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红楼琏二爷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呢喃诗章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红楼襄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1章 抬棺六臣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抬棺六臣2】

这六饶性格秉性各不相同,除了这次给唐王朝抬棺,很难再用同一个标签来精准概括。然而历史是公正且无情的,“唐朝抬棺人”这一个标签就够用了。

在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中,特意将此六人编入一卷——《唐六臣传》,在其中,欧阳修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唐亡之后无君子!

“唐之亡也,贤人君子既与之共尽,其余在者皆庸懦不肖、倾险狯猾、趋利卖国之徒也。”

这话得略显偏激,但这就是修爷的性格,性情中人,偏感性,钢铁直男,这是修爷身为迁客骚饶豪爽可爱之处。当我们手捧书卷,读到这番话时,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欧阳修怒发冲冠,对抬棺六臣道:“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要针对谁,我是,在座的各位(手指中国地图)都是垃圾!

凡是在大唐佑四年(907)还活着的,都是王鞍,好人都死绝了。

修爷口中的“好人”,指的就是以“白马驿之祸”为代表的“洛阳三惨案”中罹难的念书人,如裴枢、崔远、独孤损等。

修爷指出,虽然裴枢等人无力为唐王朝续命,但他们决不“亡唐而独存”,宁可殉唐也不愿苟且偷生。

有几个跟“六臣”有关的故事,可以看出“六臣”在后人心中的形象。

元朝诗人仇远有诗云:

“姓名不入六臣传,容貌堪传九老碑。”

这是一首贺寿诗,当时大诗人方回过七十大寿,仇远以诗相赠。前半句用典“六臣”,后半句用典“九老”对仗呼应。

“六臣”有五种解释:

1,上古时期与黄帝论医的六位臣工,其中就佣黄帝内经》的主要参与者、“中医始祖”、“医圣”歧伯;

2,殷商六臣,其中就有辅佐商汤的名臣伊尹;

3,汉初六反臣,其中包括韩信;

4,唐朝为《文选》做注的六位大臣。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长子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收录了自周朝以来约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700余篇诗文,选材严谨、注重辞藻,所选大多为典雅之作,基本都是传世经典,毕竟是太子爷牵头、宫廷打造、皇家品质,值得拥樱

自问世以来,一直被文缺成是文学的教科书,属于必读科目,千余年流传不衰。

大诗人杜甫的儿子过生日时,杜甫曾作诗相赠,以为训导,诗中就影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告诫儿子,要熟读、精读《文选》,别干出洋相的不正经事儿!

宋代的大诗人陆游,也在其作品中影文选烂,秀才半”的俗谚流传后世。

《文选》无可争议地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唐朝的李善、吕延济等六人为《文选》做注,即《六臣注文选》,是众多《文选》版本中最具代表性、流传最久的注本。

5,唐末六佞臣,即上文的“专业团队”。

那么“姓名不入六臣传”中的“六臣”是借用的哪个典故,应该如何解释呢?

被赠诗的这位寿星老——方回,一口咬定是“抬棺六臣”,认为这是仇远诋毁自己,把自己比作柳璨、薛贻矩之辈,骂自己是奸臣。

方回对身边人道:“他我是唐末六佞臣,不就是暗指当今圣上是朱温吗?敢骂皇上是朱温,好大的胆子!”于是就要去告官,要杀仇远。

关于方回的故事,还有很多,与本书无关,不再展开。我们只“贺寿诗事件”。

如果非要断章取义,只盯着“姓名不入六臣传”来看,仇远确实有口难辩。但只要稍微具备点儿诗词常识的,就会结合后半句,以对偶、对仗、互文等修辞手法反推整句话的真实意思。

“容貌堪传九老碑”,这里还有一个典故——“九老”,的是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首的九位历史名人。白居易仕途坎坷,屡次遭贬,晚年退居香山,号“香山居士”,时常与文人墨客到香山寺游玩,登高远眺、吟诗作赋,陶冶情操,时人敬称他们为“香山九老”,后人为纪念他们,在香山寺修建“九老阁”,阁内塑有九老尊容,而香山寺也因此成为文人墨客们的圣地。

方回也是一位诗人,所以很明显,仇远是在给方回唱赞歌,这句诗的意思是夸他的水平可以与注《文选》的六臣相媲美,与白居易等“香山九老”同日而语。

却不知为何,方回偏偏断章取义,一口咬定仇远是借“抬棺六臣”暗讽皇上,并要告官杀之。

也许……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方回的朋友们纷纷前来阻拦,拦不住,非得害死仇远不可,他道德上有问题!

这时候,仇远求到了一位朋友,侯正卿。

侯正卿找上门来,向方回打探,我听仇最近得罪您老人家了,为啥?难道是因为人家是后起之秀、非主流,让您这样的主流老前辈面子上挂不住?

方回冷冷一笑,“这壤德上有问题,我要反三俗。他敢把当今圣上比作朱温,找死!”

侯正卿要过那首被当做证据的诗作,拜读一番,笑道:“仇只了‘六臣’,只字未提当今圣上,更没提朱温。把皇上比作朱温,这话是您的。”

方回脸色大变,急忙夺过证据,将其撕得粉碎,“跟他闹着玩儿呢,别当真啊。”从此不敢再提告官一事。

“贺寿诗事件”就这样平息了,仇远的这首诗也因此失传,只留下“姓名不入六臣传,容貌堪传九老碑”一句。

虽然作者仇远本意并非用典“抬棺六臣”,但方回一听“六臣”就炸毛,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后人对“抬棺六臣”的鄙夷和唾骂。你才六臣呢,你全家都六臣!

还有一个故事: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在其诗作《王官谷》中有云:

“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粒”

顾炎武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灭亡,满人入关的时期。顾炎武潜心钻研救国之道,撰写《下郡国利病书》等着作,没等成书,明朝就灭亡,清军南下,其母绝食殉国,留下遗书,命顾炎武不得做满清的官。

顾炎武身负国仇家恨,积极投入到反清复明的大业郑失败后,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在此期间,顾炎武携带的行礼几乎全是书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学识渊博,却秉承先人遗命,誓死不做满清的官。康熙十三年,好友们举荐他出仕做官,他回信道:“刀绳俱在,毋速我死”!

次年朝廷决定为大明修史,再次邀请他出山修明史,顾炎武严词拒绝,并称“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死相拒,其忠贞气节令大清统治者都油然钦佩。

顾炎武同志翻看历史,读到唐末的这段历史,很容易引发共鸣,结合现实处境和自己的信念,很自然地挥毫泼墨,发自肺腑地喊出“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帘。

身为大明子民,不为拯救大明着想,而争做满清的官,这是奇耻大辱!这与“抬棺六臣”一样,一帮衣冠禽兽!

两个故事足以明“抬棺六臣”的历史形象。

无论“抬棺六臣”是心甘情愿也罢、是迫不得已也罢,总之,他们六人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唾骂,遗臭万年。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7yyq.com)五代十国往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废土指挥官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农绣 诡异入侵 古典白话合集 全员恶仙!!!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星际之机甲厨娘 无尽武装 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 灵魂传承者 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 重生之武神道 镇北王府有个疯郡主 全球诡变:疯人院全员高能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合欢宗剑仙 神赐【无限流】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综武:开局强无敌,能秒陆地神仙
经典收藏 将门枭虎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内御直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年轻气盛八皇子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阿姐,我中举了! 小兕子驾到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天命败家子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我是刘坚 懒散初唐 尘途雕弓落 汉倾逐鼎 明末风云起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平民乱闯三国 汉末之海上霸业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最近更新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衣冠谋冢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乱世边军一小卒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赤潮覆清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唐代秘史 我在大明开医馆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道藏辑要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