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马惠的资金支持作为坚实后盾,明德堂扩建计划的引擎被迅速点燃。首要任务,便是将隔壁那家意向转让的文具店顺利拿下。
桂翠主动扛起了谈判的重任。她先是做足了功课,摸清了周边类似商铺近期的租赁和转让行情,又通过街道邻居旁敲侧击地了解到,
文具店老板之所以转让,是因为儿子在省城定居,老两口准备过去带孙子,确实着急出手,但同时也想多捞一笔转让费。
第一次正式谈判,是在文具店里进行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纸张和墨水味,货架上零零星星剩下些本子笔尺等存货,显得颇为萧条。
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姓吴,眼神里透着生意饶精明。
“桂医生啊,不是我不给面子,你们明德堂是做好事的,我们都知道。”吴老板搓着手,一副为难的样子,
“但我这店,地段多好啊!紧挨着你们诊所,人流量有保障。当初我装修也花了不少钱,这些货架、柜台都是好的…”
他滔滔不绝地夸了一通,最后报出一个数:“转让费这个数,租金嘛,年付的话,每月这个数。”他伸出的手指比桂翠预估的最高心理价位还高出了一大截。
桂翠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拿出周边商铺的租赁合同复印件(她托朋友搞到的)和手机计算器:“吴老板,您看,这是隔壁街同样面积铺子的租金,只有您报价的七成。
您这装修也好几年了,按折旧算实在不值这个转让费。我们确实是诚心要,想着邻居好办事,但您这价格…确实有点偏离市场了。”
她语气温和,但条理清晰,数据扎实,噎得吴老板一时不出话。
“再,您这店空着也是空着,一租不出去就损失一的钱。我们接手,马上就能付钱,您也能早点去省城享伦之乐,是不是?”桂翠又适时地打出了感情牌和现实牌。
吴老板语气软了一些,但依旧咬死了一个高于桂翠预期,但似乎可以再谈的价格。
第一次谈判,无果而终。
接下来的几,成了拉锯战。桂翠几乎每都要去“磨”一次,软硬兼施,时而据理力争,时而动之以情。张景和黄彪也轮流上阵。
黄彪主打一个“老邻居”情怀牌,外加一点点“你们这店除了我们学医的谁还要”的恐吓;张景则从长远合作的角度,承诺未来明德堂发展好了,周边的商铺都能带动起来。
吴老板的态度有所松动,但总是在最后关头又犹豫起来,似乎总幻想能有出价更高的“冤大头”出现。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另一条街上新开的一家少儿编程培训机构,也在打听周边铺面,似乎有扩张的意向!
这个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吴老板耳朵里,他立刻又端了起来,原本快要谈妥的价格再次上调。
“妈的!这老吴头,真是坐地起价!”黄彪气得吹胡子瞪眼,“那个什么编程班,跟咱们八竿子打不着,跑来凑什么热闹!”
桂翠也急得上火,嘴角起了个泡。时间不等人,每拖延一,扩建计划就推迟一,而且夜长梦多。
张景眉头紧锁,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吴老板这一家上。”
他果断决定,“桂翠,你继续和他保持沟通,但别把他当成唯一选项了。王森,你人面广,再多打听打听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空置铺面,稍微远一点点也行,只要格局合适,价格公道。”
王森领命而去,发动了他的那些推拿客户、街坊朋友关系网。
然而,寻找新址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合适的铺面本就稀少,要么面积太,要么格局奇葩(比如没有上下水,根本无法改造成诊室或治疗室),
要么租金高得离谱,要么房东一听是开诊所,担心煎药有味、病人吵闹而直接拒绝。
几奔波下来,几乎一无所获。唯一的希望,似乎还是在那位反复无常的吴老板身上。
而吴老板,似乎也吃准了明德堂的急切心理,态度越发傲慢起来。
这下午,桂翠又一次从文具店回来,脸上带着疲惫和沮丧。“他还是不肯松口,甚至暗示,如果编程班那边给价合适,他可能就租给他们了…”
一股无力的焦躁感笼罩在明德堂核心团队的心头。明明有了资金,规划也做好了,却卡在了这最基础的第一步——找地方上。
“岂有此理!”黄彪一拍桌子,“实在不行,老子去他店门口坐着!我看谁还敢来租!”
“黄老师,您别冲动。”张景按捺住内心的烦躁,努力保持冷静,“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坏了名声。”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道和对面那家碍眼的文具店,沉默了片刻。
难道扩建计划,一开始就要夭折在找场地这一步吗?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张景的手机响了。是一个本地的固定电话号码,有些眼熟。
他接起电话:“喂,您好?”
“张医生啊,我是老杨。”电话那头传来杨主任熟悉的声音。
“杨主任您好!”张景立刻振作精神。
“怎么样?前两去卫生局,聊得还顺利吗?”杨主任关切地问。
“挺好的,赵科长很耐心,听了我们的介绍,就是转化的事情比较复杂,还需要慢慢推进。”张景简要回答,暂时没提眼前的困境。
“嗯,正常,衙门办事都这样。有个事啊,我刚刚听,”杨主任的语气变得有些神秘,“你们是不是在找地方想扩大店面?碰到难处了?”
张景心中一惊!杨主任怎么会知道?难道…
他立刻想到,可能是卫生局赵科长无意中透露的,或者杨主任在本地的消息确实灵通。
“是啊,杨主任,您消息真灵通。”张景苦笑一下,“确实卡住了,看中的隔壁店面,老板坐地起价,一时谈不拢,附近又找不到更合适的。”
“哈哈哈,”杨主任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我猜就是这样!我跟你,那个老吴,是不是开文具店的?精得很!你们跟他磨,难!”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不过啊,你子运气不错。我正好有个老病号,姓刘,他儿子在咱们区房管所工作,好像还管点事。
我刚跟他提了句你们明德堂想找地方扩大经营,弘扬中医,是好事,但遇到零困难。他好像挺上心,帮忙问问看。”
张景的心猛地一跳!区房管所?这…这可是能直接管到商铺租赁的部门!
“杨主任,这…这太麻烦您了!也麻烦那位刘先生了!”张景一时不知该什么好,这简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嗐,麻烦什么!你们把事情做好,多培养几个好中医,比什么都强。”杨主任语气爽快,“我就是给你牵个线,成不成还得看具体情况。你们等信儿吧,有消息我马上告诉你。”
挂掉电话,张景深吸一口气,转过身。
黄彪、桂翠、王森都紧张地看着他,从他那突然亮起来的眼神中,似乎看到了转机。
“有希望了。”张景将杨主任的话转述了一遍。
几人顿时兴奋起来!
“老杨可以啊!关键时刻真顶用!”黄彪哈哈大笑。
“房管所…要是他们能帮忙问问,或者打个招呼,那吴老板肯定不敢再乱要价了!”桂翠激动地。
“我就无绝人之路嘛!”王森也搓着手笑。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m.7yyq.com)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