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韩信

牧江南

首页 >> 天生韩信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奋斗在沙俄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在下潘凤,字无双 大唐腾飞之路 明末风云起
天生韩信 牧江南 - 天生韩信全文阅读 - 天生韩信txt下载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二百五十六章 大风歌(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齐地人口稠密,境内城池林立,当年乐毅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便是靠着死守即墨和营城才得以保全。项羽攻打齐国之时,田荣田横两兄弟便是仗着城池众多步步死守,生生的让楚军二十万精锐深陷齐地,这才保住了齐国。

如今刘邦便是打算效仿田横,想以耗日持久的攻城消耗战消耗掉秦军的锐气和精力。

秦军虽有十几万大军,但大多都是收编赵卒仓促成军的,真正的中坚主力也不过五万而已。幸而赵地武风盛行,士民皆以佩剑为荣,虽是临时编成的军队,但也似模似样,缺的只是磨合和火候而已。

韩信攻入齐地后,原本期待的大兵团会战却没有如期到来,刘邦选择了一条他最不愿意看到的道路——那就是坚壁清野,想通过无休止的攻防消耗战来拖垮秦军。

因为南下匆忙,秦军从赵地开拔时大多是轻身而往,没有携带大量的辎重,这也让秦军的攻城能力大打折扣。在进入齐地后,韩信紧急传令留守赵地的李左车,令他抓紧打造攻城器械运来齐地,十几日后,第一批赶造出来的器械就已经运送到了前线。

在得到补给后,韩信立即下令展开攻城。秦军避开了临淄、博阳等大城邑,对这些高大的城池韩信采取的办法是围而不攻,以大队游骑在外巡弋,防止汉军突围,其他的步卒则携带者攻城器械猛攻齐国的各处要地。那些池浅城的城池很快就被秦军的优势兵力相继攻下,汉军渐渐的被秦军分割成大大几个军团,其中规模最大的自然是刘邦带领亲守临淄的二十万大军。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做为齐国八百多年的都城,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这里第一个称霸,战国初期在击败强盛的魏国后,齐威王也曾在此处会盟下诸侯,建立了短暂的霸业。

作为大国之都,临淄的气派自然不会输于任何一座城池,鼎盛时期曾经据城百里,雄踞齐鲁之地。临淄虽为一城,周边却辅有大大十余座堡垒营台,星罗棋布的拱卫着临淄。若拥兵二十万据此雄城,当可固若金汤。

只是秦国统一后为了防止有人占据齐地作乱,便将临淄外的城堡营台大多摧毁。项羽入齐时曾经攻下临淄,对城防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后虽得刘邦重建,却已经不复当前雄伟。即便如此,临淄也是下间少有的坚城之一。

所以韩信这才没有选择强攻临淄,而是绕开了它继续攻打其他城池。起初汉军时常派人出来袭扰秦军侧翼,因为缺少骑兵,步卒出城袭扰秦军缺乏了机动力,常常来不及撤回城门就已经被尾随而至秦国骑兵咬住尾巴。三番两次下来,城内的汉军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主意,只是固守城池,不再轻易出战。另一方面,秦军也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所以只是围而不攻。韩信倒也不急,只是叮嘱着部下心,伺机寻找着战机。

临淄城内,刘邦却没有韩信那么沉着了,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也只能用焦虑来形容了。齐地如今打成这个样子,他实在也冷静不下来。

在听从了陈平坚壁清野的意见后,形势果然大为好转,大概是因为粮草不济的关系,秦军并没有发起声势浩大的攻城战,而是在齐地穿插谋求突破,将汉军切割的支离破碎。虽然不断有探子报来秦军的粮草确实已经出了供给困难,从河北运来的粮车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断了补给。相比较而言汉军的形势就要好上很多,虽然被围困在城池中,却暂时不用担心粮草供给的问题。

可是时间一过去了,秦军却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粮尽撤军,刘邦的耐心也一点点耗尽,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他每日都要登上城头踮脚远望,希望哪登上城头时,能惊喜的发现秦军一夜间已经突然全部撤走。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什么问鼎下的雄心壮志,只是想着一心求存而已。

可惜秦军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早早退走,而是耐着性子在临淄城下驻营对峙,汉军不出城他们也不攻城,只是相互观望着,互相提防着。

城头之上,刘邦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狂躁情绪,指着远处的秦军营地破口大骂了起来。刘邦似乎想把别在心中多年的恨意全部发泄出来,话越骂越难听,声音也越来越洪亮。甚至远处的秦军营中都被惊动了,秦卒纷纷出营隔着老远看着热闹。

刘邦身旁的汉军士卒们却已经被震惊的不出话来,在他们心中,“王”是高高在上爵位,是庄重危险地,他们这些乡巴佬何曾看过堂堂一个诸侯王竟然如同泼妇般在城头破口大骂,这倒让他们打开眼界。

而刘邦身后的萧何和陈平二人则面色尴尬的站在身后,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好在刘邦身后默默的站着,不发一言。刘邦直到骂道口干舌燥,这才罢休。瞪了一眼一旁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陈平,气尤未消的道;“陈平,你不是秦军会粮尽兵湍吗,我怎么等了足足十六,秦军却没有丝毫退兵的迹象,你如何解释。”

陈平苦笑着拱了拱手,道;“汉王,我只是大致推测而已,我又不是活神仙,我怎知秦军的粮草能支撑多久。但想来应该快了,所以汉王您还请稍安勿躁,耐心等待,不妨坐以待变。”

刘邦嘴中喃喃念叨;“坐以待变,坐以待变……”不由笑了笑,面色有些苦涩的道;“只是这’变’不知是好变呢还是坏变,也不知道我是会时来运转呢还是会彻底完蛋。”

萧何心中暗暗叹气,他已经听出了刘邦神色中透出的深深担心。这让他感觉极其不适应。因为刘邦从来不会被击败和击垮的,他虽然看似文弱,其实骨子里的顽强比谁都更甚,就算所有人都应该绝望的时候他也会满怀信心。他的内心强大无比,任何失败都很难摧毁掉他的雄心壮志。

但这一次,他却害怕了,畏惧了,因为他已经退无可退,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唯有死拼到底。

看着城墙上刘邦有些落寞的身影,萧何忍不住上前几步,轻轻的按住他的肩膀道;“汉王,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谋事在人,成事在,该做的我们都已经做了,剩下来的结果也只能看意了。”

刘邦摇了摇头,道;“你不用安慰我,我也不需要安慰。我刘邦从来不是信命的人,如果我信命,我就不会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起事反秦了;如果我信命,我也会一辈子安于在沛县当个吏,每日跟兄弟们喝喝酒迟迟肉,倒也快哉。他韩信成了罢,休也罢,与我何干?我何苦来受这鸟气。”

“既然起事,就要想着成大事,而不是像赵歇田荣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一样,只想着割据自立,坐以待毙!我刘邦什么人,那是有大志向的人,胸襟又岂是这些家伙所能比的,就连那项羽我也不放在眼里!他除了会打仗还会什么,你看这大好的江山,被他弄的一片乌烟瘴气。我若能座上他的位子,早就平定下登基称帝了,那还有其他诸侯什么事情。”

道这里刘邦脸色不禁又意气风发,原本的阴霾一扫而空。“若非突然杀出了这个韩信出来,这下到底鹿死谁手还不可知呢。项羽区区一莽夫而已,就算他在战场取胜一百次,只需要败一次,那就足以致命了。”

萧何确实默然不语,只是低着头,他知道刘邦的都是事实,刘邦原本可以成就一番旷古烁今的伟大功业,而他萧何也能一手打造出一个千古帝王,一个取代暴秦的大帝国!正如刘邦所的,项羽虽然很强,他的勇武和用兵这下无人能及,可是他的缺点同样也是如此明显。对于逐鹿下的英雄们来,这一点缺点就足以致命了。

所以萧何是毫不怀疑刘邦能最终能击败项羽,但是可惜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秦国真正覆灭的基础上。如今新生的秦国就如同凤凰涅盘般从新焕发出惊饶战斗力,以它当年吞并六合的气势再次横扫下。如今首当其冲的正是他刘邦。

三人站在城头,刘邦在前负手而立,萧何陈平紧跟在后,都不再话,只是各自想着心思。

很快这份安静就被城楼上急促的脚步声给打断了,一名汉军士卒喘着粗气一路跑上城墙,见大批刘邦三人急忙跑了过来,跪下高高举起一卷竹简。

“报大王,胶东急报。”

刘邦心职咯噔”一沉,如果这份战报是来自前线的到还理所当然,可是却出自自己的大后方胶东郡。这意味着什么,他心中很清楚。

几乎是颤抖的手接过了军报,缓缓打开一看,顿时面如死灰。沉默了许久,才转头看着萧何一字一字的吐道;“曹参去了。”

喜欢天生韩信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天生韩信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你都手撕鬼王了,还说不会武功? 全村喝粥我吃肉,打猎成了万元户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龙珠:娶妻,布尔玛生子我变强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帝君养成手册 网游:亿万药剂叠加,不懂怎么输 我,京圈太子爷,外号活阎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黄庭仙道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灵魂传承者 反派:母上是仙帝,爹是未来天帝 龙王娇妻 天灾降临,我靠囤千亿物资躺赢 古典白话合集 废土指挥官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豪门老祖宗?!
经典收藏 我是武大请叫我司令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崛起1892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无敌之大唐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尸潮来袭:我有府兵八百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穿越三国获得S级辅助系统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将门枭虎 重生明末当皇帝 回到13世纪称王 尘途雕弓落 大明之崛起1646 三国之佣兵天下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最近更新 我的餐馆通古代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一把大狙闯大明 我,大楚最狂太子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呢喃诗章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大周九皇子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一品将军陈天佑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我在大明开医馆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三国之争霸天下 立渊传
天生韩信 牧江南 - 天生韩信txt下载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天生韩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