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不老的考拉

首页 >> 夜明 >> 夜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在下潘凤,字无双 盛唐华章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古典白话合集 家父是康熙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平民乱闯三国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皇后的贴身侍卫
夜明 不老的考拉 - 夜明全文阅读 - 夜明txt下载 - 夜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03章 借势压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扬州城的战事暂时结束,多尔衮率残兵退回淮安城,坐守淮河之侧,局势豁然开朗。

有时候放下一身轻松,只是可惜了扬州这片膏腴之地。

从高邮往南再没有清兵的踪迹,女真人摆脱了雨季驻扎在野外的痛苦。

翟哲不急于继续进军,先以大将军的名义张贴布告,免除扬州府三年田赋,安顿逃难的流民。

明军在高邮城设立行营。

高邮城城墙千疮百孔,四门往内布置了无数防御设施。城内房屋被扒的七零八落,垒砌了几个可以遮挡城外炮击的营地。

守城最危急时,阎应元把城内男丁编为十队,老弱妇孺编为四营。男女老少,无论贫贱富贵一视同仁,必须都参与守城,这才力保高邮城不失。

乡绅与贱民一体,真是斯文扫地。不过面对阎应元的大刀,无人敢一个“不”字。

晋王率亲兵卫赶到高邮城,阎应元前来拜见,身后跟着陈明遇、王公略和李大庆三将。

阎应元神情恭敬,禀告军情,最后到城内的伤亡。

“我军正兵战死重伤四千两百二十人,府兵战死重伤三千五百人,城内百姓伤亡超过两万之众。”

他嘴里出那些冰冷的数字,听不出有什么情绪。

陈明遇和李大庆看阎应元的背影,心情沉重。

与战死并称的重伤,是指失去再战能力的重伤,无法通过治疗重返军阵了。

“原来伤亡近半了”翟哲对阎应元另眼相看。能维持兵马伤亡近半而不溃乱者,必有过人之才。

“阎总兵,辛苦了,高邮城守军浴血守城,为我大明击败清虏立下大功,本王现将城内所有府兵改为正兵,归你统辖所有战死的府兵也当做正兵同等待之”

“谢王爷”阎应元声音有些激荡。

正兵的军饷和待遇远超过府兵,翟哲把那些府兵改为正兵,这种赏赐远比几两银子更得人心。而且,高邮城的正兵和府兵合一超过一万人,阎应元拿到统辖大权,离封将军一步之遥。

阎应元身后,李大庆抬起头偷看高台上的晋王。

前日高邮城形势危急时他奉命去扬州大营求援,后又孤身返回高邮城,誓与高邮城共存亡。今日见阎应元升官加爵,心中很不是滋味,果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因受反剃发令激,投笔从戎,入讲武堂后表现优异。高邮一战,让他见识了战争的冷酷无情,也明白战场不是军歌中唱的那般令人向往。

随后数日,诸将上报功劳,军中将士立功者各得奖赏。大将军主事,明军封赏便捷,赏银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到位,升官加爵立刻体现,李大庆升为军中协同守备。

扬州府的明军一分为二,逢勤协助大将军统管高邮行营,李志则率另一半兵马驻守扬州城。

军中杂事尚未处理完毕,南京提督金鼎送来密信。

应府兵丁在江面搜寻了三,水师在江道中捞出无数乌龟王八,太监张瑾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密信很厚,金鼎老老实实的请罪,把整个事件他所知道的信息详细记录其郑

翟哲看完后,心情异常烦躁。

隆武帝不老实,那个太监若是活着逃出去,不是去福建,就是去四川。

郑芝龙不足为惧,但是他现在有求于吴三桂。如果圣上的真有密诏传到吴三桂手中,镇西王未必敢起兵清君侧,但可以堂而皇之拒绝他出兵陕西的提议。

当然,他没有排除最差的局面——郑芝龙和吴三桂同谋起兵攻江南。真是如此,北伐之战暂时要停下来了。

他静思片刻,提笔手写一份文书。

“阉人张瑾身犯欺君之罪,畏罪潜逃,命南直隶、浙江和湖广诸府画像拘捕,有发现张瑾踪迹者,赏白银五十两

大将军府的传令兵快马加鞭把公文送到刑部,再由刑部往各地下巡捕文书,江南的风向标一日大变。翟哲深思熟虑,给内留了一份情面。

如果郑芝龙和吴三桂真被浆糊涂了脑子,他还需倚仗那些文官的力量。

六月初,缉捕张瑾的公告贴满各府县。

一条船队从南京出发,逆水而上。

中间是一座客船,礼部郎中张焕坐在船头,另有两艘水师战船护卫。

张焕是吴三桂的老相识了,他从柳随风的幕僚升任礼部郎中,升职都落在吴三桂身上。

六月初在长江中行船,只要不下雨,沿途景色能让人忘记旅途的疲乏

张焕怀中揣着一份封赏的圣旨,一份大将军的信件。临行前,他特意去请示柳随风,以免错会了大将军的意图。

吴三桂得知朝廷使者将来,命吴三荣出川相迎。

吴三荣引张焕入川,每到紧要处,他绘声绘色讲述张献忠在蜀中残忍无人性的行径,清兵在四川减丁造的杀戮。

吴三桂反正掌管四川不到一年,四川已经恢复了一些人气。

清虏入川推行剃发令,成都、江洲在屠刀下顺从,但各处起事的义军一直未绝。去年,吴三桂反正,朝廷派来钦差宣旨,义军随即解散,各归各地。

张焕一路听得明白,吴三荣此举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希望他能把四川的这些事传达给晋王。镇西王反正,不仅为国事,也解救川人于水火之郑

一行人入成都,张焕先拜祭武侯祠,再见镇西王吴三桂。

先宣告圣旨昭示朝廷赏赐,礼毕后,张焕把圣旨交到吴三桂手中,换了一副神色,拱手笑道:“王爷,别来无恙

“张使一路辛苦”吴三桂请张焕落座。

两人分宾主坐定,张焕好似换了身份,道:“去年清虏阿济格从陇西攻汉中,因时近寒冬,大将军仓促间无力发兵相救。今年大将军起兵攻江淮,取扬州,牵制清虏十几万大军,王爷为何不乘机攻汉中以收复失地?”

他怀中掏出一封信,道:“大将军听闻我要来四川,特在扬州城手书一封,快马送到南京,托我带给王爷。”

吴三桂双手接过信件,笑道:“四川距南京千里,我也是才听晋王正在攻打江淮。”这是很拙劣的托词。

“岳州将军左若去年冬为牵制清虏在南阳与勒柯浑激战半年,王爷应该有耳闻才对”

吴三桂笑容不退,问:“听扬州已下,不知晋王想把战事推行到哪一步?”

张焕想也不想,道:“京师”

吴三桂只是笑。

张焕话锋一转,问:“王爷知道晋王投入大明前的经历吗?”

“本王略有耳闻,晋王曾经在草原叱咤风云过”

“不错,那王爷是否知道漠南草原近期的变化?”

“你是察哈尔脱清吗?”吴三桂脸色未变,心中泛起波澜。他听了察哈尔大汗额哲在漠南草原起事,但他不知道晋王在这件事中起的作用。

张焕道:“晋王在草原时与蒙古大汗额哲近乎是结拜之交,若不是晋王鼓动,额哲怎会起兵反清”晋王不主动向他透露这些消息,他也不知道其中的内幕。

吴三桂不信。翟哲在草原时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与额哲成为结拜之交。

“按照额哲大汗与晋王的约定,额哲近日将攻入陕西,也许还会攻山西,或许进河南,下局势已经如此明朗,王爷手握重兵,难道只困守蜀地,任由清虏猖獗吗?”

吴三桂这次被惊吓到了。

额哲是蒙古的大汗,不是大明的臣子,更不是晋王的下属。什么结拜之交,更是用来哄孩听的玩意。翟哲已占据大明最富庶的土地,要是还有蒙古这个盟友,下的归属还有疑问吗?

他占据四川,封镇西王,进一步可独立割据,退一步也可以老老实实当大明的臣子。

“当真如此?”

张焕拱手,道:“使怎敢欺骗王爷”

吴三桂不解,道:“蒙古入陕西必经坚固的榆林卫,且陕西穷困,蒙古人无力攻取西安这样的大城,额哲怎会弃张家口取陕西?”

“因为晋王需要”张焕直言,“大明少骑兵,在中原与清虏对战极为吃力,晋王要打通西北通道,从草原贩运战马。”

晋王需要战马,额哲便会送马过来吗?吴三桂的脑子没这么简单。

蒙古与江南明廷相距千里,双方能达成这样的盟约,明额哲大汗与晋王翟哲之间信任度颇高。非结拜之交,但两人一定曾在草原建立了信任的基础。

“晋王有何吩咐,张使请直吧”

“汉中本是王爷的属地,晋王希望王爷能取回丢失的城池”

吴三桂苦笑,道:“非我不想,是我实在没这个能力,阿济格还在汉直

更新更快

“察哈尔蒙古攻陕西,左若会调集大军攻打南阳,阿济格在汉中坐不了多久,王爷到时候不要袖手旁观就好了

没有吴三桂的支持和配合,左若兵出襄阳很难造成威胁。吴三桂有数万骑兵,这是大明欠缺的机动力量。

“只要阿济格离开汉中,我一定会出兵”吴三桂当即表态。

“王爷收复汉中后,可不能就此止步”

,

喜欢夜明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夜明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逢晴日 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 九龙大陆 快穿之给绝嗣男主生宝宝 热血传奇之玛法寻真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噬天龙帝 北平判官,白日剃头夜开天灵! 我在菜市口斩妖除魔那些年 人族镇守使 头号新宠:最佳娇妻送上门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少年歌行十年之约 我为救校花而死,她重生后倒追我 离婚后,前夫雨夜跪地求我复婚 沧海龙腾录 极品邪医闯花都 赘婿 开局一扇门,全靠自己抢 重生的美丽人生
经典收藏 盛唐华章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我是刘坚 重生明末当皇帝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异世科技帝皇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综]被迫作死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我为唐帝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明末王侯 回到13世纪称王 内御直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三国之佣兵天下 小兕子驾到 年轻气盛八皇子
最近更新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农民将军 铁蹄哀明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陛下就是躺赢狗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夜明 不老的考拉 - 夜明txt下载 - 夜明最新章节 - 夜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