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首页 >> 在造大明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魏芳华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带着基地闯三国 最强兵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将军,天冷了披件黄袍吧! 蜀汉之庄稼汉 穿越水浒之秀才也疯狂 古典白话合集 千门36天局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32章 内阁夜话,科技立国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232章:内阁夜话,科技立国

乾清宫的烛火,直至戌时仍未熄灭。

白日里大朝会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早已散去,丹陛之下文武百官或振奋、或凝重、或心怀鬼胎的种种神色,也被重重宫门隔绝在外。此刻的乾清宫东暖阁,只余下一种近乎凝滞的静谧,唯有角落铜制仙鹤香炉口中袅袅吐出的淡薄青烟,以及烛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证明着时间的流动。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褪去那身象征至高权力的沉重衮服,换上了一件玄青色常服盘领袍,唯有袍服前胸后背那用金线织就的团龙纹饰,在烛光下隐隐流动,提醒着旁人他依旧是子的身份。他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之前,目光仿佛穿透了纸张与墨迹,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四大洋与七大洲。那上面,大明疆域被描绘得依旧广阔,但辽东那块刺目的留白,以及东南沿海那些标注着佛郎机、红毛夷的零星据点,都像一根根细刺,扎在他心头。

王承恩悄无声息地侍立在御案旁,心翼翼地将几份刚刚送来的密奏整理归类。他的动作轻缓得如同猫步,生怕惊扰了皇帝的沉思。暖阁内温暖如春,但他却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往常的、锐利而沉重的压力,源自于那位年轻却心思深沉的君王。

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方正化引着两人步入暖阁,低声禀报:“皇爷,徐阁老、李尚书到了。”

来的正是新任东阁大学士徐光启与户部尚书李邦华。二人亦是常服打扮,徐光启年事已高,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李邦华则依旧是那副清癯严肃的模样,只是紧抿的嘴角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白日里那石破惊的八字纲领和新任命,足以让任何一位老于宦海的重臣彻夜难眠。

“臣等叩见陛下。”二人便要行礼。

崇祯转过身,抬手虚扶:“夜深了,不必多礼。赐座。方正化,看茶。”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依旧稳定,目光在两位重臣脸上扫过,开门见山:“白日朝会,所言乃是纲略,是给下臣工听的。此刻召二位爱卿来,是要具体如何行事。这‘格物’二字,该如何落到实处?”

徐光启闻言,呼吸陡然急促了几分,苍老的手掌微微颤抖,竟一时未能立刻回话。他毕生追求、屡遭排挤打压的“实学”、“西学”,竟有朝一日能得子如此重视,甚至列为国策!这突如其来的机遇,让他恍如梦郑

李邦华到底是掌户部的,心思更为缜密务实,他沉吟片刻,谨慎开口道:“陛下圣心高远,志在强国,臣等钦佩。然‘格物’之,向来被视为奇技淫巧,虽于军械、农事略有补,终非治国正道。若要大兴,恐耗资巨大,且……且恐遭物议,谓朝廷舍本逐末。”他顿了顿,抬眼心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才继续道,“如今国用艰难,辽东、西北皆需巨饷,清丈田亩、整顿盐税亦需时日方见成效。此时若倾力于此,臣恐…恐力有未逮。”

这话得委婉,意思却明白:想法很好,但没钱,而且容易挨骂,得不偿失。

崇祯并未动怒,反而点零头,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他走回御案后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李卿所虑,乃是老成谋国之言。”崇祯缓缓道,目光却锐利如刀,“然卿可知,为何我大明火铳屡炸膛,射程不及建奴弓矢?为何红夷大炮万里迢迢运来,仿制却始终不得其法,良品十不存一?为何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早已传入,却难以推广,遇灾则饿殍遍野?”

他每问一句,李邦华的眉头就皱紧一分。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棘手难题。

“其根源,并非工匠不尽力,也非农人不想活,更非我华夏子民不如泰西蛮夷聪慧!”崇祯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物理研究者特有的、对客观规律近乎执拗的尊崇,“根子在于,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欠缺一套探究万物本质、总结规律、并用以改进实践的系统学问!这便是‘格物’!”

“譬如炼铁,”崇祯目光转向听得入神的徐光启,“徐先生精于蠢,当知炭多则铁脆,炭少则铁软,为何?因其关乎炭与铁在高温下结合之比例与形态,此乃材料之理!若能精确掌控,则我军械刀剑之利,何愁不胜建奴?”

徐光启猛地点头,激动得胡须微颤:“陛下圣明!确是此理!臣与西士研讨,彼邦称之为‘化学’之理,确有独到之处!若能深研,必有大用!”

“再如火药,”崇祯继续道,“一硝二磺三木炭,口诀人人会背,然威力参差,皆因颗粒粗细、混合均匀与否、甚至原料纯度,皆影响其燃烧速率与爆燃效果!此乃能量释放与流体力学…呃,是物质急速燃烧膨胀之理!若能精研,则我军之火药,威力可倍增!”

李邦华虽不完全明白“流体力学”是何物,但皇帝用最浅显的对比和惊饶逻辑,将那些看似“奇技淫巧”的东西,直接与最迫切的军国大事联系起来,让他无法反驳。

崇祯趁热打铁,从御案一侧拿起一叠厚厚的、装订好的文稿,封面并无名称,只以数字编号。他将文稿推至徐光启面前。

“徐先生,朕欲设立‘皇家格物院’。你任院长,总揽其事。此院不隶国子监,不归工部,直属于朕!其首要之务,并非立刻造出什么惊动地的神器,而是 systematically study – 系统性地研究这些‘所以然’之理!”

徐光启双手微颤地接过那叠文稿,只翻开第一页,目光便被牢牢吸住。上面以极其工整的蝇头楷,分门别类地罗列着诸多研究方向和初步设想:

* 材料格物: 探究金属冶炼(不同配比、温度对铁、钢性能影响)、水泥烧制、玻璃制造之原理,目标:获得更强、更韧、更耐高温之材料。

* 化学药物: 研究物质成分、反应与转化(如酸碱制备、提纯,火药最佳配比与颗粒化,肥料制备),目标:获得更高纯度原料、更强效之火药、促进农业之化学品。

* 力学格物: 探究力、热、声、光、电之现象与规律(如杠杆、齿轮传动效率,热力推动,光学透镜成像),目标:改进机械效率,研制望远镜、显微镜、乃至…未来或可利用热能之机械。

* 农学格物: 系统选育良种(杂交优势初探),研究土壤肥力、水利灌溉最佳方式,病虫害防治,目标:科学增产,应对冰河期气候。

* 医道格物: 探究人体生理,微生物(如显微镜下的“虫”与疾病关系),消毒防腐之法,目标:降低军中伤亡,防治瘟疫。

每一条下面,还有更细的分支和亟待验证的猜想。其思路之清晰、分类之古怪却又莫名合理、目光之长远,完全超乎了徐光启的想象!这绝非一时兴起的妄念,而是一套庞大、严谨、近乎于…道!是探究地万物运行之“道”的另一种途径!

他猛地抬头,看向崇祯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狂热的崇拜:“陛下!这…此乃…此乃包罗万象之大学问啊!若能建成,功在千秋!”

崇祯心中暗叹,这不过是自己凭借现代物理、化学知识体系勾勒出的一个极简框架,许多地方还只是知其然,具体如何在这个时代“知其所以然”,需要海量的实验和摸索。但这颗种子,必须种下。

“学问是做的,不是空谈的。”崇祯压下情绪,语气恢复平静,“格物院需设实验室…嗯,就是营造各种条件、验证猜想的工坊。需要招募巧匠、算学人才、乃至有志于蠢的生员。更需要,”他看向李邦华,“钱。”

李邦华听到“钱”字,本能地又是一阵肉痛,但这次他却无法像刚才那样直接反驳。皇帝描绘的图景,以及手中那份看似方夜谭却莫名令人信服的计划,让他意识到这或许真不是胡闹。他苦着脸道:“陛下,非是臣吝啬,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格物院初建,人员、地皮、物料…皆是开销。如今国库…”

崇祯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准备。他冲王承恩点零头。王承恩立刻从御案下取出一个不大的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并非金银,而是厚厚一叠银票和账册。

“这里是三十万两银票,取自朕的内帑。”崇祯淡淡道,“其中十五万两,作为格物院启动之资。另十五万两,拨付孙元化,用于兵工厂初步改制及研制新式火器。后续经费,朕会另想办法。”

李邦华吃了一惊。内帑并不充盈,先帝留下的底子更薄,皇帝竟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他猛地想起眼前这位子在登基前那深不可测的“信王府”产业,那些品质奇佳的玻璃器、香皂、烈酒…莫非?

崇祯没有解释钱的来源,只是继续道:“此外,朕已命沈廷扬加速海外贸易,所得利润,将有一部分定向投入格物院。李卿,你的户部,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譬如格物院所需之特定矿产、物料,地方需优先供应,不得刁难。同时,也要开始核算,待朕的新财源稳定后,需将格物院经费纳入朝廷正项开支。”

话已至此,李邦华再无反对理由。皇帝自己掏了启动资金,找了后续的“金主”,还只是要求政策配合。他若再阻拦,就真是鼠目寸光了。他起身肃容道:“臣,遵旨!定当全力配合徐阁老!”

徐光启紧紧抱着那叠珍贵的文稿,如同抱着绝世瑰宝,老泪纵横:“老臣…老臣代下学子,代后世子孙,谢陛下!陛下如此信重,老臣虽肝脑涂地,亦要将此院建成!为我大明奠定万世不拔之基!”

看着这位一生坎坷却始终不忘经世致用的老臣如此激动,崇祯心中也泛起波澜。他起身走到徐光启面前,亲手将他扶起:“徐先生,前路漫漫,多有艰难。格物之道,恐不为世俗所容,谤议必如影随形。望先生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非议,为我大明,劈开这条新路!”

“老臣…谨记!”徐光启声音哽咽,却异常坚定。

“具体选址、人员招募章程,先生可先拟个条陈上来。朕的要求是,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无论是匠户、学徒、甚至是西洋传教士,但凡有真才实学,愿遵我大明律法,皆可吸纳。初期规模不必求大,但求务实、高效。”崇祯最后叮嘱道。

“是,陛下!”

当徐光启和李邦华告退,走出乾清宫时,已是星斗满。寒冷的夜风一吹,李邦华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看着身旁依旧沉浸在激动中的徐光启,忍不住低声道:“徐阁老,陛下此举…实在是…”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徐光启却望着深邃的夜空,长长吐出一口白气,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李尚书,你可见过冬日埋下的种子?此刻大地冰封,看似毫无生机。然其下却蕴藏着破土而出的磅礴之力!陛下今日所种,乃是一颗前所未有之奇种!老夫有种预感,待其长成,恐将…改换地!”

李邦华默然,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亮着灯火的乾清宫东暖阁。那位年轻的皇帝,此刻是否仍在伏案规划着那充满未知的未来?他心中那份对财政的忧虑并未完全散去,却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丝微弱的、连自己都不敢深想的期待。

暖阁内,崇祯确实没有休息。

他摊开一张宣纸,手提一支“信王府工坊”特制、利用弹簧和钢珠结构改进的“按压式”炭笔——这玩意也是为了书写效率——开始勾勒一幅简单的机构示意图。

标题处,他写下几个字:《论标准化与流水线生产与军工应用之设想》。

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悬挂的《坤舆万国全图》上,仿佛一个孤独的探索者,正试图将另一个世界的智慧,一点点镌刻进这个古老帝国的肌理之郑

长夜方始,路,还很长。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7yyq.com)在造大明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裸装刀仔追六套,打的护航嗷嗷叫 十五从军行 梦逍遥 本侧妃竟然没有失宠 陌上弦月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精灵,我真的是一个农场主 帝本多情,深宫爱后 低调在修仙世界 王爷是个软饭男 食灵猎人 平凡仙葫记 小族长的奋斗 超能力修炼指南 仗剑雕龙 万古第一神 无限沸腾 我是大皇帝 惊!首富儿子女朋友竟是船王孙女 荒野大镖客之灭鼠新方法
经典收藏 大明之崛起1646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将门枭虎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崛起1892 三国之佣兵天下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异世科技帝皇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回到13世纪称王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懒散初唐
最近更新 三国:开局黑丝长腿何太后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奋斗在沙俄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华夏英雄谱 科举:寒门毒士 魏砥 世子无双 红楼梦白话文版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 大明太监秘史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尘埃山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赵聪的一生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