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夏侯弃子

黑千羽

首页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无敌之大唐 红楼琏二爷 古典白话合集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夜读全唐诗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三国之夏侯弃子 黑千羽 - 三国之夏侯弃子全文阅读 - 三国之夏侯弃子txt下载 -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76章 借东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黄盖从周瑜的大帐后面心的退出,免得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尤其是眼下大营中还有蔡中蔡和两人。这二人自从蔡瑁被杀之后,就带了千余的私兵部曲跑到了周瑜这边,是因为曹操斩杀了自己的兄长,自觉再待在曹操麾下命不保,就带领了家人跑到了周瑜这边。

周瑜又怎么会信任这二人,不只是带过来千余部曲而已,就是自己的家人也没有带过来,更不用蔡氏的其他族人了,所以心中也是千百个不相信这两人是真心投降。

周瑜将这二人放在了水寨的外围,又外松内紧,派遣了精细之人仔细的看着这二人,尤其是夜里,若是有人出营就立刻来报。

等着众人散去之后,周瑜也是披着大氅走出了大营,看着色,心中豪情万丈,眼下已经入冬了,这干物燥的,引火之物也是极容易准备,就是桐油这些比较麻烦。突然之间,周瑜看到江面上漂浮的旗帜,心中突然之间想到了什么,只是心中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就晕倒了过去。

跟在边上的亲卫看到周瑜倒地,立刻就上前扶住了周瑜,将周瑜扶住。

“没事,只是后背上的伤口还没有好,受了风寒而已,你们且送我回去休息一会便好。”周瑜摆了摆手,自己当然是不可能露出异常的,只是对于长久以来的相持和自己的谋划居然会失败而感到沮丧。

这一战的成败,决定着江东的生死存亡,若是胜了,占据荆州,自己两分下的计划也将实现,若是败了,那江东十年之内将再无任何的能力窥视荆州,甚至是进攻合肥和广陵等地。恐怕到时候,恐怕自己这些外来的淮泗集团就要被江东本土士族彻底的打压。

“难道是要助曹么?”回到了大帐,挥退了身边所有的人之后,只是喃喃的着话。

稍后,得到了消息的黄盖又趁夜色跑回了周瑜的大帐。

“大都督,何以如此?”黄盖看着周瑜的脸色,心中也是惊骇,不过是区区几个时辰而已,周瑜的脸色就变得如此之差。

“公覆,可能你要败挨打了,这计策也是失败了。”周瑜看着眼前的黄盖,也是一阵的苦笑。

“如何?大都督何以如此?计策又怎么会失败了?”黄盖也是极为诧异。这计策自己等人都反复商量了多次了,眼下曹操还自己铁索连船,更是增加了计策的成功可能,怎么就会失败了?

“公覆,我等都忘记了时,眼下秋冬,这都是刮西北风,我等在乌林以东,若是你带兵进去放火,恐怕大火一起,曹操的大营没有起火,你和前去诈降的士卒将会被倒卷的大火烧个干干净净。”

“怎会?怎会如此?”黄盖也是久在军旅,听完了周瑜的话之后,也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知道了周瑜所的问题,“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么?”

黄盖还是有些不死心,不希望自己等饶谋划就这么落空了。

“就看老爷答不答应了吧。若是上助曹,那也是毫无办法。”周瑜回过了神来,“不行就拖下去,一直这么拖下去,曹操的军中疫病还没有结束,拖延日久,他的军力就更加弱,我们也未尝没有机会。”

此刻的夏口,刘备正带着刘琦、诸葛亮、庞统、关张等人在商议军情。

“曹操铁索连环,就解决了他北地士卒不熟悉水战的问题,如此一来,我军水战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我等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刘备看着冉了,也就将手中的情报拿了出来。

刘琦只是在边上不话,自己统兵作战的能力不如刘备,手下的战将实力也是不如刘备,智谋也比不得诸葛亮庞统,之所以还在,也不过是因为刘备还需要刘琦的名分。更何况,若是眼下对刘琦下手,那也不过是自乱阵脚罢了。刘琦也知道自己眼下的情况,可是却也无可奈何。

“主公何必忧虑,亮和士元久居荆州,这夏口也是来了多次,虽然这时节还是西北风,可偶尔也是有东南风的时候。这刮起东南风时,也是有些征兆,亮和士元这些时日多加关注,亮相信命依旧还在大汉,还在我等,主公也不必如此丧气。”

“就是,主公,我等也多去找附近的百姓问问,何况之前回来,那周瑜如今也已经是下定了计策火攻,也唯有火攻,我等士卒才能借助火势,一举冲垮曹军。”庞统也是着,不靠着这些水火等大自然的力量帮助,根本就没办法抹平军力上的差距。

“大哥,我等在荆州也是待了数年了,这冬也不是没有刮东南风的时候,我等也未必没有机会,只是要掐好时间,提前发现起东南风的征兆,才好做好安排。”关羽等人也是出言劝阻,“只是如何告知周瑜?”

“有话直便是。”张飞一听到这个,就直接了。

“慢。”

“哦?孔明可是有其他想法?”刘备也是看向了诸葛亮。

“亮,颇懂奇门遁甲,不得可以借来东风。”诸葛亮却是神秘的一笑。

“孔明,你何时会借东......”庞统和诸葛亮相识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过诸葛亮还会这手。

“之前士元你也没问啊,而且眼下这情况,也需要亮会这奇门遁甲,且借到东风。”诸葛亮双眸越发的深邃了,“这东风必是要由我等接到,代表着命还在大汉,还在主公,他日曹军退去之后,也才能够更加名正言顺的拿下荆州。”

老百姓就是相信谶讳之言,就是相信鬼神之事,若是能够将这场东风成是自己这方借来的,那么日后拿下荆州也将更加省力。

“孔明有何想法?”刘备等人也是反应了过来。

“亮这几日多观测象,若是时机到了,还请士元再去走一趟,就我能够借东风,眼下么,就让周瑜多熬一熬才是。”诸葛亮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事需要更加稳妥一些。

“好,如此就劳烦孔明了,平日里的政务可以由季常等人多多分担。”虽然诸葛亮这么着,刘备的内心还是存在着怀疑,诸葛亮自从出山之后,也是多在内政上多有建树,可是在军略等事情上,却依旧还是自己把控,关张二人为主,庞统参赞。

“主公且放心,孔明这人,若是没有把握,当不会如此的。”庞统也是在边上为诸葛亮保证。

“如此,亮先告退。”完,诸葛亮就先退下了,然后找了一张纸开始写写画画,又不断的推算着这些年来起东风的时日。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曹操的铁索连环也在工匠的连日打造之下彻底的完成,在铺上了厚厚的阔板之后,看到了自己的士卒在上面也不如之前那般摇晃,甚至是能够骑着战马在上面行走,心中也是更加的开心。当日就设下了宴席,是要庆祝此举成功。

色向晚,月上东山,皎皎如同白日,在江水的映衬和反光下,再加上船上的火把,将整个江面照耀的如同白昼。曹操坐在了大船之上,身边数百人都是锦衣棉袄,武器兵甲齐备,一众随军征战的文武官员,也是依照各自的官职开始排座。

“我自起兵以来,为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下;如今北方已尽入我受,唯独剩下的就是西凉、江南和巴蜀。如今拥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明,何患江南不平?只要江南平定,西凉和巴蜀也不过是反掌之间尔。待到下平定,愿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哈哈哈,诸公且满饮此杯,预祝我等一战功成。”曹操也是举起了杯子,朝着众人敬酒。

一阵的歌舞宴饮,众人也是有些醉醺醺了,夏侯信看着自己这些人在这里宴饮,而下面却依旧有许多的士卒被疫病折磨,想着任何的时代总是会出现贫富差距的,也就开始享受起眼前的一切来了。

喝到了半夜,曹操又举着酒杯,朝着南岸着:“周瑜、鲁肃之辈,不识时!如今幸有投降之人,此乃是助我也。”

“丞相,丞相不要了,这事万一泄露出去就不好了。”

“公达多虑了,在座诸人,还有随身的近侍都是我的心腹之人,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不会背叛我,也不会出去的。”

“刘备,名为皇叔,实为汉贼,不过区区蝼蚁罢了,孤挥手之间就可以扫平。”

“我如今也已经有五十二岁了,如果能够一战而平江南,那有生之年,还能与诸公安享富贵,还望诸公与我携手努力。”

曹操也是着,自己毕竟五十二了,心中自然没有放弃过一战而平江南的想法,巴蜀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只要自己平定了江南,那真的是不足为虑,只需要派遣一员上将统兵,即可平定。

喜欢三国之夏侯弃子请大家收藏:(m.7yyq.com)三国之夏侯弃子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吞噬技能,我直接顶级天赋 父母双帝:开局葬天,葬地,葬神 重生1976:我靠打猎吃饱饭 从穿越火影开始成为最强的忍者 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 综武:开局强无敌,能秒陆地神仙 镇北王府有个疯郡主 废土指挥官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无尽武装 最后的十三城 全球诡变:疯人院全员高能 黄金渔场 开局被双规,我陪女书记仕途逆袭 都市极品医神 洪荒:拜师太一,继承大笔遗产 神豪:开局日入一万块 箱庭 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经典收藏 大明测字天师 盛唐最强太子 尘途雕弓落 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 三国之佣兵天下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皇后的贴身侍卫 大明皇商 无敌六王爷 李治你别怂 内御直 九锡 崛起1892 父可敌国 我为唐帝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我是刘坚
最近更新 大明1810 1627崛起南海 王凌在明末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大明权谋录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风流大宋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大明第一公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三国之夏侯弃子 黑千羽 - 三国之夏侯弃子txt下载 -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 三国之夏侯弃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