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灵魂传承者 呢喃诗章 德意志话事人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大家请我当皇帝 明末风云起 三国穿越三国获得S级辅助系统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9章 昭宗幸华州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武装力量方面,昭宗也还是老思路:亲王典兵。

把禁军的兵权交到亲王手中,让皇族掌控禁军,作为皇帝亲自掌兵的一个重要过渡。

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昭宗这次没有直接对左、右神策军动手,而是选择了内部瓦解分化、体制内另起炉灶的办法。在左、右神策军的编制外,新设置安圣、保宁、宣化等营,并从禁军中精挑细选了数万人编入其中,然后命各位亲王担当其统帅。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招募新兵的战斗力渣渣问题,又减弱了左、右神策军统领们的反抗情绪,两全其美。

在昭宗的授意下,延王李戒丕、覃王李嗣周又私下募兵数千人,扩充兵力。

昭宗每一次巩固皇权的动作,都会引起不希望皇权得到巩固的饶警觉和反弹,特别是在兵权上的动作。这一次,反弹最大的当然是凤翔李茂贞。

李茂贞做贼心虚,本来就是惊弓之鸟,对昭宗坚定而高效的军事动作相当敏感,认为昭宗是要对自己动手,于是先发制人,带兵“诣阙诉冤”。

李茂贞还有五秒到达战场!

京师大恐,百姓们纷纷逃进山谷躲藏。

于是昭宗命诸位亲王统领各军,在长安以西驻扎,严阵以待。同时向河东李克用发去信号,“李茂贞又来了!请速速勤王。”

李茂贞在娄馆(今陕西省兴平市西)与覃王李嗣周所部遭遇。亲王的部队仓促草创,根本没有形成战斗力,且诸亲王的军事指挥水平也难与李茂贞相较量。覃王李嗣周大败,李茂贞逼近京师。

延王李戒丕劝昭宗从鄜州东渡黄河,去投奔河东李克用。昭宗依计而校

昭宗一行人逃出长安,刚刚渡过渭水,镇国韩建就派儿子韩从允携带奏章,觐见昭宗,建议昭宗移驾华州(镇国军总部)。

韩建也是“三镇犯阙”的元凶之一,不得昭宗信任,昭宗更愿意远赴河东太原府,于是婉拒了韩建的请求。

然而韩建并不死心,接连不断上疏挽留昭宗。昭宗身边的文武百官也对太原府的长途跋涉心存畏惧,纷纷表示不愿舍近求远,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啊?留下吧。

于是昭宗命韩建前来觐见,讨论下一步行程。

韩建跪地叩头,哭道:“如今下不太平,嚣张跋扈、心怀不臣的藩镇岂止李茂贞一个?我只怕陛下一旦渡过黄河,便再无回鸾之期。皇家宗庙祖坟均在此处,陛下更不宜远游。华州虽然兵微将寡,但我在此鼓励农耕、秣兵历马也有十几年之久,控制关辅一带不成问题,而且离长安只有不到二百里,希望陛下驾临蔽镇,以图兴复!”

昭宗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移驾华州。

李茂贞进入长安之后,下令纵火,把长安夷为平地。

中和三年(883),黄巢火烧长安城,超一半的房屋被焚毁(焚府寺民居什六七),次年“半日宰相”王徵粗加修葺,修复了不到十分之二(仅完一二);光启元年(885)僖宗二次出逃时,长安又遭乱兵焚毁,那次是彻底摧毁(殆无孑遗);次年王行瑜杀朱玫,“诸军焚掠京城”;去年(895)“三镇犯阙”,再次焚掠京师;如今(896),李茂贞再次火焚长安城,长安城里的宫殿、市场、民居“燔烧俱尽”。

杨行密上疏请昭宗迁都到淮南;王建上疏请昭宗迁都到成都。

听有迁都之议,三号种子朱朴赶紧发表自己的意见,大笔一挥,一篇满分议论文添乱:

先抛出一个基本轮调:首都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地兴衰而随时改变;继而指出长安历经战火,已经不能再做帝国首都;随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迁都襄州;之后用大段篇幅从多个角度阐述襄州作为首都的好处;末尾不忘驳斥一下迁都淮南、太原的观点;最后回扣主题,重申迁都襄州才是上上之选。

(特别注:朱朴,是襄州人)

中心思想明确,贯穿全文;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更是无可挑剔。

仅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看,堪称中学生满分范文。

但严格来讲,这篇作文也可以大胆地给出“0”分,因为三观不正,中心思想严重谬误,打根儿上就跑偏了。

首都,国之根本;迁都,则根本动摇。不到万不得已,子是不会轻言迁都的。

“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驾幸蜀地;黄巢犯京师,僖宗驾幸蜀地;李煴篡位,僖宗驾幸兴元……都不曾讨论迁都,而今只是一个李茂贞,就要讨论迁都?还什么首都原本就是要随时更换的?你读过史书吗你?自古以来,除非改朝换代,一共才迁了几次?

昭宗既愤怒又失望,根本就没搭理朱朴(不报),连个“阅”字都省了。

寄人篱下,必仰人鼻息。

文武百官客居华州,都对主人韩建唯唯诺诺,不知韩建之喜恶,个个噤若寒蝉,唯恐哪句话会给自己招惹杀身之祸。大家心照不宣,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凡事都要先请示韩建。

虽然韩建没有逼迫中央流亡政府,但经过之前的无数次教训之后,政府官员全都十分乖巧(不乖巧的早就被淘汰了),韩建无需废话,就已经控制了朝政。

昭宗的政治手腕还是有的,于是变被动为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直接下诏,命令韩建参与中央的决策。给韩建挖坑。

韩建上疏坚辞,避开了万劫不复的深坑。

这多亏了韩建身边的一个大谋士,李巨川。

李巨川,中唐宰相李逢吉的侄曾孙。僖宗朝进士,恰逢黄巢作乱,于是逃离京师,投奔了河中王重荣,王重荣讨黄巢的全部书檄奏请,皆出自李巨川之手,其思路敏捷、条理清晰,令人称赞;

王重荣死后,李巨川被贬到兴元府,节度使杨守亮喜出望外,大呼“赐我也”,于是也重用李巨川;

“倒杨运动”中,杨守亮等人被韩建所擒,李巨川也披枷带镣,准备一同押往长安处决。李巨川在树叶上题字,求韩建饶命。区区几个字就将韩建深深打动,于是将他留在身边,继续当谋士。从此,李巨川成为韩建的重要智囊。

韩建之所以能够“挟子以令诸侯”,且在事后还能躲过一劫,没蹈李茂贞、王行瑜的覆辙,完全是李巨川的指点。

李巨川对韩建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直接干涉朝政!比如,不能对朝政发表任何观点,不做任何表态,更不能进入中央,参与、旁听中央会议。

再者,想干涉朝政的话,间接就可以了。至于如何间接,就更不必韩建劳神费力了,文武百官都在积极主动地揣测韩建的内心世界,他们懂事。韩建只需一个眼神。

这就是韩建能够在“挟子”之后全身而湍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他曾干涉朝政,没有任何与“挟子以令诸侯”相关的指控。

韩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实无名的“挟子”绑匪。

李巨川的智慧还远不止于此,他让韩建传檄下:将贡赋转越华州行宫;起兵勤王。

如此,韩建一来可以摆脱羁押、挟持子的指责,二来可以把下贡赋揣进自己腰包,三来可以借别人之力打击李茂贞,四来可以获得保驾护銮之美名。一举四得,无本万利,包赚不赔。

至于所谓的勤王,韩建完全可以以保护子行宫为名,拒绝上前线,除非李茂贞打到华州,否则韩建就能坐在后排,安心吃瓜。

而李茂贞败退后,勤王之师谁也不敢来接驾,否则就是“劫驾”,护送子返京师的事,当然是我韩建的分内之事,就不劳烦各位了,要不,你们帮着修葺一下长安?

出力的时候没他,好处还全被他占。

当李克用接到消息时候,扼腕痛惜,感叹道:“去年我就过,要把李茂贞、韩建一勺烩了,皇上非不听,怎么样,崴了吧?韩建这个大蠢驴,早晚不是被李茂贞生擒,就是被朱温生擒!”随后上疏表示会联合下藩镇,起兵勤王。

西川王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征剿凤翔西方面军总司令的诏书。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7yyq.com)五代十国往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股神:从美股开始收割全球 八零换嫁诱他成瘾,糙汉夜夜红温 神赐【无限流】 平行时空的林黛玉 星界第三纪元 不怕巫族莽又硬,就怕祖巫动脑筋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 港片:无限下载的我无敌了 快穿之给绝嗣男主生宝宝 师姐,请自重 全村喝粥我吃肉,打猎成了万元户 丹武至尊 全员恶仙!!!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开局吞噬技能,我直接顶级天赋 龙珠:娶妻,布尔玛生子我变强 神级升级系统 斗破苍穹之至高真神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经典收藏 神级兵王 我是刘坚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回到13世纪称王 大魏第一武卒 汉末之海上霸业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盛唐华章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一战开局自带小女仆,我已然无敌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 穿越天子,从攻略太后开始 吕宋风云之争霸全球 重生之傲仕三国 尸潮来袭:我有府兵八百 无敌之大唐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懒散初唐 小地主大将军
最近更新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明末钢铁大亨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小神禹月初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一品将军陈天佑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我在大明开医馆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曹操那些事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