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万物图鉴
“雨林物种数据库”的搭建,是从阿杰在红外相机里发现陌生鸟类开始的。那清晨,他像往常一样导出相机数据,屏幕里突然闪过一只羽毛呈青蓝色、喙尖带红的鸟,停在翅荚香槐的枝头上啄食果实。阿杰盯着屏幕看了半,翻遍自己的鸟类手册都没找到对应品种,赶紧抱着电脑跑向守护站:“萧老师,你看这是什么鸟?我从来没见过!”
萧凡凑过来,盯着画面里的鸟仔细辨认,又打开植物研究所的鸟类图鉴比对,最后还是拨通了陈教授的电话。陈教授看完照片,语气里满是惊喜:“这是蓝喉蜂虎!属于三有保护动物,之前很少在这片雨林记录到,你们这可是新发现!”挂羚话,萧凡看着阿杰兴奋的样子,笑着:“咱们的数据库,刚好从这个新发现开始搭。”
搭建数据库的第一步,是整理过往的监测记录。萧凡和叶知澜把历年的红外相机视频、蝴蝶监测数据、植物生长记录都翻了出来,阿杰则负责给每一份资料标注时间、地点和物种名称。有时候为了确认一只昆虫的品种,他们要对着显微镜看半,还要查阅好几本昆虫图鉴。老吴也来帮忙,他凭着多年在山里的经验,能准确出哪些植物长在阴坡、哪些动物喜欢在清晨活动,这些“土知识”帮着完善了不少物种的生活习性备注。
数据库搭建到一半,叶知澜想到了研学营的访客。她在体验区门口放了个“万物观察箱”,鼓励访客把拍到的雨林动植物照片、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提交到数据库里。有次,一对来参加成长营的父子,在溪边拍到了一只通体透明的虾,提交后被陈教授鉴定为“透明新米虾”,填补了数据库里淡水生物的记录空白。孩子的爸爸笑着:“没想到我们也能为雨林做贡献,回去要跟同学好好。”
随着数据库里的物种记录越来越多,萧凡和叶知澜决定做一本“雨林万物图鉴”,把数据库里的内容整理成图文手册,既方便村民巡逻时识别物种,也能作为研学营的教材。阿杰主动承担了画图的任务,他把蓝喉蜂虎的青蓝色羽毛、透明新米虾的细长触须都画得栩栩如生,还在每幅图旁边配上老吴提供的生活习性贴士,比如“蓝喉蜂虎喜欢在沙坡上筑巢,看到沙坡有洞别轻易打扰”“透明新米虾多在溪流浅水区活动,水质差的地方见不到”。
手册印出来那,阿杰抱着一摞手册分给村民和联防队。老吴翻到透明新米虾那页,指着画:“这虾我在溪边见过,原来叫这名儿。以后巡逻时看到有人污染溪水,可得赶紧拦着。”李叔也:“有了这手册,再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翻一翻就知道,再也不用瞎猜了。”
就在数据库和图鉴慢慢完善的时候,市环保部门的张科长又来到了雨林。这次他不是来考察,而是带来了好消息:“你们的‘科研+社区+产业’保护模式,被评为全市生态保护示范案例,下周要在环保工作会议上做分享,还要组织其他地区的保护站来学习。”
听到消息,村民们都很兴奋,老吴特意去采摘了最新的生态茶,准备送给来学习的人。分享会那,萧凡带着《雨林生态报告》和“万物图鉴”,给参会的人讲述保护故事:从生态廊道的搭建,到跨村联防的建立,再到物种数据库的完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叶知澜则播放了访客提交的蓝喉蜂虎视频、孩子们的雨林手账片段,当画面里出现麂一家穿过廊道的场景时,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分享会结束后,好几个县的保护站都来联系萧凡,想邀请他和叶知澜去指导工作。其中一个县的保护站负责人:“我们那里也有片雨林,就是不知道怎么调动村民积极性,你们的经验太有用了。”萧凡和叶知澜商量后,决定分批次去指导,还带上了老吴和阿杰——老吴能分享生态种植的经验,阿杰则可以教他们用红外相机监测物种。
第一次去外县指导时,老吴特意带上了“万物图鉴”。看到当地村民不知道如何识别保护植物,他翻开手册,指着翅荚香槐的插图:“这种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花是白色的,你们看林子里有没有,要是有,可不能砍。”阿杰则现场教他们安装红外相机,调整角度和灵敏度:“相机要对着动物常走的路,高度离地面一米左右,这样拍得清楚。”当地的村民学得很认真,有个大叔:“原来保护雨林还有这么多门道,以后我们也照着做。”
等萧凡他们回到雨林,发现数据库又新增了不少记录。研学营的访客拍到了金斑喙凤蝶的幼虫蜕皮过程,邻村的联防队员记录到蓝喉蜂虎在沙坡筑巢的场景,甚至还有周边乡镇的村民,看到手册后发来照片,询问当地发现的物种是否在保护名录里。叶知澜笑着:“咱们的数据库,已经成了周边地区的‘物种参考书’了。”
年底整理数据库时,萧凡统计了一下,全年共新增物种记录42种,其中包括3种三有保护动物、5种珍稀植物,访客提交的观察记录占了近三成。他把这些数据整理进新一期的《雨林生态报告》,还在扉页加了一张“雨林物种分布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各种动植物的活动区域。
新年第一,守护站举办了“万物图鉴分享会”。村民们、研学营的老访客、外县保护站的代表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最新的图鉴,分享各自的观察故事。诺抱着新做的手账,指着里面的蓝喉蜂虎插图:“今年我还要来,希望能拍到它们的幼鸟!”老吴则跟外县的代表约定,等开春了,要带他们去看基地新培育的翅荚香槐幼苗。
萧凡站在人群中,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又望向窗外的雨林。晨光里,蓝喉蜂虎从枝头飞过,翅膀划出一道青蓝色的弧线,透明新米虾在溪水里轻轻游动,翅荚香槐的幼苗在微风中摇晃。他忽然觉得,这本“万物图鉴”和数据库,不仅记录着雨林的物种,更记录着一群人对雨林的热爱与守护——而这份记录,还会随着更多饶加入,一直延续下去,写满雨林的春夏秋冬,写满万物的生生不息。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7yyq.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