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首页 >> 大明建昌侯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医统江山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4章 打倒外戚张延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邓炳是很识相的。

没能力跟张延龄抗衡,以后张延龄到江南当督抚,还要仰仗张延龄,跟张延龄交恶那就等于是跟朝中主要势力,甚至是跟皇帝交恶,他还没蠢到要跟张延龄对着干的地步。

再者他也多少有听闻,张延龄处事圆滑,未必会诚心为难他,只要吕宏这一家子还在张延龄手上,也还在掌控中,或许张延龄追查当年宫闱的旧案,比他还效率,最后不定还帮了他个大忙呢。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神奇。

对于邓炳和张延龄来,不过是利益的交换,互相都心知肚明对方不会翻脸。

可在一旁的吕芳听来,眼前发生的事也就太过于“神奇”。

堂堂南京锦衣卫的指挥使,杀神一样的人物,任何人落在这种人手里基本就没法囫囵,居然会被张延龄这样看起来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年轻人,三两句话给打发了?

“吕姑娘,我们走吧?”

张延龄起身走到吕芳面前,笑着道。

吕芳不解道:“去何处?”

“呵呵。”张延龄皮笑肉不笑,“当然是去江南,本爵是要到江南上任的,不带你去南方,难道带你回京城?”

现在吕芳反而希望能到京城,因为那里是子脚下,在她的想法中,只有到了京城之地,锦衣卫才不敢乱来。

更因那里有她曾求助过的张玉,无论张玉的忙最后是否帮上,但至少张玉表现出的态度还是很诚恳的,也的确是出人出力,有顺府尹当靠山,关键时候或许还能救命。

可眼下……

张延龄的权势,明显比张玉大多了。

不然为何张玉要来求助张延龄呢?

吕芳正不知所措时,张延龄又看着邓炳问道:“邓指挥使要陪同本爵一同南下?还是……”

邓炳道:“卑职还有旁的差事要完成,所以不能全程陪同,但因有要犯随同建昌伯您,卑职愿意多调一个锦衣卫的百户营协助。”

本来只派了几十个人随同保护,现在知道吕宏一家子在张延龄手上,又要增加人手。

很体贴。

但张延龄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

张延龄笑道:“那么麻烦作何?邓指挥使要办差,还是多带点人在身边,反正本爵乃是官家中人,就不信路上还有人敢打本爵的主意不成?若真有逆党诚心不轨的话,本爵还想跟他们斗一斗,走了!”

最后这一声有点严厉。

吕芳身体一震之后,意识到这不是在跟她商量,而是命令,由不得她去选择。

于是乎她只能跟在张延龄身后,与陆坤等锦衣卫一同下了茶楼。

……

……

邓炳本来还想跟陆坤交待两句,但碍于张延龄在场,他根本没法什么。

在张延龄一行离开茶楼后,邓炳立在二楼窗口的位置只是看着。

身后一名百户走上前,要跟他什么,被他伸手打断。

邓炳出于警觉,四下环顾之后,才瞪了百户一眼,意思是他现在才可以。

“如今人被外戚所拿,若不将人逮回,只怕难应皇差。”百户话也算是简洁。

也给邓炳提出了另外一种解决的方案,就是不用跟张延龄商量了,索性你张延龄身边的帮手少,我们暗地里把人劫出来就行,到时只要不跟你承认,你还能认为是我们做的不成?

邓炳面色阴沉道:“大可不必如此,建昌伯做事很稳妥,他又深得陛下信任,京师地动之后陛下只会对他愈发器重,本座为何要与他对着来?”

百户无言以对。

难得锦衣卫也有怕的时候,本来南京锦衣卫就处在山高皇帝远的南京,从来都是无所忌惮的。

邓炳道:“这就去查办旁的案子,暗中再派人盯着便可,若是建昌伯暗中把人放走,再将人秘密逮回,否则不允许冒犯建昌伯!”

……

……

馆陶县城外。

吕芳见到了她的父亲吕宏,以及她年近十四岁的师弟李安杰。

三人抱头痛哭一阵,随后吕宏带着女儿和弟子前来跟张延龄行感谢之礼。

张延龄没好气道:“你们搞错了,我可没有救你们的意思,你们牵扯进的案子,也不是我所能直接插手的,我只是带你们一同南下到南京。”

张延龄把人救了,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多随和,反而显得很傲慢。

吕宏一脸老相,执意与吕芳、李安杰跪下来磕头,道:“伯爷深明大义,知道老朽是被人所诬陷,只望伯爷您能在陛下面前陈述老朽的冤情。”

“别总想好事,来人,找三辆马车,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队伍前后不要连着,免得商议逃跑事宜,再找人盯着!”

这意思是,张延龄仍旧会把吕宏这一家子当犯人一般看管。

吕宏面带苦笑,但却也知道在张延龄手上,比落在东昌府知府徐顼,或是锦衣卫手里好太多。

在弟子李安杰的搀扶之下,他走路都颤颤巍巍,往马车方向而去。

“爷!”

张延龄还在打量着一家三口的背影,南来色跑到张延龄身后。

张延龄道:“这个老家伙可是机智得很,闻声就跑来避居,要不是他派女儿去给张玉报信,或许地方官府都拿不到他,若是他半路逃跑的话,一定会用他所精通的药理,在看守之饶饭菜上动手脚,你留心一点。”

南来色张大嘴道:“爷,那您还救他们?”

张延龄没好气瞪他一眼道:“这算是狗屁的救,我只是把他们攥在自己手里,让他们为我所用,你挺机灵个人怎么有时候犯傻?别总跟那些兵油子混在一起,早晚痴呆!”

南来色被张延龄数落,也不着恼,反而很得意在笑,好像一不被自家主子骂,浑身就不舒服。

挠挠头马上又去嘱咐车队行进。

总之是要早些离开东昌府的地界,免得再被徐顼带人找上门来。

杭济和邓炳或许容易对付,遇上个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的徐顼,可就未必那么容易打发了。

……

……

京城。

皇宫内。

当的早朝并没有在奉殿举行,而是改在午门。

弘治朝的大臣已习惯了在早朝时有瓦遮头,突然来到午门这里还有点不适应,尤其是大冬的很寒冷,每个人都缩着手。

也有的在抱怨皇帝迟迟不来,但他们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这非常时候,能到这里来开早朝就是好的,就算他们回到家,也未必敢在屋子里睡觉,都是自己搭个棚子睡……

没办法。

谁让顺府周边刚发生霖震,而且这两余震不断呢?

朝议都停了一,在京的各衙门都在忙着救灾的事,今也算是来给皇帝汇报一下救灾的结果。

“徐阁老,您看今应该如何上奏呢?”

左都御史闵珪走过来问询徐溥的意见。

徐溥剧烈咳嗽两声,显然这几因为地震和降温等事,他这把老骨头有点扛不住,得了风寒。

李东阳问道:“莫不是想拿镇山坏了龙脉之事,跟陛下上奏?”

正是问到点子上。

闵珪过来问询徐溥的意见,其实就是问问,要不要拿这件事出来事。

谢迁则只是戏谑一笑道:“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闵珪点零头,他大概听明白,文官最好不要主动去把窗户纸给捅破,反正这层窗户纸皇帝自己还是能看明白的,谁让皇帝本身比谁都在意这件事?当大臣的提出来,反而会让皇帝觉得大臣有指向性,还不如先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站在一边看热闹就校

不管怎么,当所有大臣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不发生地震,张延龄滚蛋,朝廷清静太多了。

发生地震,李广又要倒霉。

现在是张延龄既滚蛋了,李广也要倒霉,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我们本来就是来等着看笑话的。

……

……

朱佑樘来得比较晚一些。

也是因为这两朱佑樘自己也比较难熬。

地震时把他给吓着了,以为是自己触怒了上,仓皇奔逃出来觉得捡了一条命,随即就想到了张延龄临走时的忠告。

他自然会想。

舅子,你几时这么能掐会算?

机这种事都能被你推算出来?

把钦监的人叫来,钦监的人信誓旦旦不会再有地震,结果两发生三次余震,虽然余震不大但都有感,朱佑樘干脆也不敢在宫殿里休息,拉着张皇后跑到交泰殿旁边支了个临时的棚子,好像各大臣家一样,在外面睡……

皇帝也难啊。

这要是因为万岁山上修了亭子,自己死于谴的地震,那可真成了千古的笑话。

当他到午门时,座椅还安排在午门之外的一片空地上。

这意思是,让你们大臣有个午门的门洞遮风,朕不需要这待遇了。

不过你们大臣也不用担心,这地方如此宽敞,若朝议时发生地震,你们跑也来得及,但朕坐着要起来再跑……怕是腿脚不利索。

……

……

朝议开始。

上来就是户部尚书周经在上报赈灾的事项,而当顺府尹张玉也在。

赈灾方面,二人一个算是正指挥一个是副指挥,二人通力协作,已将京城的主要灾民做了安置。

“陛下,此番房屋受损主要是在崇文门一代的旧屋,很多旧屋都年久失修,早的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至于河道等处也有多处损毁,正在布置人手加紧抢修……”

周经上报时也很仔细,尽量挑重点又要把该的都不漏。

但皇帝显然不喜欢听详细的救灾过程。

皇帝忍了几次,终于还是忍不住打了哈欠。

这明他自己也没休息好。

等周经上报完毕之后,往后退了几步。

在午门召开朝议,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在空旷地进行,君臣之间必须要拉近距离,否则彼此的都听不到,尤其是像现在这样进入到冬月,大早晨还刮着西北风的时候,更需要如此。

“工部!”

就在众热了半晌,不见朱佑樘有表示,还以为皇帝已经睡着时,一旁的李荣突然大声喊了一声。

原来是朱佑樘刚才已经做了表示,只是皇帝在下风向,喊话声没人听到,等了半不见工部回应,只能由李荣大声喊出来。

新任的工部尚书徐贯走出来,恭敬道:“臣在。”

工部换了新部堂。

没办法,刘璋做事能力是可以,但就是脾气太大,再加上刘璋跟张延龄有过节,以及之前工部账目的核算方面刘璋出了问题,所以刘璋跟通政使元守直一起……被打发回老家。

不过有一点好的是,二人都是主动乞老归田,保留了最后的颜面。

在弘治朝,君臣的关系保持还算不错。

徐贯现在已执掌工部。

“往前来几步。”

朱佑樘怕徐贯听不清楚,招呼让徐贯往前走走。

徐贯依言往前走。

到了距离朱佑樘不到两丈远的地方,才停下来。

“万岁山上的毓秀亭,是不是该停工了?”

本来谁都以为皇帝是要问赈灾的情况,谁知朱佑樘的着重点并不在此,皇帝居然主动过问起万岁山那座可能坏了大明龙脉的亭子?!

陛下,您眼界很高啊。

可这问题……

让徐贯怎么回答?

“陛下!”徐溥本来就站在最前面,闻言走出来道,“万岁山毓秀亭的修建,未必会跟眼下顺府的地动有关系,若只是以一时的地动而论得失,只怕不妥。”

“嗯?”

朱佑樘好奇打量着徐溥。

这是你徐溥该的话?

听你这意思,好像是不打算追究李广的责任啊?

那些大臣有很多也没摸清头脑,现在不应该是落井下石的时候?只要顺势踩一脚,李广就要陷入万劫不复!

莫非还要拉李广一把?

但有心人又“开窍”了——这是到了要做取舍的时候,我们现在是要取李广而舍张延龄啊。

李广的确是公认大明第一蠹虫,但此饶危害并不在文官所涉足的朝堂,就算李广安排了几个传奉官扰乱了文官秩序,可也不像张延龄对我们文官体系破坏那么大,所以……

我们要力挺李广,打倒外戚张延龄!

喜欢大明建昌侯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大明建昌侯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脑海带着一扇门 开局吞噬技能,我直接顶级天赋 帝君养成手册 凡人撼天记 随波逐流之冷门文抄公 九州苍穹传 废土指挥官 不死神凰 重生1976:我靠打猎吃饱饭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黄金渔场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快穿之给绝嗣男主生宝宝 双修无敌:从宗门杂役到盖世帝尊 平行时空的林黛玉 蒸汽纪元1886 全村喝粥我吃肉,打猎成了万元户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星界第三纪元
经典收藏 尸潮来袭:我有府兵八百 三国之匡扶天下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重生古代当文魁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我为唐帝 盛唐华章 汉倾逐鼎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我是刘坚 盛唐最强太子 大魏第一武卒 [综]被迫作死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灰角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最近更新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征途英魂 一品将军陈天佑 大雪满风刀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小神禹月初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赤潮覆清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国之争霸天下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清末小旗兵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