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延边已经很冷了。
二十六岁的马朝旭背着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他这一路的轨迹非常清晰,雁过留痕,哪怕经过10年的破坏,依然是能查到当时的痕迹的。
延边没有直接到羊城的火车,马朝旭在京城中转,就是在这里,马朝旭被害,假马朝旭代替了他,继续南下。
李干等人分析,马朝旭应该是在1976-1977年这个期间被害的,他们如何都想不到,假马朝旭竟然已经潜伏了整整20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假马朝旭的价值,远在于峰之上!
从假马朝旭的潜伏时间来看,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并非危言耸听。
侦查报告非常详细,做到了余则成要求的具体到假马朝旭此戎达农场后,是谁负责接待的他,是谁给他办理的手续,一系列人员,全部都要找到。
看完报告,李干,“这个假马朝旭很重要,我建议在深海计划下再设一个专案组,专门负责侦查假马朝旭案。”
陆近山,“我同意,假马朝旭的意义不下于于峰,他这条线,一定还有大鱼。”
“当务之急是查清楚假马朝旭的身份,他即便是日本人,也一定是在我国境内生活多年的日本人,把重点放在这个群体里。这个饶破坏力太大了,要抓紧时间。”李干。
陆近山当即道,“我现在就去安排!”
等陆近山走了之后,李干慢慢坐下来,盯着侦查报告沉思了起来。
时间跨度这么长,又是在公安局对外联络处这么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上,通过假马朝旭传递出去的国家秘密数量肯定不会是少数。
公安人员接触不到太多军事机密,但是,政治机密、经济机密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国家机密。
李干拿起保密电话拨到了宫老办公室那边,把当前的情况详详细细做了汇报。
末了,李干,“首长,公务人员的录用制度存在缺陷,身份识别是基础,其根本原因是当前的人口户籍管理方面太落后。实行新一代公民身份证件制度势在必行,并且要从医学方面对身份进行识别验证。”
“其次,公务人员的录用过程,政治审核方面要加强,对关键单位、关键岗位的人员,要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核管理措施。”
他了很多,句句都在了关键上。
现在的身份证验证还停留在“照片像不像”的阶段,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必须要引入指纹验证、血型验证甚至基因验证等手段,这么做,能够极大地提升治安管理的水平。
宫老很震怒,一个敌境外间谍竟然通过这种方式在境内潜伏长达20年,别的不,所在单位的保密管理和内部审查有重大责任。
他要求李干立即形成书面报告交上来,要在全国范围之内开展一次清查活动。
当然,会采取其他名义,以免影响到深海计划的实施。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线索浮出水面,深海计划的推进也越来越快。
正在电科11所羊城办事处组织侦破马朝阳失联案的于峰,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已经彻底暴露。
捷克方面关于马朝阳被绑架杀害的案情通报过来之后,调查组解散,于峰率队返回海参崴。
几后,海参崴海军造船厂新厂区项目启动,安全保密工作同时展开,于峰率队进驻船厂。
于峰惊讶地发现,新厂区开建的干船坞,是为了建造潜艇准备的,而不是此前确定的大型驱逐舰。
他立即想起了那个神秘的深海计划,联想到特种消音瓦,这条线索是越来越清晰了。
于峰钉在了新厂区这边,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安全保卫人员,而实际上,他在暗中寻找与深海计划有关的迹象。
海参崴海军造船厂是东大第四大造船厂。
按照技术实力、建造规模来排列的话,南港造船厂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滨城造船厂第二,位于沪上的江口造船厂第三,最后是位于海参崮海军造船厂。
但是,四大造船厂里,只有海参崴是唯一一个纯军事性质的造船厂,这个造船厂不建造民船商船。
这一点是非常特殊的。
负责整个北方海防的第一舰队因为新增了广大的远东地区,活动范围从日本海扩大到了整块太平洋西北部。
海参崮地理位置很独特,这里便成邻一舰队的重要基地。
于峰在新厂区已经建成的办公楼的台部署了一个观察哨,目的是观察周边的情况,防止有人对造船厂里的设施进行拍照。
在这里,整个厂区一览无遗。
傍晚时分,于峰来到观察哨这里,拿起望远镜观察着船厂里的情况,一边问手下,“有情况吗?”
一名精干的年轻干警回答,“十五时零五分的时候,有两个人在西边的山上拍照,机动组去检查了,是普通游客,就这个情况。”
于峰点零头,正要放下望远镜,忽然扫到一个黑点。
他停了下来,焦点对过去,调整着倍率放大拉近。
是一条浮航状态的潜艇,航向朝着造船厂这边,看来是一条回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的潜艇,也有可能在外执行任务受损需要维修的潜艇。
海参崴海军造船厂的潜艇修造能力本来就很强,尤其是苏制潜艇。东大海军此前接收了39艘苏制潜艇,大部分的中期维修保养什么的,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于峰放下望远镜,,“有一条潜艇正在往造船厂来,联系一下造船厂,看是不是有安排。”
手下立即查阅手边的文件,,“是的,今有一条阿库拉级核潜艇到船厂接受维保,舷号是501。”
鲜为人知的是,潜艇的舷号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任务的不同赋予不同的舷号,就好比飞机的无线电呼号一样。
今上面刷着501,可能明出港后,就变成105了。
在日常航行中,水面舰艇有时候也是要向航运管理部队通报自己的航线的。
但是,潜艇从来不这么干。
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其隐蔽性,一旦被发现踪迹,相当于失去了战术意义,和被击沉没有什么两样。
于峰,“阿库拉是攻击核潜艇,它到造船厂进行维保,一定会引起关注,你们继续盯着,我过去看看。”
“是!”
于峰下楼开车,径直往老潜艇干船坞开过去。
潜艇的船坞是封闭式的,卫星无法对里面的情况进行侦察。甚至有时候,潜艇会采用潜航的方式进出造船厂,那么做更加隐蔽,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危险的。
造船厂保卫处副处长林启明就在船坞门口那里站着,带了几个保卫人员对进入船坞的工人进行例行检查。
于峰下车,大步走过来。
林启明看见,招了招手,“老于,你来得正好。”
着就往一旁偏僻些的地方走去,于峰走过来,二人站定。
林启明,“临时下来的任务,501艇要该转,按规定,你们也要派人过来。通知应该很快到你们局里。”
于峰,“改装?哪方面的改装?”
林启明根本没有起疑心,因为这本来就是于峰的工作职责,他得知道具体情况,然后根据情况的不同来做安全保密工作。
他,“一级绝密,西南材料研究院搞了一种消声瓦,听可以大幅降低潜艇的噪音水平,用501艇先测试一下,我也是刚知道。”
又是消声瓦!
于峰心里一动,面上毫无波澜地微微点头,“既然是新式消声瓦,那我们的安全保密级别就应该是最高的。”
林启明,“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我头上了,主要还是你们。”
“大家通力合作吧。”于峰,“走,进去看看。”
二人大步往干船坞里走。
船坞非常大,在里面能够建造2万吨级别的驱逐舰,容纳一条万吨级的核潜艇那是绰绰有余。
像这种封闭式的船坞,只有海参崴海军造船厂有,这里没有什么台风气,是适合建造这种封闭式船坞的。
于峰和林启明站在靠墙壁的半空通道上,俯瞰着船坞。
501艇那庞大的身躯缓缓地从船坞口开了进来,船坞里的水深早就设定好,潜艇按照路线往里面开。
于峰发现,这条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的外表非常斑驳,而且,围壳的位置有一处明显的凹痕。
他立即做出判断,这条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肯定是刚刚完成一次长时间的海上部署,很有可能与其他国家的潜艇进行过较量。
艇身的痕迹就是明证。
潜艇停稳后,船坞开始排水,随着水位的下降,艇身慢慢坐在了船坞底的架子上,直到船坞里所有水排出,露出整个艇身。
这个过程耗时很久。
这个时候,于峰吃惊地发现,艇艏位置有一个两米大的破损处,就在鱼雷发射口附近。
他不由倒抽一口凉气,,“撞到礁石了?这么大一个口子,难怪是浮航进港。”
林启明,“厂里接到通知是要修复受损部位,我也没想到这个口子这么大。”
于峰,“正好把所有消声瓦都换掉。”
“是这个意思。”林启明点头。
林启明,“新式消声瓦明到火车站,早上6点我在老机关楼前等你,咱们一块过去。”
“好。”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