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淹留

首页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明侦探陆用 见习警察,到破案先锋 灵异复苏:这个穷鬼命真硬 规则怪谈:我觉醒了恋爱脑天赋 怪物出没 神相诡医 罪案拼图:看不见的真相 盗墓:朵朵桃花开满枝 惊悚:从副本中拯救绝望少女开始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淹留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txt下载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悬疑小说

第十三章 渡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什么是渡灯呢?渡灯并不常用,而且是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主要是用在城里的丧事上。别以为白事知宾都是一群只遵循古制的人,丧礼时候所遵循的礼节,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变化的。

最近几十年,因为城里高楼大厦,即便在楼下搭了灵棚,死者的灵魂还得穿过楼道、上楼,直到回到自己家。这一段路上,因为拐角太多,灵棚和堂屋里的灯是照不到这边的,所以在楼道里还要放一盏渡灯。

渡灯的制作很简单,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物里捡一根棉线,搓成油灯线就成了。倘若死者家在二楼以上的话,渡灯得放在楼梯口,边上放一个铁盆,时不时还得在铁盆里烧点纸钱。

隔壁栋那户人家的丧礼看上去办得有模有样,但是细节方面就做的很不到位了,看样子应该不是专业人士做的。

不过奶奶也有些吃不准,因为渡灯是最近几十年在城里才流行起来的,办丧事的那个人不知道情有可原。

其实想要成为一个白事知宾非常困,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三观一定要正,因为白事知宾想要害人实在太容易了,丧礼上故意错一点都够让人喝一壶的;

第二,要学的东西很多,像《礼记》中的《檀弓》、《曾子问》、《丧服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都是要专攻的部分,而且不仅这部分,其他部分也要熟读。但更难的还在,除了《礼记》之外的儒家十三经这你也得有所涉猎。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得根据当地习俗进行丧礼。

与其白事知宾是主持丧礼的主持人,不如他们是研究民俗的学者更为恰当。更不用白事知宾还得学习书法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没有耐心读完这么多书,再加上有时候传女不传男,所以这门行业基本快断绝了。

能当得起白事知宾这个名号的人,都是经过多年学习,跟着老一辈日积月累参加丧礼才能换来的。

奶奶并没有准备管十三栋那户人家的事儿,虽然整个丧礼有许多细节不合格,但整体来还符合当地风俗。

丧礼为什么一般都是要尊重当地风俗呢?

比方,一个土生土长的汉人,死了之后你学蒙古族、藏族等少数名族给他搞葬,这能成么?倘若真这样做了,死者不闹才怪。

所以对于白事知宾来,无论举办什么丧礼,尊重当地习俗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我被奶奶遮着眼睛过了隔壁家的灵棚,进到楼内,奶奶才舒了一口气带我上楼。

老人家在农村活了半辈子,突然搬到城里来,适应了这么久,依然觉得楼梯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每次她都要愣半,才眯着眼心翼翼往上踩,战战兢兢生怕一脚踩错了。其实我们家住的也不高,在四楼。

我看着奶奶心翼翼的模样,咯咯直笑。

到了四楼,奶奶瞅了一眼,:“六啊,是不是走错了?”

我也抬头一瞄,只见到两个硕大的花圈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这儿并不算什么高档地方,上楼之后,正对着就是一条栏杆,我们一上去,两个大花圈摆在正前方的栏杆上,能听到拐角有哭哭啼啼的声音传过来。

我也愣了,:“奶奶,这不是我们家那一楼啊!”

奶奶犹犹豫豫:“我们这一栋也有人走啊,是不是上错楼了?”

我那时候年纪,没想那么多,因为就只有五楼,所以我们这边也没标个楼层数什么的,搞不清现在是几楼。我只催着奶奶再往上走。奶奶瞅着眼睛迷迷糊糊念叨:“应该没走错啊。”

我们又上了一楼,这次总算对了。

奶奶还傻乎乎的样子摸着脑袋:“年纪大了,记性都不好咯。”

回了家,爸妈也在,我兴冲冲把奶奶闹的笑话给老爹了。老爹咦了一声:“我们这一栋没人走啊。”

老妈也附和道:“楼上楼下的我都认识,是没人走的。”

我扯着喉咙:“我们没骗人!”

奶奶笑着摸我脑袋:“看你急的。”

老爹也笑,换了鞋子出去,是邻里邻居的,起码要下去看看。

不到十分钟,老爹回来,无奈问我们是不是眼睛花了。

奶奶脸忽然沉了下来,自顾自穿鞋也出去了,老爹问她大晚上出去干啥。奶奶让他别多问。

大概半个时奶奶都没回来,老爹坐不住了,准备出去,这时候外面响起敲门声,奶奶站在外面阴着脸。

老爹问她什么事她也不。

老爹对老妈使了个眼色,老妈把我抱到屋里关上门。我问老妈这是为啥,她只让我不要多问。

后来我才知道是出事儿了。

原来刚才奶奶出去,就是意识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花圈可能是隔壁那栋的。至于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只能解释成是隔壁那家‘先生’在丧礼上过的很不舒服。

之后奶奶主动插手了隔壁那栋的丧礼,才知道,隔壁那户人家的丧礼办得真是有名无实。

怎么呢?

丧礼上的一切应该都是为死者服务的,即便是遵循当地风俗,也要考虑死者生前的习惯。但是隔壁的丧礼看起来风风光光,结果都是为了给死者家属撑面子。

是典型的‘殡仪馆式葬礼’。这里的殡仪馆式葬礼,并不是指的由殡仪馆承包的葬礼,而是80年代之后,在殡葬行业里兴起的一个名词儿。的是有些人把丧礼办成了一门流水线似的工作,不管谁死了,丧礼都办的大同异。

奶奶一过去就发现了问题,不仅是楼道口忘了摆渡灯,那户人家竟然连阴米都煮的不地道。

阴米,并不是糯米煮熟阴干之后的那种供人食用的阴米。在白事里头,阴米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确切的应该疆阴间饭’。死者在家的那几,一三餐,都得按正点儿单独做好饭督死者面前,和香烛那些东西一起供着。

供奉完之后,在有的地方,死者亲眷还会把饭端起来吃了,昭示着‘永远都是一家人’、‘永生不忘’这一概念。当然,不吃也不是啥大问题。

奶奶过去之后,发现‘先生’面前摆着三个大碗。一个碗里边放的是热腾腾的白米饭,另两个碗里边放的大鱼大肉。

非常不错。

有个中年男人跪在死者面前哭,边哭边“爹啊,让您受苦了,您生前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好容易过上好日子,结果您先去了,您吃饱了好上路。”之类的云云。

奶奶看到中年男人这样,直皱眉头。男人哭的情真意切,饭菜也做的很好,可这样成吗?饭菜并不是做的越丰盛越名贵越好,一切应该以迎合死者生前的口味、生活习惯为主。你,一个吃斋念佛的人死了,结果你给供上大鱼大肉,不知情的,肯定以为你是不是跟死者有仇。要我,肯定当场从棺材里跳出来打死家里这群不孝子。

人们总是这样学不会尊重他饶意志,常常以‘为你好’的名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奶奶闷不做声上了两柱香,那户人家还傻傻不知道奶奶从哪儿来的,只一个劲的谢谢您老远来看。

在丧礼上,有陌生人是非常忌讳的。在以前的传统丧礼上,但凡有些讲究的大户人家,都会连夜写好一个名册,名字对上了,才能进去参加丧礼。

一来是怕来宾与死者八字相克。

二来万一死者的哪个仇家混进来看笑话怎么办呢?不过这缺心眼儿且损阴德的事少有人做。

奶奶就在这户人家的屋里到处转悠。看到有个黑胖子右臂包着白手帕靠在卧室门边,她就意识到这人应该是丧礼的主持。

丧礼主持根据各地不同,在丧礼上都会佩戴点和其他人不同的东西。像广西那边有的村子习俗比较特殊,主持会带一顶有面纱的帽子参加丧礼。

奶奶一眼瞅到那黑胖子,淡定走过去右手在门上敲了三下。

前头过,这三下是礼门,不仅是和‘脏东西敞开窗白话’,也是白事知宾之间打招呼的方式。

那黑胖子愣了愣:“太婆您找谁?”

奶奶才知道了这人完全是个门外汉,于是直接回家了。

后来第二日,她光明正大去了隔壁那一栋,委婉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并再三声明不收钱。那户人家的主人半信半疑:信的是,他老爹死后,自己就不怎么睡的安稳,老做梦但又想不起来是什么梦,只记得梦里的人模模糊糊是他父亲。

疑的是,怎么会有人这么好心免费帮忙。

按照奶奶的一贯作风,自然不会解释太多。后来那户人家还是信了,奶奶才重新把他们家丧礼操办了一遍。

喜欢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7yyq.com)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为救校花而死,她重生后倒追我 懒唐 盖世天医 父母双帝:开局葬天,葬地,葬神 九州苍穹传 我在菜市口斩妖除魔那些年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反派儿子退婚女帝?我反手让他叫娘! 身为黑暗奥:揍光之巨人很合理吧 魔法觉醒,我第一系是辅助系 纵横三界之鬼门小子 逢晴日 逆天之纵情天地 医道生香 你的爱如星光 结婚三年仍完璧,离婚军官哭红眼! 镇北王府有个疯郡主 大帝之魂,人参开启修仙之路 少年歌行十年之约 沧海龙腾录
经典收藏 无限大楼:开局成为监管者 妹妹被杀后,我化身周处复仇 盗薮 盗墓之挽歌长鸣 写个童话,铸成诸神黄昏 湘西诡事之养尸秘录 莲花楼后续之不一样的莲花 见习警察,到破案先锋 谜雾古镇 别问为什么盗墓,墓主陪葬太多了 通冥书店 真刑,这日子越来越有判头了 老尸好 新道门中人 民调局异闻录之最终篇章 地铁诡途 为了毕业只能去环球旅行 阴阳师秘术 我是超级出马弟子 长生愚戏,我成了龙的最大鼎炉
最近更新 昆仑虚之青铜神树 啥意思?高冷女总裁天天我家蹭饭 追源者不弃 霍格沃茨之归途 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 梦魇降临 孔雀石与疯犬 吓死人的鬼故事 无声之证 陆队今天又在高冷 侦查在深入 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 白天卖衣服,晚上缝尸体 人诡BUG之心端工程师 尸校鬼语 阴行诡籍录 综影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鬼术第一人 隐天剑帝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淹留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txt下载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悬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