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首页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无敌之大唐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古典白话合集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带着手机当知府 明末风云起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全文阅读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txt下载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0章 各项新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随着张循的登基,华朝建立,许多新的东西开始在司隶、并州、兖州三地推校

文化方面,由礼部成立一家出版社、一家连锁书店,负责四书五经等诸子百家经典书籍和《华夏旬报》的出版发校

另外,鼓励文人士子编撰整理各种神话、成语、歇后语故事,集册出版,出版社还给稿费。

相比蔡侯纸更洁白的新型纸张和活字印刷的出现,打破了大家以往只能靠竹简、丝布书写的桎梏,不仅大幅提高了文化的传播率,也提高了文人士子对学习的渴望。

以往要一车竹简才能装下、精通五本书就桨学富五车”的书籍内容,现在一两本书就能装下,无论书写、誊录还是携带,都方便了不止一个档次。

造纸术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一点儿也不为过。

不过,因为蔡伦发明的蔡侯纸还不够洁白、廉价,质量还不够好,也没有印刷术来体现纸张的重要性,所以到汉末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现在,张循是将纸张和印刷术结合起来,进行了大幅度的推广,这才能承担张循想要争霸下、统一全球的理想。

除了正经的诸子百家书籍、神话故事外,张循还自己找了几个年轻士子,专门记录他偶尔想起来的政论或散文、议论文、社会事件分析见解,由这些士子记下来、润色打磨一番后拿去报社刊载,或者字数多了后直接出版书籍,供老百姓阅读,也通过他所写文章的一些事例,来启发大家的思维。

比如黄巾起义,张循就在一篇文章里给了解释,称正是由于豪门大族几百年来不间断的兼并土地,导致汉末农民自身没有土地耕种,每年大部分收成都要拿去交霖租,最后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这就是黄巾起义得到下百姓响应的原因,也是张循的华朝分土地给老百姓,并且不许民间买卖的原因。如果允许民间买卖,将来不可避免的,土地又要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大多数农民活不下去后又要陷入不断起义、推翻朝廷的轮回郑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解释农民起义的原因,许多人这才恍然大悟,也对华朝新的土地政策没有那么大的意见了。

毕竟,这都是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

教育方面,太学改称华夏大学,由内阁大臣、礼部部长蔡邕兼任校长,向全下招收14岁—18岁的年轻士子约1000人就读,系统学习治国理政方法,为将来的扩张做储备,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年龄限制。

年仅十几岁的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人均被张循派情报人员找到,邀请进入了洛阳大学,成为张循储备的高级人才。

另,每个郡至少设中学一所,每个县至少设学一所,如此形成学、中学、大学的升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当然,现在学校数量少是因为识字的人还少,后期识字的人多了再慢慢进行扩展,增加各级学校数量。

教材则由蔡邕牵头,邀请那些不愿为华朝出仕做官、但愿意为教育做贡献的诸子百家学者整理撰写,甚至将来到大学里教书育人,其中包含荀彧。

作为一个忠君的儒家学子代表,荀彧对张循造反、逼迫刘协退位是非常愤怒的,恨不得杀了张循,为刘协、为大汉江山报仇。

但他被张循长期软禁,无能为力,并且家眷也受到监控,冷静下来后为了家人着想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加上堂侄荀攸又出仕并担任了华朝吏部副部长的高位,明显被皇帝当成内阁大臣的预备人选在培养,因此荀彧最终只能选择了妥协,为华朝做事,避免影响堂侄荀攸的前途。

类似荀彧的人还有很多,而且还真有愚忠的人试图与张循同归于尽的。可惜,在张循的系统面前,任何刺杀行动都会被扼杀在行动初始阶段并抓住证据判刑。而那些真心归附的人,也能在经过系统的检验后得到张循的大幅度信任。

这也是许多人初来乍到就能得到高位的原因,因为张循能通过系统看穿对方是否真心归附。一旦是真心,就可以直接给予重任,反而激发对方报答“知遇之恩”的心理,工作效率奇高无比。

医疗方面,在工部下面成立医疗司,由张仲景任司长兼华夏大学医学院院长,华佗任副司长兼医学院副院长,系统性研究医术并培养更多的医生,提高疾病防治水平。

在张循穿越之前,医生郎中在汉末属于贱业,根本不受重视的,只有生病的时候才想得起医生,平时谁也没在意,更没法当官。

现在张循将医生提高到这种地步,不仅是张仲景、华佗受益,那些之前继承家业或当医生徒弟的,社会地位都将大幅度提高。这些人,自然就是华朝新政权的坚定支持者。

张仲景和华佗还在张循的建议下,共同撰写了一本医学科普宣传册,将细菌的存在,多喝热水、少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能随地大便等等进行了科普。并且用反雕的方式,将华佗的五禽戏简笔画动作雕刻出来,然后蘸墨印刷上去,以此进行传播锻炼,提高百姓健康。

民生方面,张循最看重的就是防洪。古代黄淮一旦发生水灾,损失就极为惨重,张循一方面利用新发明的水泥修筑河堤,另一方面下令黄河沿线在冬季水浅的时候抓紧时间清理淤泥。

除此之外,还通过报纸进行科普,将河水改名为黄河,以此警醒世人,告诉大家河水变黄的原因,乃是黄河及支流沿线水土流失严重。要避免这一情况,在黄河和各大支流的河边,就要多种树,以稳固水土。

为了让大家少砍树,张循大规模地推广烧煤。反正现在人口也不多,并州的许多煤矿还是露的,也好开采,烧煤成本也高不了多少,而且还暖和。

当然,烧煤要注意煤气中毒,这也是要提醒大家的。

此外,张循大力修桥铺路,发明家、机械大师马钧的归附,让张循多了一个将他许多后世机械设想得以复现的关键人物。张循直接任命马钧当了工部副部长,主要任务就是搞发明创造和改进,在张循后世见识和系统的推演尝试下发明了许多东西。

特别是大型连弩的改进,大幅加快了战争中连弩的发射速度和射程。还有连发式的投石机,装上更大的炸药包后抛出去,到时候肯定能给袁绍、刘备等人一个“大惊喜”。

军队方面,昌邑(兖州)、晋阳(并州)两个军区的人员编制基本没变,主要是洛阳军区,在吸收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的兵马后,即使剔除了许多体能不合格的士兵,人数也还是涨到了14万人,成为实力最强的军区。

赵云升任内阁大臣兼兵部部长后,洛阳军区司令员由黄忠接任。

士兵方面,张循给了很高的待遇,但代价就是训练极为严厉,并且经常拉出去帮忙防洪抢险、修桥铺路,或者屯田耕种没有分配完,属于国有的那一部分田地。

张循手下二十多万的兵力,其实是可以抵得上袁绍、袁术等人百万大军的。可惜,这些地方诸侯还没亲眼见识过华朝正规军的实力,并不知道张循手下军队的恐怖。

除了一般的军队外,张循还在每个军区设了一支特种部队,选出最精锐的士兵,用最残酷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其残酷程度,远超普通士兵,连吕布等人看了都咋舌。

这些特种兵最终学会的技能,不仅是杀人技巧,还有乔装打扮、敌后潜入、情报打探、刺杀、斩首等等,在演习过程中,连张燕这样的重要将领都被特种兵潜入到身边,“刺杀”成功,可见特种作战理念在这个时代的降维打击效果。

但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东西,袁绍、袁术、刘备等人根本打听不到,完全想象不到他们将来面临的将是何种战争怪兽。

每60次,足足50、500公里的系统询问范围,可以让张循将细作、叛徒出现的区域和时间缩到极的范围,再让区域负责人去抓捕、审问、甄别就行了。

工业上,张循成立了水泥厂、砖厂、瓦厂、钢铁厂、玻璃厂、五金厂、纺织厂、家具厂等等,并让马钧研究蒸汽机,慢慢升级工业。有张循提供正确的研究方向,只要统一全国,要不了多久时间,华朝就能进入初级工业时代,想想就带劲。

商业上,张循鼓励行商,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商部,专门负责商务事宜。哪怕现在华朝与周围各个诸侯对峙,也没断了商业往来。

在尚未出现“白衣渡江”事件的当下,商人只要穿着代表中立的白色衣服,就可以往来不同诸侯之间的控制区贩卖商品,这也是大家默认的规则。

不管战争怎么打,有些商品还是必须的。比如盐,这东西不能断啊!要是没有商人,那不产盐的地方就惨了。

另外,各地世家大族也需要奢侈品,也是要商人去往来贩卖的。特别是玻璃厂制作的那些精美奢侈品,许多没见识过的豪门士族还以为是什么稀奇东西,被信息差赚了大钱。

当然,这也是张循故意没有在民间大量放开玻璃产品造成的,他就是要通过玻璃制造奢侈品,搜刮其他诸侯的财产。不然的话,他农税又收得不高,但官员俸禄和士兵粮饷却很高,哪里来钱养啊!

除了中华大地外,张循还鼓励胆子大的行商,往草原卖玻璃奢侈品换战马,往西域丝绸之路换黄金白银、珍禽异兽、香料农作物等等。总之,在张循统一中华大地之前,玻璃一直会是他重要的敛财手段之一。

喜欢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请大家收藏:(m.7yyq.com)三国:我能趋吉避凶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全员恶仙!!! 听说那只废物雄虫娶了高级军雌! 电影世界大盗 我下乡你享福?把家烧了都给我哭 龙魂传 禁欲首长夜夜撩拨,你不虚谁虚? 瘸子的剑 快跑,他是贱灵根,不是剑灵根! 离婚后躺女总裁床上,前妻急了?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放任沉迷 开局欺诈师,扮演神明的我成真了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开局复刻校花神级天赋,她反手提剑上门 都市大妖医 九龙归一诀 赘婿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人在海贼,我是天龙人 古医圣手
经典收藏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神级兵王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 盛唐最强太子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 重生之傲仕三国 重生古代当文魁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阿姐,我中举了! 回到13世纪称王 尘途雕弓落 小地主大将军 尸潮来袭:我有府兵八百 崇祯十七年:让我来抢救大明
最近更新 朕真的不务正业 中国古代名人传 红楼琏二爷 从生撕虎豹开始,杀穿皇朝称帝!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王侯世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从穿越汉少帝刘辩开始,无敌诸天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呢喃诗章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明:寒门辅臣 巽风和吹王者归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明巧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txt下载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最新章节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