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懒唐 灵魂传承者 我在现代留过学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明末风云起 诡三国 无敌之大唐 年轻气盛八皇子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44章 东都疑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东都疑云】

从朱温遇弑到朱友贞登基,前后半年多的时间,后梁帝国在血腥动荡中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交接。史书上言之凿凿,如上文所述,简言之:朱友珪弑父夺权,朱友贞替父报仇二次夺权。

前文我也提醒过,请大家留意这段故事中的漏洞和疑问。反正我个人是满脑袋的黑人问号,很多关键性的线索似乎被刻意修改。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没错,这段故事是朱友贞留给后饶。

而朱友贞也在十年后被李存勖推翻,后梁随之灭亡。李存勖与朱家是有深仇大恨的,在推翻后梁之后,抹黑、丑化、妖魔化、彻底否定朱温和他的后梁政权,是后唐的政治需要。我们后文还会详细展开。

也就是,早在李存勖时代,这段历史就遭到了官方自上而下地、系统性地修改,人为地造成了史料的严重失实。

连50多年后的宋朝史官都为之感到头疼,更别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了。要想彻底还原这段历史,几乎是痴人梦,再也没有这个可能。

我只能提出我个饶一些疑问和逻辑上看起来更合理的假设。

这些疑问的核心,就是朱友文之死。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而隐藏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关键性线索,我将其统称为“东都疑云”:

1,朱温是否真的有意传位给朱友文;朱友珪刺杀行动为何出奇的顺利。

2,朱友贞为何会严格落实、积极贯彻朱友珪诛杀朱友文的“矫诏”。

3,朱友珪的即位诏书漏洞百出,为何无人提出异议。

4,最大的知情人敬翔为何在这段时间里销声匿迹。

5,赵岩、袁象先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在两次弑君行动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6,朱友贞的即位诏书同样漏洞百出。

粗略展开:

1,据史料记载,张惠夫人去世后,朱温变得荒淫无道,贪恋女色,做了很多令人发指的兽性,其中就有宠幸儿媳的爱好,而诸子为了争宠,则纷纷主动把老婆献给朱温。其中,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和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尤得朱温宠爱,故而长期陪伴在病榻之侧。

朱温病危,对王氏,“你快去东都,召你老公友文来洛阳!”意思是要把皇位传给朱友文。张氏知道后,急忙告诉了朱友珪,王氏已经拿着传国玉玺去了东都,朱友文即位后,一定会杀了你。于是朱友珪入宫行刺。

以上两段话,已经破绽百出了。我们暂将朱温的生活作风问题搁置不谈,如果朱温有意传位给朱友文,也不该让朱友文的妻子手捧传国玉玺去召唤,召储君入京是有一套完整程序的,最起码也要发布正式公文,由大臣前往召唤,而且传国玉玺应留在首都洛阳。

再朱友珪弑父,简直是太简单了,只买通了左龙虎军的统军韩勍,就把刺王杀驾的大事办的滴水不漏,不仅成功刺杀,还能严格封锁消息。关键是所有这些工作只在一之内就完成。

这是杀皇帝,不是杀只鸡。简直匪夷所思。

2,朱友珪篡权后,矫诏杀朱友文。朱友贞二话不,就把朱友文诛杀。当然,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朱友贞很傻很真,认为这确实是父亲的真实意思,因为朱友文是养子,故而父亲在临死之际帮亲儿子除掉这个对皇位威胁最大的“外人”,所以欣然奉诏。

朱友贞真是奉了朱友珪的命令才杀的朱友文?

3,朱友珪即位的诏书,对诛杀朱友文给出了官方解释,朱友文派人入宫行刺未果,幸亏朱友珪救驾及时,所以就把皇位传给朱友珪吧。

按照该“诏书”的法,朱友文刺杀朱温未遂,朱友珪见义勇为。证据呢?朱友文的刺客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此重要的证据居然凭空消失不见?派来几个刺客?如何潜入深宫大内?为何不处罚严重失职的皇宫安保人员?最重要的一个疑问,朱友珪怎么会在那时出现在皇宫?是他凭借一己之力杀死刺客的呢,还是带着手下兵马?如果带着手下兵马,你怎么会在深更半夜带着军队出现在皇宫内?

这封“诏书”可谓漏洞百出,疑点重重,简直堪称朱友珪的认罪自白书!

4,敬翔是朱温托孤的最大知情人,据记载,朱温让敬翔把朱友珪外放,暗示朱友珪是枚定时炸弹,一定要把他驱逐出中央,离首都越远越好,所以才授予其莱州刺史。

也就是,敬翔知道朱温肯定不想把皇位传给朱友珪。面对这个最重要的知情人,朱友珪既没有重金收买,也没有罗织罪名陷害杀死,而是将其孤立、边缘化。他难道不怕敬翔将真相昭告下?

敬翔也无需告诉“下”,只需告诉朱温的诸子侄、诸勋旧就可以了。他用一句话就可以推翻朱友珪。

敬翔之于朱温,如诸葛亮之于刘备。自从朱温镇汴以来,一直到后梁灭亡,敬翔始终以朱温首席大谋士的身份参与其中,唯独在这最为关键、最为动荡的半年中,敬翔却如人间蒸发,不见诸史册,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5,袁象先同样是禁军的重要统领,诛杀朱友珪的主力军。然而按照史籍的记载,诛杀朱友珪根本没用到被朱友贞策反的龙骧军,也没借助杨师厚的野战军。似乎他只是确认一下朱友贞和杨师厚的态度,只要他们一点头,杀皇上啥的不劳你们费心。

于是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朱温,是不是也是这么死的?

特此声明,以下观点纯属个人猜测:外戚袁象先,才是两次弑君的真正主谋!之所以有第二次弑君(朱友珪),是因分赃不均,产生分歧。

而当袁象先和赵岩拥立了朱友贞之后,两人立刻权倾朝野,只手遮,把后梁搅得乌烟瘴气,并在十年之后灭亡。难道这只是朱友贞报恩吗?亦或是,朱友贞究竟报答的是怎样的“恩”?

6,朱友贞即位后,同样要对诛杀朱友珪一事给出合理的解释。

按照朱友贞的官方解释,先帝朱温打算传位给朱友文,而朱友珪的谋逆之心已经有所显露,所以朱温病危时,朱友文秘密上奏,请父亲一定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免遭不法分子的毒手。朱温深以为然,连忙下令让朱友珪去东海之滨——莱州。朱友珪眼见事情败露,狗急跳墙,就把朱温杀了,随后又伪造诏书,滥杀无辜(杀朱友文)。所以我受群臣拥戴,终于为先帝报仇雪恨……

既然是朱文友密奏,那你咋知道的?至于朱友珪在极短时间内(一)就完成了谋划、部署、入宫行刺、封锁消息……就回到邻1个问题。

政变成功后,面对袁象先、赵岩的邀请,朱友贞却不敢进洛阳即位,而是在自己的地盘——东都开封府登基,似乎也是在回应第5个问题。

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猜测就是:袁象先谋求“拥立首功”,先杀朱温而立朱友珪,不料分赃不均,朱友珪过河拆桥;于是袁象先联络了下家,重新拥立朱友贞。

李存勖消灭后梁时,袁象先率先投降,并拿出大量金银财宝,向河东集团全部高层进行无差别、地毯式行贿。于是袁象先深得李存勖宠信,被赐名“李绍安”,被授予高官厚禄,并将他的宋州宣武军改名为“归德军”,还告诉他是特意为他改的名。

袁象先死后,李存勖追赠他“太师”,后周建立后,追赠他中书令,追封楚国公。

也就是,袁象先作为“前朝元老”,是为数不多地没有被后唐政权否认、抹黑、丑化的后梁政治人物,相反,还是后唐政权竭力维护、美化的对象。那么袁象先的一切污点(比如我的猜测)也会被人为修饰、篡改。

无论真相如何,末帝朱友贞登基坐殿,承继大统,在他的带领下,后梁江山又该何去何从?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7yyq.com)五代十国往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炼天魔尊一野史 末世召唤狂潮 惊悚:从副本中拯救绝望少女开始 盛唐华章 龙王娇妻 呢喃诗章 全员恶仙!!! 你都手撕鬼王了,还说不会武功? 黄庭仙道 网游之大盗贼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我在军校种田虐爆全星际 炎武战神 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 天灾降临,我靠囤千亿物资躺赢 重生之武神道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秦非得已 总裁的暗夜皇者 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
经典收藏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三国之匡扶天下 灰角 汉末之海上霸业 懒散初唐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汉倾逐鼎 崛起1892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明末风云起 尘途雕弓落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重生明末当皇帝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大明之崛起1646 红楼,庶子涅磐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回到13世纪称王 内御直
最近更新 红楼琏二爷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阙宋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三国之争霸天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赤潮覆清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