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首页 >> 在造大明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谋逆之人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逍遥小军侯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盛唐华章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我在红楼解毒的日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24章 登基诏书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皇极殿前山呼“万岁”的声浪,如同实质的潮水般拍打着紫禁城的朱红宫墙与琉璃瓦顶,许久才渐渐平息。但那余韵,却仿佛凝成了无形的、沉甸甸的铅云,压在每一个刚刚起身的官员心头,也托举着御座上那位笼罩在晨光与冕旒下的年轻皇帝,步向一个全新的、吉凶未卜的纪元。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透过微微晃动的十二串玉藻,平静地俯视着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工。那巨大的、雕琢着无数龙纹的金丝楠木御座,冰冷而坚硬,其尺寸对于他尚未完全长成的身躯而言,甚至显得有些过于宽大,但他笔直的脊背和沉稳如山的气度,却毫无缝隙地填满了这份空间,甚至使之显得理所当然。

他没有立刻话,只是让那份新君即位、改元更始的肃穆寂静,在多维持了那么令人心悸的十几息时间。这短暂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像是在无声地丈量着新旧权力交替的深度,也迫使每一位臣子不得不再次审视自身在新朝中的位置。

终于,他微微侧首,对侍立在御座旁侧、同样换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崭新袍服的方正化,递去一个极轻微的眼神。

方正化立刻躬身,随即上前一步,面向百官。他手中并无诏书——那卷沉甸甸的、宣告新朝政纲的登基诏书,正由另一位司礼监太监,双手高捧于丹陛之下。

“宣——登基诏书!”方正化的声音并不格外尖利,却异常清晰冷澈,如同冰锥破开沉寂的空气,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所有饶目光瞬间聚焦于那名捧诏太监身上。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展开手中那道明黄缎面、用朱砂写着“奉承运皇帝,诏曰”起首的绢帛,运足了中气,以一种极具仪式感和穿透力的声调,高声宣读:

“奉承运皇帝,诏曰:朕以渺躬,嗣守鸿业。仰惟皇兄大行皇帝付托之重,俯察文武群臣、军民耆老拥戴之诚,谨于启七年九月x日,只告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定鼎改元,以明年为崇祯元年。”

开篇依旧是惯例的谦辞与正统性的宣告,百官垂首静听,心思却已飞向后面未知的内容。经历过昨日那石破惊的诏书预告,无人敢轻视这位新君即将颁布的任何一条政令。

果然,词锋迅速转向凌厉与务实:

“慨自权阉窃柄,蛊惑朝廷,荼毒海内。忠良毙于诏狱,黎庶困于征徭。吏治溷淆,纲纪堕废;边备弛堕,国库空虚。此实乃国家之心腹大患,朕深耻之!”

字句如刀,刮过广场,许多曾依附或默许魏忠贤的官员面如土色,股栗欲坠。而那些被压抑已久的官员,如徐光启等人,则不由得攥紧了笏板,指节发白。

“朕今承嗣丕基,恪遵祖训,深恤民瘮。所有启年间一切奸党所铸冤狱,无论已决未决,悉皆平反昭雪!被陷诸臣,如杨涟、左光斗、高攀龙、周顺昌等,复其原官,追赠荫恤,厚恤其家!其子孙族人中有才器可用者,着有司量才擢用,毋使忠魂含恨于九泉!”

这一次,明确的名单被点出,再无任何回旋余地。广场上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泣声,随即,难以自抑的哽咽声从几个方向传来。那是幸存者与忠臣家属再也无法控制的悲喜交加。徐光启闭上双眼,泪水纵横,深深叩首下去,额头触碰在冰凉的金砖上,发出沉闷一响。

诏书的声音继续高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自今日始,革除前朝弊政,倡行务实之风!朝廷取士,兼重实学格物,通晓算术、水利、工器、农事者,可由地方官举荐,经考核后,一体擢用,不唯科举一途!”

“嗡——”地一声,人群彻底骚动起来。这已不是清洗,而是直接动摇士大夫安身立命之基石的颠覆性政策!无数道惊骇、难以置信、乃至隐含愤怒的目光投向御座,却被那垂落的玉藻无情挡住。

“考核下官吏,必核其钱谷、刑名、民生实务之绩!空谈性理、不通庶务者,纵有清名,亦不得超迁!贪墨渎职、欺压百姓者,一经查实,立置重典,决不姑息!”

“理财用以足国,整军务在强兵。着户部、工部、兵部,即日会同有司,理清下田亩、丁口、库藏、军械之数,限两月内呈报条陈,以定方略!”

一条条,一款款,如同接连不断的惊雷,炸响在百官头顶。清查田亩?那要触动多少豪强缙绅的利益?重视实学?那圣贤书还读不读?考核实务?多少只会做八股、吟风月的官员要原形毕露?

诏书并未理会下方的暗流汹涌,语气转而带上一种沉重的迫切:

“各地灾伤流移之地,着抚按官速行踏勘,蠲免逋赋,发仓赈济。陕西等地旱蝗尤甚,除前发内帑银五万两、粮十万石外,再拨京通仓粮二十万石,星夜解往!务使灾民得活,毋使滋生大变。有司办理不力、克扣赈济者,斩!”

这是实实在在的救命粮,也是悬在地方官头上的利剑。一些心存良知的官员稍稍松了口气,至少新君深知民间疾苦。

最后,诏书的声音拔高,以雷霆万钧之势作结:

“鼓励工商,畅通海贸,以资国用;兴修水利,推广番薯、玉黍等耐旱新种,以厚民生…凡此诸端,皆为国本,着各部院详议章程,条列奏闻!”

“朕虽凉德,敢不宵旰焦劳,勉循厥职?尔文武群臣,亦当洗心涤虑,共襄治理。自今以后,务以实心行实政,以实政求实效。倘有仍蹈故辙,徇私废公,或因循推诿,或朋比抗阻——国法俱在,朕不尔贷!”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钦此——!”

最后一个“钦此”尾音,如同铁锤砸下,在广场上空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宣读已毕,那太监将诏书重新卷好,高举过顶。

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立刻响起“万岁”的欢呼。百官仍沉浸在诏书内容带来的巨大冲击郑这已不是寻常的新皇敕令,而是一份宣战书!向积弊宣战,向空谈宣战,向所有阻碍帝国新生的力量宣战!

御座上,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

他并未因这寂静而动怒,那玉旒之后的目光,反而更加深邃平静。他早已预料到这份诏书将引发的惊涛骇浪。

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在一开始,就用最明确无误的语言,划出那条线,确立那个不容质疑的方向。

他的声音透过玉藻传出,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饶心底,带着一种冰冷的、毋庸置疑的决绝:

“诏书,尔等都已听清了。”

这不是询问,而是陈述。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仿佛要记住每一张脸上的表情。

“朕,将与尔等——同行此路。”

“望诸臣公,好自为之。”

言罢,他不再多看一眼,拂袖转身,在方正化、王承恩等太监的簇拥下,离开御座,向着后宫方向走去。那身十二章纹衮服在朝阳下划出庄重而决绝的弧度。

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皇极殿深远的门洞阴影之中,广场上凝固的气氛才仿佛骤然解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迟来的、混杂着各种复杂情绪的声浪终于再次爆发出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却也更显得心神不宁。

徐光启站起身,老泪未干,却已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采,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笏板,仿佛握着无限的希望。

而在人群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礼部侍郎温体仁缓缓直起身,低垂的眼睑下,目光闪烁不定,他抬起袖子,似乎只是擦拭了一下额角并不存在的汗水,嘴角却极快地向下撇动了一下,形成一个冰冷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新朝的第一份诏书,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

那墨迹未干的诏书正文,此刻正被迅速抄录,将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每一个角落,如同投入干柴堆的第一颗火种。最后六个字,得极慢,极清晰,如同冰锥,刺入所有官员的心脏。

没有再多一言,崇祯皇帝起身,拂袖,在那身沉重衮冕的衬托下,步伐稳定地转身,消失在皇极殿后方的屏风之后。方正化及一众内侍紧随其后。

官员们陆续起身,面面相觑,竟一时无人言语。那卷登基诏书的内容还在脑中轰鸣回荡,尤其是最后那句毫不掩饰的警告,仍在耳边嗡嗡作响。

他们明白,,真的变了。

一位与任何前任都截然不同的皇帝,已经带着他不容置疑的意志和蓝图,强势地降临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风暴,已至,适者生存

( 第224章 完)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7yyq.com)在造大明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团宠大佬在线装小可怜 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 我的异时空之旅 本侧妃竟然没有失宠 流放,黑莲花女主别来沾边 身为虫修,灵虫有亿点强合理吧 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 无限沸腾 团宠福星小作精 裸装刀仔追六套,打的护航嗷嗷叫 梦逍遥 开局获得系统,我被美女们盯上了 我在女尊靠种田发家致富 盗墓:开局融合蚂蚁获万斤巨力 明教圣教主 精灵,我真的是一个农场主 逍遥玄刀 超能力修炼指南 纯阳 我带着前世家人一起重生了
经典收藏 盛唐最强太子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灰角 大明皇商 神级兵王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综]被迫作死 红楼,庶子涅磐 三国之匡扶天下 内御直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大明之崛起1646
最近更新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 史前部落生存记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戡乱 汴京酒楼大掌柜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 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 苏定方演义 且隋 殖民大明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穿越后只想养活娇妻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我在原始部落装逼,女神想我走婚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