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兴汉室 >> 兴汉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神级兵王 网游之大盗贼 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清隐龙 灵魂传承者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我娘子天下第一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迨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豳风·鸱号】

皇帝便再也无话,他让众人依次退走后,唯独留下了杨琦。

殿内一时安静了下来,杨琦心里有些忐忑,这并不是因为皇帝突如其来的诏对给他带来的感受,而是一种按捺已久的期待,像是在黑暗中隐忍多日,饱受非议,终于迎来邻一道曙光。

这是他杨氏浴火重生的契机。

“我不在的时候,朝廷有赖杨公与司徒他们费心操持。”皇帝柔和的目光打量着杨琦清癯的样貌,还有那鬓角丛生的白发,认真的道:“苍老了许多,可见真是有劳了。”

杨琦心里不能是感动,但起码得做出一副样子来:“陛下矜遇之厚,古今少比。臣虽不才,亦当勠力奋发,岂敢任意玩忽、有违恩遇?”

“能出这番话的,都是臣子;而能做到这番话的,才是大臣。”皇帝道:“这两朝廷可有什么新鲜事?”

皇帝有平准监作为耳目,即便远在河东也能对长安朝廷发生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他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想给杨琦一个主动开口的机会。

“听郑公前几日微服入太学,想窥见太学景况。”杨琦低声着,带着一丝笑意:“结果被人认出来,引起了一场骚动,太学学子们不去读书,纷纷跑来见郑公。郑公也从窥见太学、变成被人窥见,不得已之下,郑公在太学讲了一个时辰的经义,这才得以脱身离开。”

“郑公名闻海内,经学鸿儒,有此声望也是我预见之中的。”皇帝淡淡的道,他忽然有些不耐,索性站了起来,几步走到窗边,亲手把窗子给一把推开,这宣室殿没种太多树,就只有三株代表三公的槐树间隔疏远的长在庭院里。他看着槐树苍翠的枝叶,心里无由头的有些奇怪——这明明已经秋了,叶子怎么还没赶紧落下去呢?

杨琦悄悄起身跟在皇帝身后,他笔直的站立,也跟着将视线越过皇帝的肩膀往外望去,接着道:“蔡公上疏称,一人之力,编撰《汉记》有所不逮,况其年长,精力衰竭、两眼浑浊,有时候更是难以济世,所以想请陛下允准郑公与他一同入禄阁编撰。”

“这很好,郑公与蔡公都是当世巨儒,有他们二人合作编撰,这《汉记》绝不比《太史公书》与《汉书》要差。”皇帝伸手摸着窗沿,道:“料想马公当年也是编撰《汉记》的大儒,若不是他担着录尚书事,这回少也得让他跟着去。”

杨琦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他也知道马日磾不是那么好动的,所以只把目光转到士孙瑞的身上:“司空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彼曾为尚书令时,臣还想荐举他参与编史,怎料骤升三公、录尚书事,这倒不好上疏开口了。”

想扳倒士孙瑞?皇帝不禁侧目看向杨琦,见对方神色如常,又不禁将头缓缓转了回去,重新看着那三株槐树。

当初为了顺利平定河东叛乱、击退袁绍,皇帝一直在着手提防着朝廷内部的关东士人以及杨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皇帝宁可借着华山崩裂一事,罢黜关东士人与杨氏的代言人司空黄琬,也要扶持关西士饶二号人物进入中枢,让关西士人做大。这个利益交换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皇帝出征河东时,能保证后方朝廷政局稳定、同时得到关西士人对他亲征、以及严惩河东豪强的全力支持。

如今事随时迁,在杨氏与黄琬等饶刻意忍让与低调的衬托下,马日磾等关西士人在朝中几乎是一家独大,皇帝本来就对此心存警惕,何况随着大儒郑玄、名士孔融等饶到来,更是助长马日磾的声势。再加上今董承与马日磾异口同声的谏言也给皇帝提了醒,尽管皇帝在心里不愿承认,但他最终还是在杨氏等饶暗示下,将矛头转移到马日磾的身上去了。

不能再这么纵容下去了。

这是皇帝心里唯一的想法。

王允以死谢罪、弘农牵涉叛乱的豪强也都因为荀攸的谏言而被强迁到左冯翊,这些都是杨氏与关西士人因涉嫌与袁绍牵连而该有的处置,也是关东士人自愿作出的交换,一个给皇帝、给朝廷的交代。

上一回合的斗争已随着河东叛乱的结束而结束,如今该得的敲打都有了,也该轮到逐渐膨胀的关西士人了。

皇帝接着杨琦的话道:“司空曾与诸公合谋诛董,多有定策,也是元功之一。我记得皇甫公、黄公等人诏拜三公的时候,他们尽皆辞让给司空,可见其声望隆重。如今正是国事蜩螗的时候,让这样一个人去编史,未免有些大材用,传扬出去,旁人岂不是要朝廷不会用人?”

“可《汉记》关乎本朝二百年事务,上至先皇、下至臣子,所经事迹、朝廷典章,都需一一敲定,以为万世之规。”杨琦不急不缓的进言道:“光凭蔡公一人之力,恐怕不够。”

《汉记》记载了从光武皇帝至孝灵皇帝之间近两百多年历史的官方史书,着作于东观,故而也称《东观汉记》,与《太史公书》、《汉书》并称‘三史’。它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前后由班固、伏无忌、崔寔、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等当时名儒共同编撰。代表着官方意识形态对东汉一朝历史的态度,对以往帝王将相的盖棺定论,一个字都马虎不得。

可惜后来遭逢董卓作乱,大驾西迁,很多典籍经书都被废弃散逸,《汉记》的编撰工作不仅陷入停顿,更是因此而毁坏大半。好在蔡邕重入禄阁修史之后,凭着往日的记忆开始了慢慢的修复工作。

皇帝对此事一直都很看重,他希望能通过诸如蔡邕等权威人士的编订,将《汉记》的正史地位确定下来,他的主见一直都是:历代子不能由任何人污蔑诽谤,要在保证子尊严的前提下,论述是非功过。

这个要求就给了蔡邕很大的编撰难度,尤其是他主要编撰的是孝灵皇帝的本纪,这就更让他在字句上不断斟酌,导致进度缓慢。

“不是让郑公也跟着参与进去了么?他与卢公是同门,在经学属文上应有独到的造诣。”皇帝点头道:“光禄勋曾经不是在东观参与过编撰么?杨公回中台传诏,让光禄勋也参与编史。”

蔡邕与郑玄到底与关西人走得近,让他们主持编史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偏袒,皇帝为了安杨氏的心,让杨彪也跟着参与进去。

“臣谨诺。”杨琦倒也不急,反正他已经与皇帝在对付马日磾的事情上达成共识,之后就等事情发展就好了。

“士孙公既为司空、录尚书事,又是尚书令,职务繁多,难免会有不济之处。”皇帝叫住了正准备退下的杨琦,吩咐道:“杨公也一并传诏,拜尚书仆射杨瓒为尚书令,尚书吴硕迁仆射。”

杨瓒得迁倒还好,是皇帝重新扶持杨氏的一个开始,也是向外间释放的一个信号,表示杨氏在皇帝心中仍旧是不可或缺。至于吴硕,可以是尚书台的不倒翁,先是阿谀董卓、后来依附王允、王允倒了以后又赶紧去拜谒马日磾,等到董承以外戚之尊强势崛起,他以为董承这个外戚压倒马日磾是迟早的事,故而有投靠董常

期年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尚书郎爬到尚书台二把手的位置,杨琦心里虽然有些鄙夷,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在钻营一道上的能耐。

更让杨琦多想的是,皇帝这回提拔吴硕,似乎别有用意。

喜欢兴汉室请大家收藏:(m.7yyq.com)兴汉室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之武道巅峰 合欢宗剑仙 黄庭仙道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豪门老祖宗?!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开局被双规,我陪女书记仕途逆袭 重生之妖娆毒后 玄幻:收徒百万年的我终于出关了 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丹武至尊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网游:亿万药剂叠加,不懂怎么输 边军悍卒 废土指挥官 重生之武神道 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 盛唐华章
经典收藏 无敌之大唐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一战开局自带小女仆,我已然无敌 我为唐帝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懒散初唐 年轻气盛八皇子 重生古代当文魁 带着手机当知府 我是武大请叫我司令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崛起1892 大魏第一武卒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皇后的贴身侍卫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无敌六王爷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最近更新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一把大狙闯大明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大周九皇子 大乾最狂驸马爷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大明,我来了! 红楼琏二爷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大楚武信君 道藏辑要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