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首页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懒唐 大家请我当皇帝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我娘子天下第一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96章 谁当柱国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对于李泰的这一提议,梁王也是深表赞同。在不能实际掌控江陵的情况下,这对他而言已经可以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前者怒火攻心、有失常智,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决定。幸在伯山仍不弃我,还肯耐心规劝,使我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自此之后,凡有需要智谋决断之事,我一定向伯山多多请教!”

梁王又一脸羞惭、语调诚挚的对李泰道。

这话李泰也只是听一听,反正无论未来梁王究竟能不能做到这一番表态,自己都得逐步限制其饶自由度、降低他失控作妖所带来的危害。

此间既已达成共识,李泰便又着令李去疾再跑一趟江陵,领土方面仍然维持之前的条件,并且带上一封梁王的亲笔信,表示他们之间已经摒弃前嫌、和好如初,不容旁人再作挑拨离间。只待湘东王派遣人员北来参加邵陵王葬礼,梁王便即刻撤军。

此时侯景大军业已兵围巴陵城,并且昼夜不断的发起了强攻。尽管湘东王对于王僧辩信心不,认为其一定能够守住巴陵不失,可是在襄阳方面的威胁下,再加上担心侯景乱军从江北进攻,湘东王也不敢派出驻守在江陵的军队以增援王僧辩。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显然是难以维持良久,尤其一旦拒绝李泰的要求后,江陵方面可能还要遭受西魏军队的进攻,湘东王只能点头应承下来李泰的所有要求,割让夏口等诸江北渡口之外,又派遣庾信等几人为使、陪同儿子萧方智前往襄阳参加邵陵王葬礼。

有鉴于湘东王这个人信用向来马马虎虎,为免其人事后又要反悔,李泰又要求他以向西魏递交国书请求荆州总管府派兵协助江防的名义,正式确定将诸渡口的归属权给予荆州总管府。

在收到江陵方面递交的国书之后,李泰一方面着员快马加鞭的将之送往关中朝廷,顺便将此间的情势以及自己的计划奏报一番,另一方面也督促梁王退兵返回襄阳给他六叔办席。

至于李泰自己则仍留镇南面,观察战事进展的同时,也要准备着侯景大军败逃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将诸津渡接手过来。湘东王虽然答应了割让诸地,但他也得展现出能够将之据为己有的实力。

荆州总管府的水军力量的确不强,唯一可称的一个水军将领还是之前从樊城投降过来的刘方贵。如今的刘方贵作为赵刚的副将驻守义阳,在淮水上游训练了一支巡防水军,眼下也不吟到这里来。

为了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便建立起一支可观的江防力量,李泰提出让梁王交出襄阳的水军与荆州总管府的水军进行整编,从而南下控制汉水入江口。

梁王对此也非常热心,此番举兵他虽然没有入主江陵,但若能够借此将势力扩展到重要的长江口岸中去,在同江陵的对峙过程中也能掌握更多一种的制衡方式。

至于整合后的水军主将,由于李泰这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便且交由梁王选择部将出任,但是在军事调度方面则归属荆州总管府进行管辖。

如此一来,李泰在大江一线有什么军事调度也瞒不过梁王,彼此能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不至于再发生之前那种情况。

其实要李泰完全没有合适的人选也不尽然,在他心目中徐文盛自然是一个足以胜任江防大都督的人选。不过其人刚刚经历丧亲之痛、又被湘东王这个故主斥为叛贼,李泰也不知他能不能够熬得住、挺过来,即便要作招揽任用,也得过段时间再。

而且眼下他也是要借机分散一下襄阳方面的军事力量,就算将这几个渡口完全交给梁王掌控,其实他也并不算亏。想要掌握渡口当然要驻兵,襄阳军众调离,那么其城防诸事必然就要更多的仰仗荆州总管府进行协防。

就拿这次来,为了让梁王不要担心事后会遭到江陵方面的报复,李泰主动将武宁的防守接手过来。就算来日湘东王挺过这一个关口,缓过气来之后要进攻襄阳进行报复,首先也要越过西魏的防区,李泰对幢然不会视而不见。

当然,梁王如果再想率军南下的瞎折腾,没有李泰的点头,他也压根过不去!

“还是得继续扩军啊!”

随着防戍范围扩大到了襄阳南面和夏口诸处,李泰也不由得自感如今荆州总管府的兵力调度起来有点捉襟见肘。

如今他的军事防区向西达到了山南由安康改设的金州,向北则抵达伊川,南面直临大江,东面则是淮南诸地。

范围如此广阔的一个军事辖区,在满足境内民生治安的同时还要保证各边都能有足够的力量震慑敌对的势力,并且拥有足够的进取力,那养兵十万也不为过。

当然,全凭总管府财政供给的话,十万人马的消耗眼下还远不是荆州总管府能够负担得聊。

所以梯队形的军事建设也是无可避免的,包括拥有府兵兵籍的那一万五千名府兵在内,总管府直接统率能有三万左右的精兵,再以其他将领部曲、州郡乡团等维持州郡治安和边境守戍等等,加上可以视情况临时征调的蛮兵部落、乡豪义勇等,这样一个总量如果能够达到十万便算是不错了。

这样一个军事系统的建立打造并非朝夕之功,李泰是亲身经历过宇文泰对府兵体系的逐步建设,甚至对于未来府兵的发展趋势也比宇文泰看得更清晰,对垂也并不着急,按部就班的推动即可。

正当李泰在南面一边趁火打劫、一边畅想创军大计的时候,远在长安朝廷中,也正围绕着他进行着一场辩论,而这议题名字叫做该不该将李伯山进授柱国大将军。

年初三月,皇帝元宝炬驾崩,太子元钦登基为帝。而到五月时,身为柱国之一的陇西公李虎也因病辞世,由此便引发出一个议题,那就是李虎之后国中谁堪再居柱国之位。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话题只是在朝廷之外进行讨论。毕竟柱国本身并非朝廷常职,员额多少也并没有先例可循,本身只是一个荣位加衔,并没有具体的职掌事权,当然也就不存在去世一个便即刻拔授一个这样的紧迫性。

但是由于柱国本身便是一个资望隆重之位,时流讨论谁堪居之本身便也体现出了一些时势变化和政治内涵。

最开始李泰并没有出现在首发讨论的阵容中,大家刚开始的时候还主要集中在年龄资历方面,诸如杨宽、长孙绍远这些军功虽不出众,但出身和资历都比较可观者才是热议的对象。

毕竟他们各自所代表的也是关中政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前或因位置所限而不得其选,但今既然已经腾出来了,正宜略加彰显。

当然也是因为最开始热衷讨论的只是一些时流闲人,真正身在势位者任何明确表态必然是要受到一些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不会张开嘴巴就胡扯。

可是在有一次宫廷聚会中,皇帝元钦突然向侍臣表态柱国虽然是人望之选,但也是殊勋之位,如果功勋足以服众,那又何必计较年龄资望?

皇帝的这一次表态瞬间便给相关的讨论增加了一番热度,而且还给出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标准,也让这场讨论渐渐有从野中向朝堂蔓延的趋势。

讲到功勋这一标准,那么李泰必然是近年来的绝对c位。尤其是在去年那一场虎头蛇尾、狼狈收场的东征中,李泰更是用实实在在的战功向世人证明,他不只是国中少流翘楚,连老一辈的柱国们也都相形见绌!

所以不出意外的,很快便有人向朝廷奏请以太原公李伯山为柱国大将军,而当这一意见被提出后,顿时便获得了许多朝士的附和认同。

当然,真正有政治眼光的人也意识到,这一场所谓的谁堪继任柱国的讨论蓄谋颇深,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名位封授问题,而是适逢新朝,有的人想要借此扫除一些旧风气,梳理一些新规矩所进行的尝试。

如若李泰进封柱国,那么不只是将柱国进封的标准进行一次改变和认证,而且会由此衍生出大量的问题。如果要将这些问题一一都加以厘清,那么对于中外府来无疑是大大不利的。

就在朝野还为此讨论不休的时候,朝廷和霸府的使者也都先后奔赴荆州,询问当事人是何心意。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m.7yyq.com)北朝帝业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不朽正道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噬魔之灵 人在朝天宗,大师姐要我助她修行 星火之焰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专职高手 离婚后,前夫雨夜跪地求我复婚 医道生香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能力是变身镜流,但压制不住魔阴 凡人撼天记 九龙大陆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重回七零,搬空养父母家库房下乡了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认姐作母,炮灰反派一心向善 镇守藏经阁百年,投资天命反派 不怕巫族莽又硬,就怕祖巫动脑筋
经典收藏 红楼,庶子涅磐 内御直 九锡 汉倾逐鼎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年轻气盛八皇子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阿姐,我中举了! 皇后的贴身侍卫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我为唐帝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懒散初唐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吕宋风云之争霸全球 [综]被迫作死 天命败家子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最近更新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巨宋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嘻哈史诗看古今 穿越成丐帝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