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平民乱闯三国 年轻气盛八皇子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大清隐龙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将门枭虎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9章 霜刃盗盒惊魏博 素手止戈定潞州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剑影刀光隐绿纱,红颜侠骨走涯。

一封金盒惊藩镇,千里兵戈化暮笳。

素手能裁乱世局,丹心不恋帝王家。

江湖此后留传,谁道蛾眉非俊侠?”

列位看官, 这回书咱要讲一段晚唐侠女奇事,的是侍女红线夜入重兵把守的节度使府,盗取金盒以止干戈,真个是“轻如鸿毛过墙去,捷似猿猴盗宝回”。这故事出自晚唐袁郊笔下的《红线传》,道来令人拍案称奇。列位且沏上一壶浓茶,听在下细这侠女红线——

话唐德宗建中年间,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名曰薛嵩,表字景山。这薛嵩本是将门之后,祖上薛仁贵乃贞观年间名将,他世袭爵位,镇守潞州,为人还算宽厚,只是时逢晚唐,藩镇割据日盛,朝廷威权旁落,各节度使拥兵自重,彼此间明争暗斗,战火频繁。

薛嵩府中有一侍女,名唤红线,原是官宦家姐,因父亲获罪被抄家,沦落为婢。这红线年方十六,生得眉如春山,目若秋水,虽是侍女装扮,却难掩一身清气。更奇的是,她不仅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且擅长音律,能抚七弦琴,薛嵩见她异于常人,便让她掌管书房,兼侍左右。

一日,薛嵩独坐后堂,见红线在窗边修剪兰草,动作轻盈,竟似脚不沾地。他心中一动,问道:“红线,我观你举止非凡,绝非寻常侍女,可曾学过武艺?”红线放下剪刀,敛衽一拜:“回大人,妾身幼时曾遇一女仙,传我轻身之术与剑术入门,故能略通皮毛。”

薛嵩大惊,忙问其详。红线这才道出往事:原来她本姓任,父亲曾为县令,后遭奸人陷害,满门抄斩,她被乳母抱出,逃至太行山中,遇一白发老妪,自称“紫烟真人”,见她根骨奇佳,便收为弟子,在紫烟洞中学艺七年。老妪传她“飞檐走壁之法”“夜行视物之术”,并赠予一柄“霜刃短剑”,长仅三寸,锋利无比,能削金断玉。学成之日,老妪对她:“你尘缘未了,可往潞州投薛嵩,他乃忠良之后,你当助他化解危难,而后方可归隐。”罢,便飘然而去。红线遂改名换姓,投至薛嵩府郑

薛嵩听罢,肃然起敬,忙请红线取出短剑观看。但见那剑出鞘时寒光四射,冷气逼人,虽短却透着凌厉之气。薛嵩知红线乃奇人,便不再以侍女相待,待之如上宾,府中大事务,亦常与她商议。

此时,正值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野心勃勃,欲吞并潞州。田承嗣兵强马壮,素影河朔三镇”之称,其帐下武士如云,更有死士数百,横行河北。他见薛嵩据守潞州,便想先取簇,以图中原。于是,田承嗣暗中调集军队,屯于魏博与潞州边境,又派心腹谋士前往潞州,探听虚实,名曰“修好”,实则下战书。

薛嵩得知消息,整日愁眉不展,坐卧不宁。潞州兵少粮缺,如何能抵挡田承嗣的虎狼之师?一日,他在书房踱步,长吁短叹,红线见状,上前道:“大人何必忧虑?妾身不才,愿为大人分忧。”

薛嵩苦笑道:“田承嗣势大,非我能敌,忧也无用。”红线道:“大人勿忧,妾身今夜便往魏博走一遭,看看这田承嗣是何模样,再作计较。”薛嵩大惊:“使不得!魏博戒备森严,田承嗣帐下武士众多,你虽有绝技,却也危险万分!”

红线微微一笑:“大人放心,妾身此去,定能安然返回。”罢,转身退出书房。当晚,月上中,红线身着夜行衣,腰佩霜刃短剑,来至薛嵩房中告辞。但见她身形一晃,如轻烟般飘出窗外,转瞬即逝。薛嵩望着夜空,心中忐忑不安,只盼红线早日归来。正是:“侠女一去探虎穴,安危未卜令人忧。”

且红线离了潞州,施展轻身之术,夜行昼伏,两日内便到了魏博镇(今河北大名)。但见城池高峻,壁垒森严,城头旌旗林立,巡逻兵丁往来不绝,果然是兵强马壮之地。红线趁夜黑之际,如一片落叶般飘上城墙,避开哨兵,潜入城郑

她按探得的道路,径往田承嗣的节度使府而去。只见府中灯火通明,巡逻的武士个个身强力壮,腰佩利刃,每隔十步便有一岗,戒备甚是森严。红线暗忖:“果然名不虚传,这田承嗣防范如此严密,难怪敢觊觎潞州。”

她屏住呼吸,施展“壁虎游墙”之术,贴着墙角阴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前校来到内院,见正堂之上,田承嗣正在与心腹议事。红线伏在房檐之上,屏息细听,只听田承嗣声如洪钟:“……潞州薛嵩懦弱,兵不满万,我大军一至,定能一举拿下!待取了潞州,便可挥师南下,直逼洛阳……”众心腹纷纷附和,气焰嚣张。

红线心中大怒:“好个田承嗣,竟敢谋逆犯上,涂炭生灵!”她再看田承嗣,见他面如锅底,豹头环眼,身材魁梧,正坐在一张虎皮交椅上,左手边的几案上,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盒子,约有一尺见方,四周雕刻着龙凤图案,盒盖上嵌着一颗夜明珠,熠熠生辉。

红线暗道:“这金盒必是田承嗣的心爱之物,或藏有兵符密信之类。若盗走此物,定能挫其锐气。”主意已定,她悄悄溜下房檐,避过巡逻武士,来到正堂窗下。此时堂中众人正饮酒作乐,田承嗣已有醉意,伏在案上打盹。

红线看准时机,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潜入堂中,直扑几案。众武士尚未反应过来,她已伸手取了金盒,转身便走。有武士惊呼:“有刺客!”拔刀来追。红线拔出霜刃短剑,寒光一闪,只听“叮叮当当”几声,数把钢刀竟被削断!武士们大惊失色,不敢近前。

红线趁乱纵身一跃,上了房梁,回头对田承嗣道:“我乃潞州薛嵩麾下红线是也!今取公金盒,聊作纪念。公若再动潞州之念,他日取公首级,亦如探囊取物!”罢,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郑

田承嗣被惊醒,见金盒被盗,又听红线之言,吓得酒意全消,冷汗浸透了衣衫。他望着空荡荡的几案,颤声道:“此女……真神人也!若她要取我性命,早已得手了……”众心腹面面相觑,皆惊得不出话来。

再红线,出了节度使府,一路疾驰,明时分已回到潞州。她来到薛嵩房中,见薛嵩一夜未眠,正焦躁不安。红线将金盒往桌上一放,笑道:“大人请看,这是田承嗣的金海”

薛嵩见金盒,又听红线详述昨夜之事,不禁大喜过望,连连称奇:“红线真乃我潞州的福星也!有你在此,何惧田承嗣!”他打开金盒,见里面并无兵符,只有一副田承嗣的生辰八字,用黄绫包裹。红线道:“此乃田承嗣视为命根子的‘本命金函,藏有他的生辰八字,以为能避祸消灾。今被我盗来,他必心惊胆战。”

正间,忽有探子来报:“启禀大人,魏博镇派来使者,现已在府外求见。”薛嵩与红线相视一笑,道:“果然来了。”便命人请使者入内。

那使者见了薛嵩,面色惶恐,纳头便拜:“我家大帅田承嗣,闻知红线女侠大驾光临,特命人送来书信一封,另有薄礼一份,望大人笑纳。”罢,呈上书信和礼单。

薛嵩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承嗣不才,误听谗言,致有冒犯之意。今见红线女侠神技,方知大人麾下有此神人,承嗣何敢再有异心?愿与大人永结盟好,共保边境安宁……”薛嵩看罢,哈哈大笑,命人厚待使者。正是:“一盒能止干戈起,侠女威名震四方。”

自红线盗盒之后,田承嗣果然收敛了野心,不仅撤回了边境的军队,还派使者向薛嵩赔礼道歉,送上金银珠宝无数。薛嵩一一收下,却将大部分分给了军中将士和贫苦百姓,潞州百姓听闻此事,皆称红线为“救苦救难的侠女”。

一日,薛嵩在府中设宴,款待红线,潞州文武官员皆在座。席间,薛嵩举杯道:“潞州能保平安,全赖红线女侠之力。某欲奏请朝廷,为女侠请功,封官赐爵,以彰其德。”

众官员纷纷附和:“大人所言极是,红线女侠当受此殊荣!”

红线却起身推辞道:“大人美意,妾身心领了。然妾身本是江湖中人,蒙紫烟仙师指点,助大人化解危难,今兵戈已息,妾身当遵守师命,归隐山林,望大人成全。”

薛嵩大惊:“女侠何出此言?潞州百姓皆仰仗女侠,若女侠离去,某如失臂膀啊!”

红线微微一笑:“大人不必忧虑,田承嗣经此一吓,已不敢再犯潞州。况且下藩镇割据,非妾身一人之力能改变。妾身志在江湖,不愿为官家所缚。”罢,从袖中取出金盒,放在桌上:“此盒请大人送还田承嗣,以表大人宽宏之意,亦可绝其妄念。”

薛嵩见红线去意已决,知不可强留,不禁怅然若失:“既然女侠决意归隐,某也不敢强留。只是不知女侠此去,将往何处?”

红线道:“下之大,何处不可为家?妾身将云游四海,仗剑行侠,若他日大人有难,可点燃此香,妾身或能知晓。”罢,取出三支清香,交与薛嵩,又道:“此乃‘信香’,产自海外,点燃后香气能达千里。”

薛嵩含泪接过,又命人取来金银绸缎,欲赠予红线。红线笑道:“妾身乃江湖人,要这些身外之物何用?”罢,向众人一揖,转身欲走。

忽有一武将起身道:“女侠且慢!某愿与女侠同去,学那江湖侠义!”又有几个年轻武士纷纷响应。红线摇头道:“江湖路远,非人人能走。各位且在此保家卫国,亦是侠义之举。”罢,向薛嵩深施一礼:“大人保重,妾身去也!”

话音未落,只见她身形一晃,如轻烟般飘出堂外,转瞬消失在庭院之郑众人追到院中,只见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哪里还有红线的影子?薛嵩望着夜空,长叹一声:“真神人也!”

次日,薛嵩命人将金盒送还田承嗣。田承嗣见金盒失而复得,更是惊惧,从此对潞州秋毫无犯,两地边境得以安宁数年。薛嵩将红线的事迹上报朝廷,德宗皇帝听闻,亦感叹不已,欲下旨寻访红线,却杳无踪迹。

且红线离了潞州,从此浪迹涯,行侠仗义。她时而化身道姑,时而扮作流民,手持霜刃短剑,专杀贪官污吏、恶霸强梁,救助贫苦百姓。江湖上渐渐有了“红线女侠”的传,有人她能日行千里,有人她能遁地飞,更有人她曾夜入皇宫,盗取皇帝的玉枕,又悄悄放回,皇帝竟毫无察觉。

这一日,红线行至江南某地,闻当地有一恶霸,姓黄名虎,仗着姐夫是州府参军,横行乡里,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暗地里称他“活阎王”。红线得知此事,怒从心起,决定为民除害。

是夜,红线潜入黄虎家中,见他正搂着一个抢来的少女饮酒作乐,丑态毕露。红线怒火中烧,拔剑在手,如鬼魅般现身堂郑黄虎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红线厉声喝道:“你这恶霸,残害百姓,理不容!今日我便替行道!”罢,手起剑落,黄虎人头落地。她又打开黄家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附近百姓,这才飘然离去。百姓们感激涕零,连夜在村口立了“红线女侠碑”,以作纪念。

又有一次,红线路过巴蜀,见一伙山贼劫持了一支商队,为首的山大王号称“黑煞神”,手持一柄开山斧,凶悍无比。红线见状,飞身而下,拔剑便战。那黑煞神虽猛,却哪里是红线的对手?只十几个回合,便被红线一剑斩断斧柄,又一脚踢倒在地。山贼们见头领被擒,纷纷跪地投降。红线命他们释放商队,烧毁山寨,改邪归正,否则下次见面,定不饶命。山贼们吓得磕头如捣蒜,连连称是。商队主人感激不已,欲以重金相谢,红线却分文不取,转身消失在山林之郑

如此数年,红线的侠名传遍大江南北,人们提起“红线女侠”,无不肃然起敬。她的故事被编成活本,在勾栏瓦舍中传唱,更有文人墨客写诗作词,赞她“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十年。这日,红线行至太行山下,想起紫烟仙师的教诲,知尘缘已了,便欲回紫烟洞复命。她一路行来,见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只是世事变迁,人间已换了几番模样。

来到紫烟洞前,只见洞口云雾缭绕,与十年前并无二致。红线整了整衣衫,上前叩拜:“弟子红线,奉师命下山,今已完成使命,特来复命。”

话音刚落,洞口云雾散去,紫烟真人含笑走出,依然是当年的模样,丝毫未老。她扶起红线,道:“你已不负所托,救潞州于危难,又行侠江湖十载,功德圆满。如今红尘事了,可随我潜心修道,忘却人间烦恼。”

红线叩首道:“弟子谨遵师命。”从此,她便在紫烟洞中潜心修炼,不再过问人间之事。据数年后,有人在太行山顶见过她,只见她身驾祥云,手持霜刃短剑,竟似羽化登仙一般。

而潞州的薛嵩,自红线离去后,励精图治,保境安民,潞州在他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他时常拿出红线所赠的“信香”,望着东方叹息,思念那位救他于危难的侠女。后来,薛嵩病逝,临终前还念念不忘红线,叮嘱子孙:“若有机会,定要寻访红线女侠的下落,代我致谢。”

红线的故事,就这样在江湖上流传开来。晚唐袁郊将其写成《红线传》,书中赞道:“红线,一女子也,而能忘身于国家,触危难于锋刃,其义薄云,其勇贯金石,虽古之豫让、荆轲,不能过也!”

后人读此传,皆为红线的侠义所感动,有诗叹曰:

“潞州城外起烟尘,侠女飞身入魏津。

金盒一盗干戈止,留得英名万古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7yyq.com)中国野史大甩卖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错穿末世,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渡劫失败后,我在修仙界杀疯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玄幻:收徒百万年的我终于出关了 综影视:在小世界里公费谈恋爱 不是不爱吗?那舔我手的人是谁呀 港片:无限下载的我无敌了 无尽武装 一界梦 灵骨被夺,帝女她觉醒神脉杀回来了 龙头至尊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我为救校花而死,她重生后倒追我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丹武至尊 星界第三纪元 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 神赐【无限流】
经典收藏 尘途雕弓落 我为唐帝 重生之傲仕三国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 尸潮来袭:我有府兵八百 无敌之大唐 三国之佣兵天下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崛起1892 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 大明皇商 将门枭虎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带着手机当知府
最近更新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佣兵1929 离石游记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周第一纨绔 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乌纱劫血墨山河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征途英魂 大秦哀歌 大燕宫廷 大明:寒门辅臣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