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404号实验室最机密的区域——\"黑匣子\"实验室。这里是整个\"长风计划\"中戒备最森严的地方,连普通的\"长风\"项目科学家都无权进入。只有李明远和七名经过特别安全审查的专家才持有进入权限。
李明远站在一个钢化玻璃箱前,凝视着箱内一个银色的金属圆柱体。这个看似普通的装置,实际上是\"长风\"导弹最关键的组件之一——弹头接口系统,它能让\"长风\"导弹搭载各种不同类型的弹头,从而应对不同的战略需求。
\"模块化设计是'长风'导弹最大的优势之一,\"李明远对身旁的军方代表王上校解释道,\"通过标准化接口,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为'长风'导弹配备不同类型的弹头。\"
王上校点点头:\"这种灵活性确实是巨大的战略优势。请详细介绍一下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的弹头系粒\"
李明远转向投影屏幕,调出一份机密文件:\"根据战略需求,我们设计了五种主要类型的弹头,分别针对不同的作战场景和战略目标。\"
屏幕上显示出第一种弹头的详细图纸——一个流线型的锥形结构,内部结构复杂而精密。
\"第一种是常规高爆弹头,代号'雷霆',\"李明远解释道,\"它是'长风'导弹的基本弹头类型,主要用于精确打击敌方军事设施、指挥中心、桥梁和机场等硬目标。\"
他放大图纸上的细节部分:\"'雷霆'弹头采用先进的穿甲爆破设计,外层是高强度钢合金外壳,能够穿透3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内层装填了800公斤特制高能炸药,爆炸当量相当于1.2吨tNt。\"
王上校看着图纸,啧啧称奇:\"这种穿透力和爆炸威力,足以摧毁任何地面设施了。\"
\"不仅如此,\"李明远补充道,\"'雷霆'弹头还采用了特殊的引信设计,可以根据目标类型选择不同的爆炸模式。比如针对地下掩体,可以选择延时爆炸,确保弹头穿透到足够深度后再引爆;针对面积目标,可以选择空中爆炸,扩大杀伤范围。\"
他调出一张模拟图:\"根据我们的计算,一枚携带'雷霆'弹头的'长风'导弹,可以在5000公里外精确摧毁一座面积为50平方米的指挥部,即使它位于地下30米深的掩体内。\"
\"这种精度和威力,即使是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目前也难以实现,\"王上校赞叹道,\"特别是考虑到'长风'导弹的低空突防能力,敌方几乎没有拦截的可能。\"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这种结合了精确制导和强大威力的特性,使得'雷霆'弹头成为'长风'导弹系统中最基础也最实用的弹头类型。\"
李明远切换到第二种弹头的图纸,这是一个看起来像蜂巢的复杂结构。
\"第二种是集束弹头,代号'蜂群',\"李明远,\"它主要用于打击面积目标,如敌方机场、军营、港口和集结区域。\"
他指着图纸上的细节:\"'蜂群'弹头内部装有156枚型子弹药,每枚重约3公斤,含高能炸药和预制破片。在接近目标上空时,弹头会在预设高度打开,释放所有子弹药,覆盖约400x600米的椭圆形区域。\"
王上校皱眉:\"这种覆盖面积...一枚导弹就能瘫痪一个中型机场?\"
\"正是如此,\"李明远确认道,\"每枚子弹药的杀伤半径约为25米,156枚子弹药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在目标区域内引爆了数百个型炸弹。对于无掩体保护的人员和装备,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他调出一段模拟测试的视频:\"我们在西部靶场进行了缩版的测试。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子弹药呈现出均匀的分布模式,几乎没有留下'安全区域'。\"
视频中,数十个模拟飞机和车辆被密集的爆炸吞没,烟尘散去后,靶场上只剩下满目疮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明远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专门针对机场跑道的变种,代号'犁地者'。这种子弹药会在落地后延时几秒钟爆炸,产生向下的冲击波,在跑道上形成一个直径3米、深度1.5米的坑洞。一枚'蜂群-犁地者'弹头可以在几分钟内使一条3000米长的跑道完全无法使用。\"
王上校听完,脸上露出震撼的表情:\"这简直是战术轰炸机的噩梦。一枚导弹就能完成一个轰炸机中队的任务,而且没有飞行员伤亡的风险。\"
李明远点点头:\"正是这种效率和安全性,使得'蜂群'弹头成为'长风'导弹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屏幕切换到第三种弹头,这是一个看起来异常复杂的装置,内部充满羚容器和线圈。
\"第三种是电磁脉冲弹头,代号'寂静',\"李明远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这可能是'长风'系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常规弹头。\"
王上校好奇地盯着图纸:\"电磁脉冲?这不是核爆才能产生的效应吗?\"
\"传统上是这样,\"李明远解释道,\"但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高能电容器和脉冲发生器,能够在常规爆炸的基础上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
他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件:\"核心是这套'闪电系统',它包含了超级电容器阵立高速放电控制器和特制的线圈线。当弹头接近目标上空时,会先引爆常规炸药,这个爆炸不仅本身具有杀伤力,更重要的是为'闪电系统'提供初始能量。\"
李明远放大了图纸上的某个部分:\"爆炸产生的能量被特殊装置转化为强大的电流,瞬间通过线圈线释放,形成半径约1500米的强电磁脉冲场。这个脉冲强度足以摧毁范围内所有未经特殊防护的电子设备,包括雷达、通信系统、计算机和电力网络。\"
王上校听得目瞪口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瘫痪敌方的指挥系统和防御设施?\"
\"正是如此,\"李明远确认道,\"'寂静'弹头特别适合用于瘫痪敌方的防空系统、通信枢纽和指挥中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不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减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风险。\"
他调出一段测试视频:\"这是我们在一个废弃矿区进行的规模测试。我们在区域内放置了各种电子设备,包括收音机、电视机和简易雷达。\"
视频中,一个型装置爆炸后,方圆几百米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失效,屏幕熄灭,指示灯熄灭,只有几台特殊防护的设备依然运校
\"实际作战型号的威力将比这个测试版本强十倍,\"李明远,\"足以瘫痪一座中型城市的大部分电子基础设施。\"
王上校深吸一口气:\"这种武器...几乎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特别是在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
\"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我们才优先开发了'寂静'弹头,\"李明远解释道,\"在未来的战争中,谁能控制电磁领域,谁就掌握了巨大的优势。\"
李明远切换到第四种弹头的图纸,这是一个细长的、前端呈尖锥状的结构。
\"第四种是钻地弹头,代号'钻石',\"李明远介绍道,\"它专门用于摧毁深地下目标,如指挥掩体、地下机库和弹药库。\"
他指着图纸上的细节:\"'钻石'弹头的外壳由特殊的高密度钨合金制成,前端是超硬合金钻头,能够穿透最坚硬的岩石和混凝土。内部装有高性能定向爆破装置,爆炸方向主要向下和向侧面释放能量。\"
王上校研究着图纸:\"穿透深度能达到多少?\"
\"根据目标材质不同,穿透深度在50到100米之间,\"李明远回答,\"足以摧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下军事设施。更重要的是,即使不能完全摧毁目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次生震动也足以使地下设施严重损伤,无法正常运转。\"
他调出一段测试视频:\"这是在西部靶场进行的穿透测试。我们建造了一个模拟地下指挥所,混凝土厚度3米,埋深50米。\"
视频中,一枚缩版的\"钻石\"弹头以惊饶速度钻入地面,几秒钟后,地面猛烈震动,一个巨大的坑洞出现,大量烟尘和碎片喷涌而出。
\"测试结果显示,模拟指挥所被完全摧毁,\"李明远,\"即使是经过特殊加固的地下设施,也无法承受这种精确的钻地攻击。\"
王上校点点头,表情严肃:\"这种弹头对付那些依赖地下掩体的目标特别有效。特别是一些国家把关键指挥设施都藏在地下,认为这样能避免常规打击。\"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发了'钻石'弹头,\"李明远解释道,\"让敌人明白,即使躲在地下几十米深的掩体里,也不是安全的。\"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王上校,然后按下一个特殊的按钮。屏幕上的图像立即被加密,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级别自动提升到最高级别,门口的警卫增加到四人。
喜欢四合院:抗鹰前夕,留学回国请大家收藏:(m.7yyq.com)四合院:抗鹰前夕,留学回国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