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同时更两本书,写的掉头发
……
一栋废弃的纺织厂被紧急改造成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陆续抵达。
基地大门口,李明远亲自迎接每一位新到的专家,并简要介绍项目情况。
团队很快扩展到近百人,包括物理学家、化学专家、材料工程师和电子技术人员。
然而,尽管经过了军工委会议的初步认可,大多数团队成员依然对石墨炸弹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
\"李总工,我研究爆炸物理二十年了,\"爆炸学专家陈教授皱着眉头,
\"从没听过爆炸能把石墨变成空中悬浮的导电纤维。这违背了基本物理定律。\"
\"是啊,\"材料学家王博士附和道,
\"即使理论上可能,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无数难题。石墨在高温下会直接气化或者完全燃烧,怎么可能保持纤维状态?\"
李明远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组织了一次全体人员的项目启动会。
在一间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所有研发人员挤坐在一起,等待他的解释。
\"各位专家,\"李明远站在简陋的讲台前,声音沉稳有力,
\"我理解大家的怀疑。确实,石墨炸弹的概念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全新事物。但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于对常规认知的挑战。\"
他打开准备好的幻灯片,展示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
\"石墨炸弹的研发将分为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高纯度石墨丝的制备;第二,爆炸分散系统的设计;第三,模拟电网冲击测试。\"
\"首先高纯度石墨丝,\"他指着第一张图片,
\"普通石墨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需要采用特殊工艺提纯和拉丝。具体而言,我们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高温下将甲烷分解,沉积碳原子形成高纯度石墨结构,再通过特殊模具挤压成微米级的细丝。\"
化学专家们开始声讨论,有茹头,有人摇头。
\"这理论上可行,但工艺复杂度极高,\"一位老专家评论道,\"我们有这个技术条件吗?\"
李明远胸有成竹,\"我已经设计了一套简化的制备方案,适应我们现有的工业条件。可能无法达到理想中的纯度,但足以满足初期实验需求。\"
他继续解释第二阶段,
\"爆炸分散系统是整个技术的核心。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爆炸装置,能在极短时间内提供精确的高温和压力,使石墨丝断裂成微纤维而非气化或燃烧。这需要精确控制爆炸温度、压力和持续时间。\"
爆炸学专家陈教授站起来,\"李总工,恕我直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规爆炸物无法提供如此精确的控制。\"
\"常规爆炸物确实不行,\"李明远点头,\"所以我们需要设计多层复合爆炸结构,外层提供定向压力,内层控制温度,中间层调节爆炸速度。具体方案在这里。\"
他递给陈教授一份详细的技术明,后者迅速翻阅,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讶,
\"这...这设计很大胆,但理论上确实可校不过实际操作难度极大。\"
\"所以我们需要全国最优秀的爆炸专家,\"李明远微笑着,示意陈教授坐下,然后继续介绍第三阶段,
\"最后是模拟电网冲击测试。一旦我们成功制备出导电云团,就需要验证其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效果。为此,我们将搭建一个型模拟电网,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各类电子设备,测试导电云的短路效果。\"
电气工程师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部分相对简单,\"一位老工程师评论道,
\"但关键是前两个阶段能否成功。如果真能制造出导电云团,测试它的破坏效果不难。\"
介绍完整个研发路线后,李明远环视众人,
\"各位,我知道这个项目听起来很疯狂,但请相信我,它是可行的。我需要大家放下成见,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这些技术难关。\"
会议室内的气氛仍然复杂,怀疑、好奇和兴奋交织在一起。虽然李明远的技术方案看起来很完整,但绝大多数专家仍然持观望态度。
\"李总工得很好,\"材料学家王博士站起来,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保留,
\"但我建议先进行规模的概念验证实验。如果连基本原理都无法证明,后续投入就是浪费资源。\"
其他人纷纷附和,显然不愿意贸然投入全部精力到这个听起来\"方夜谭\"的项目郑
李明远并不意外,\"完全同意王博士的建议。接下来一周,我们将集中精力进行概念验证实验。各位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加入相应的研究组。\"
会议结束后,研发团队被分为三个技术组,分别负责石墨丝制备、爆炸分散系统和电网测试。
每个组都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开始了各自的研发工作。
李明远没有固定在任何一个组,而是在三个组之间穿梭,提供技术指导和协调资源。
很快,基地里的实验室全部运转起来,各种仪器设备日夜不停地工作着。
然而,最初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
石墨丝制备组遇到了纯度不足的问题,制备出的石墨丝含有大量杂质,导电性不稳定。
爆炸分散组更是困难重重,第一次爆炸实验几乎是完全失败——石墨丝要么完全气化,要么形成无用的固体颗粒,根本没有出现预期的导电纤维。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李明远依然保持着惊饶冷静和信心。他亲自带领团队分析失败原因,调整技术参数,不断尝试新的方案。
\"石墨丝制备的问题在于反应温度控制不够精确,\"他对材料组,\"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整个反应过程温度波动不超过五度。\"
\"爆炸分散的关键是爆炸速度,\"他又对爆炸组解释,\"现在的构型太简单,无法提供足够的定向压力。我建议调整为三层结构,外层使用低速炸药,内层使用特制的温度调节材料。\"
就这样,在李明远的指导下,团队不断调整方案,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
第四的下午,一个重大进展终于出现——材料组成功制备出了相对纯净的石墨丝,电阻率接近理论预期值。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喜欢四合院:抗鹰前夕,留学回国请大家收藏:(m.7yyq.com)四合院:抗鹰前夕,留学回国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