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了范正父子,并令其先行回城协助稳定秩序后,太子熊恒的目光转向了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黑衣卫千户。
“公孙白?”熊恒问道。
“卑职在!”黑衣卫千户公孙白上前一步,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声音平稳无波,显是经过严格训练。
此刻的公孙白在太子熊恒的面前哪里还有半点商饶圆滑。
“卿立下大功了。”熊恒赞许道:“跟孤野王城中事,细细禀明此间经过。”
在一处临时清空的营帐内,太子熊恒单独召见了公孙白。
既是对其功劳的表彰,更是需要深入了解招降的具体细节和晋国内部的最新动向。
“吧,如何拿下野王?赵穆何在?”熊恒问道,亲自给公孙白递过一杯水。
公孙白双手接过,并未饮用,而是简洁清晰地回禀:“谢殿下。臣奉命潜入野王,利用酒肆之便,结交范正之子范稔。范正与赵氏本有旧怨,虽然有赵穆的任用,但始终无法得到赵氏的真正信任,这一点,范正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心中对于赵氏肯定是有些怨怼的。
近年赵氏专权,对于晋国内的其他贵族的态度越发霸道,再加上晋国利益分配的问题,反对赵氏的贵族越来越多,据我们黑衣卫的探寻,这范氏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些都只是诱因,最主要的还是命在楚,我们楚国一统下的大势已经势不可挡,所以臣这才有机会趁机会见范正,陈利害,许以保全宗族、未来在楚仍享爵禄之诺,范正见大势已去,遂决意归顺。”
他的话语平淡,但熊恒能想象到这背后的惊心动魄,潜伏敌境,周旋于豪强之间,一言可决生死,一事可倾覆城池。
“那赵穆呢?他应该是从前线逃回来了吧”,太子熊恒这个时候也是想起了兵败而逃的晋军主将赵穆。
公孙白听到太子熊恒的话,他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稍纵即逝,回道:“赵穆……确是一条硬汉,他在被范正困在瓮城的时候自刎而死”。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熊恒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作为对手,尤其是作为即将一统下的楚国太子,赵穆这个劲敌的身死,他自然是高心,拔除了一颗坚硬的钉子。
但他作为上位者,他对赵穆的刚烈与忠诚又怀有一丝敬意,尤其是听到其最终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生命,而非屈膝投降,更让人心生感慨。
一代名将,未能战死沙场,却死于内部背叛和时势倾轧,确实……死得有些憋屈和可惜。
“可惜了……”熊恒低声了一句,不知是在可惜赵穆之才,还是可惜其境遇。
“将其尸首好生收殓,以将军之礼葬之。”太子熊恒道。
“臣领命!”公孙白应道。
了解了内情后,熊恒对公孙白更是刮目相看,此人有勇有谋,更兼果决,是黑衣卫中难得的人才。
他当即重赏公孙白,并允诺将其功劳上报黑衣卫指挥使和朝廷。
随后,太子熊恒带领楚军主力,浩浩荡荡开进野王城。
城中百姓躲在家中,透过门缝惊恐又好奇地打量着这支军容鼎盛、纪律严明的“敌军”。
由于范氏的配合和黑衣卫事先的工作,交接过程异常顺利,并未发生骚乱,楚军迅速接管了城防、仓库、官署等要害部门。
拿下野王这座战略枢纽,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意味着晋国南部防线彻底崩溃,更如同在晋国这块铁板上撬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接下来的数日,太子熊恒以野王为中心,传檄四方。
命令楚军各部,以范正父子为向导,扫荡野王周边城邑,果然,野王不战而降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极大地震撼了整个晋国南部。
那些原本就摇摆不定、或与赵氏有隙、或早已被黑衣卫暗中策反的城邑守将和大夫们,见风使舵者甚众。
一时间,降表如雪片般飞向野王楚军大营,短短十数日内,晋国南部大片区域几乎传檄而定,望风归降。
楚军兵不血刃,便控制了偌大的地盘,实力和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这一日,军事会议上,李木将军指着地图,向熊恒进言:“殿下,南部已定,我军后方无忧,如今之势,当继续向东拓展。
驻守在汲地(今河南卫辉一带)的孙平将军所部,兵力相对薄弱,虽依托地利暂稳,但若晋军东部主力反应过来,恐其压力巨大,我军应主力东进,与孙平将军汇合,一旦两军合兵,则河内之地尽入我手,便可北扼太行,东逼晋都,大势成矣!”
太子熊恒看着地图,深以为然。
汲地是黄河以北的另一处要冲,孙平部如同一个楔子钉在那里,与野王形成接应之势,若能会师,则楚军在河北的占领区将连成一片,彻底站稳脚跟。
“李将军所言正合孤意!”熊恒决断道,“传令下去,留偏师镇守野王,安抚地方,主力明日开拔,东进汲地,与孙平会师!”
“末将领命!”,众将应道。
楚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带着连战连捷的昂扬士气,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铁流,向着东方,向着下一个战略目标,汹涌而去。
晋国的空,已然阴云密布。
……
与志得意满的楚国太子熊恒处境相反的是晋国相赵无恤,此刻他的心情可以用愁云密布来形容。
这几日,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楚将芈复带着虎豹骑突然出现在邯郸城外,对着邯郸城都是一阵轮射,以至于让邯郸城动荡不安。
赵无恤强势的斩杀数百造谣者才算是将邯郸百姓公卿安抚下来。
之后,河东那边传来急报,新绛城已经被楚军攻破,整个河东地区全部沦陷,晋国残兵只得退守晋阳。
而今日,野王又传来急报,野王城失陷,主将赵穆身死,楚军的偏师已经攻下汲地,随时可以攻打朝歌或者中牟。
楚军的攻势在多面开花,而晋国则是捉襟见肘,破绽百出。
喜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请大家收藏:(m.7yyq.com)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