仃点开投影,三张图表并排弹出:复购率曲线、服务跟进热力图、竞品声量波动轴。时间线对齐,第三周的某个节点,三条线同时拐弯。
“你看这儿。”他指着交叉点,“复购跳上去那,前四十八时,王工给六个客户发了整改明,五个回了‘知道了’,两个追加了订单。这不是巧合,是链子扣上了。”
王工这时候也进了门,手里拎着打印稿:“我昨儿回听录音,有个客户‘你们还真记着这事’,语气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对。”刘好仃点头,“以前是‘你们厂的东西’,现在是‘你们’。称呼变了,关系就变了。”
陈工从角落站起来,走到投影前:“但深玻科最近没动静,是不是明他们认输了?”
“认输?”刘好仃笑了,“他们换了打法,不代表撤了。就像打拳,收手是为了出更重的一拳。”
会议室安静下来。李盯着屏幕,忽然开口:“那咱们现在最该坚持的是什么?是我做的闭环确认?还是王工那边的现场跟进?还是陈工盯的竞品情报?”
问题抛出来,没人接。
王工搓了搓手:“我觉得设备优化最实在。报警误触少了,客户自然愿意留。”
李立刻反驳:“可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改了?要是不发确认消息,谁知道问题解决了?”
陈工插话:“但要不是深玻科自己转了宣传方向,咱们这点动作能顶得住?”
三人各执一词,刘好仃没话。他拉开抽屉,掏出一个边角卷起的笔记本,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客户原话,有些还画了圈。
“你们上次改的报警逻辑,确实比深玻科演示的稳。”他念了一句。
“这句是宏达张工的。”李认出来。
“还有这句,”刘好仃往下翻,“‘你们这服务,跟养孩子似的,比我自己想的还细。’”
王工笑了:“这是李总的,那我还给他带了盒点心。”
“这些话,”刘好仃合上本子,“不是流程能生成的。是我们做了事,客户感受到了,才出来的。所以别争哪个最重要,要问——哪件事最先让人变了态度?”
他调出回访记录和订单时间戳,逐条比对。最终圈定一个时间点:第三周周二下午三点,王工第一次手写整改明并发给客户。两时后,对方回了一句“改得明白”,当晚追加了配件订单。
“就是这个。”刘好仃用笔圈住,“主动告诉客户‘我们改了’,是第一个让人安心的动作。”
李若有所思:“所以闭环确认不是流程,是信号。客户收到,才知道我们在听。”
“对。”刘好仃点头,“服务不是做了就行,是要让对方看见。”
王工挠头:“可这么细的事,能一直做下去吗?我现在一要写五六条明,还得配图,手都快写抽了。”
“那就不能靠一个人撑。”刘好仃打开新文档,敲下标题:响应动因档案。
“以后每条客户态度变化,都反向查是谁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客户怎么回应的。比如王工写明→客户语气变软→追加订单。这疆动作—反馈—情绪’三联记录。”
李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建个模板,自动关联工单和回访录音。”
“别太复杂。”刘好仃提醒,“咱们不是搞科研,是让人愿意继续用咱们的东西。”
正着,陈工突然出声:“刘师傅,深玻科刚更新了专利公示,有一项是远程校准算法,正好补上咱们产品里那个毛病。”
办公室一下静了。
王工皱眉:“他们这是憋着放大招?”
“不是放大招,是正常研发。”刘好仃语气没变,“他们没停,咱们也不能停。”
李忍不住问:“那咱们现在算赢了吗?”
“不算。”刘好仃摇头,“我们只是没输,而且找到了能打的路子。但路不是走一次就完了,得走。”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八个字:成效可见,警觉不减。
然后又添了一句:“应对不是一次行动,是呼吸节奏。”
“以后每周一早上,开数据对齐会;每月一次,回听客户录音;每季度,推演一次对手可能出的眨这不是应急,是日常。”
王工苦笑:“这比修机器累多了。”
“可修机器只能保今。”刘好仃看着他,“盯住客户和对手,才能保明。”
李已经打开电脑,开始设计“响应动因档案”模板。陈工默默刷新竞品官网,截下那条专利信息。王工翻着打印稿,嘴里念叨:“动作—反馈—情绪……得记准了。”
刘好仃坐回工位,新建文档,标题打上:动态盯防机制(初稿)。
群里弹出新消息,李发了模板预览。两声“叮咚”响起,有人回复了。
他没去看,只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回车键上。
光标在“下一步动作”那一栏,闪了三下。
他敲下四个字:持续跟进。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