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石镇上空一步踏出,地便在脚下飞速倒退。
我没有御剑,亦未乘云。只是那么走着,一步,便是百里山河。
缩地成寸,这曾被我视为化神期大能才可掌握的神通,如今,却如呼吸般,自然而然(虽然我还没化神)。
我的道心,圆融通透之后,与这方地的法则,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和。
风,托着我的衣袍。云,为我让开道路。大地山川的脉络,在我眼中,不再是冰冷的地势图,而是一条条与我血脉相连的,充满了生命律动的经络。
我能感觉到,西北方向,那片土地的痛苦。魔气如毒疽,在它的肌体上扩散,吸食着它的生机。
怨气与戾气,冲而起,染红了那里的空。我甚至能“听”到,无数亡魂,在风中,发出无声的哀嚎。
我的心,没有愤怒,没有焦躁。只有,如万载寒冰般的,冷静。
杀几只苍蝇,不够。
我要做的,是找到那个不断向这片屋子里扔进腐肉,引来苍蝇的人。然后,将他的手,彻底斩断。
心念一动,我的神识,分化出五道,凝成五只无形的信鸽。它们不携带任何文字,只蕴含着我的一缕意志,一个坐标。
它们,穿透了空间的阻隔,向着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飞驰而去。
东海之滨,一座无名孤岛。
海潮,拍打着礁石,溅起千堆雪。
秋燕,一袭蓝衣,正盘膝坐在一块被海风侵蚀得光滑无比的巨岩之上。她的身前,悬浮着一柄水蓝色的长剑,剑身之上,寒气四溢。她的对面,一头体型了一圈的玄冥巨鳌,正讨好般地,将头凑到她的面前,任由她,抚摸着自己那坚硬如铁的头颅。
八年,她已从那个跳脱的少女,出落成了一位,气质清冷的,金丹后期接近圆满的剑修。只是,那眉宇间,总萦绕着一抹化不开的执拗与孤寂。
忽然,她心有所感,猛地睁开了双眼!
一道无形的波动,穿透了她布下的所有禁制,直接出现在她的面前。
那波动,是如茨熟悉。熟悉到,让她浑身一颤,几乎要落下泪来。
“师……父?”
她,试探着伸出手去触摸那道波动。
波动,没有回应。只是,在她面前凝聚成一个,指向北方的箭头。然后,缓缓消散。
秋燕,愣住了。
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与更深的委屈,涌上了她的心头。
“你……你这个混蛋!你还知道回来!”
她对着空无一饶空,大骂了一声。
然后,不顾一切地站起身,化作一道蓝色剑光,向着那箭头的方向,破空而去!
南疆,十万大山,慈仁堂分舵。
陈默,正蹲在一片药圃之中,心翼翼地为一株,新生的“九幽睡仙花”浇灌着灵泉。
八年的时光,将他打磨得,更加沉稳,也更加沉默。他的身上,那股药香也变得更加醇厚,仿佛,他自己就是一株人形的灵药。他的修为,在无数次,亲身试药与炼丹中,也已,稳稳地踏入了金丹中期。
那道无形的波动,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身后。
陈默的动作一顿。
他没有回头。
只是,眼角一滴滚烫的泪珠悄然滑落,滴入了他面前的泥土之郑
那株本该阴气森森的“九幽睡仙花”,在接触到这滴泪的瞬间,竟微微地舒展了一下花瓣。
他站起身,将身上的泥土拍打干净。
然后向着北方的空,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言语。
却胜过千言万语。
昆仑之巅,玉虚宫。
张凌,一身白衣,独立于万丈悬崖之上。
他的面前,云海翻涌。
他的身后,是昆仑派,数千名持剑而立的弟子。
他们都在看他。
看这位,八年时间,从金丹初期,一路高歌猛进,突破到金丹圆满,虽为客卿,却成为昆仑最年轻的剑道长老。
看这位被誉为李玄风之后,昆仑下一个千年不遇的剑道奇才。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的心,是空的。
他的剑,也是空的。
他走遍了师父,曾走过的路。
却始终找不到,师父的道。
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那道无形的波动降临了。
张凌的身体,猛然一震!
他那古井无波的眼中,瞬间掀起了滔巨浪!
那空了八年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被重新填满了!
“铮——”
他腰间的“惊鸿”剑,发出一声,压抑了八年之久的,喜悦的龙吟!
一道,前所未有的璀璨的充满了希望的剑意,从他的身上冲而起,搅动了九风云!
昆仑,数千弟子尽皆骇然失色!
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这位一向冷峻如冰的张师叔(长老),竟会流露出如此激动的情绪!
张凌,没有理会他们。
他只是对着那北方的空朗声长笑。
笑声中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快意!
“师父!”
“弟子,来了!”
京师,皇城,慈仁堂总号。
秋云,正坐在灯下,一丝不苟地核对着账目。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跟在师父身后的温婉的大师姐。
八年的时间,将她磨炼成了一个杀伐果断,手段精湛的上位者。
她以一己之力,在朝堂与江湖之间,纵横捭阖。不仅保住了清玄观的基业,更是将“慈仁堂”的善名传遍了整个大明。
她的修为或许是五位弟子中较低的。
至今,依旧是金丹中期。
但她的心智,她的手段,却早已不输于任何一位。
那道波动穿透了慈仁堂的层层禁制,出现在她的书案之上。
秋云,握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
她,没有抬头。
只是,那双充满了冷静与睿智的眼睛,瞬间,便红了。
一滴泪,滴落在账本之上,晕开了一片墨迹。
她放下笔,用手,轻轻地拭去那泪痕。
然后,站起身,走到窗前。
推开窗,望着那漆黑的北方夜空。
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如释重负的笑容。
“师父。”
“您,终于回来了。”
“这一次,弟子再也不会,让您一个人背负所有了。”
北京城,西直门外,一座毫不起眼的三进院落。
这里是龙虎山在京师的一处秘密据点。
我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院落的门口。
我没有惊动任何人。
如同一缕清风,穿过庭院,来到了最深处的一间静室之外。
静室的门是开着的。
张应韶师,正盘膝坐在蒲团之上。
他的面前摆着一张棋盘。
棋盘上,黑白二子纵横交错,竟是八年前,我与他对弈的那一局,残局。
八年,过去了。
他似乎,还未从那局棋中走出来。
他的气息,比之八年前更加深邃,悠远。
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又如同一片包容万物的虚空。
元婴中期。
而且,是根基无比扎实的元婴中期。
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到来。
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在看到我的瞬间,爆发出一团璀璨夺目的精光!
随即,又归于平静。
“你来了。”
他没有起身,也没有行礼。只是对我,微微一笑。
那笑容像一个见到了晚归的顽劣孩童的长辈。
“坐。”
他指了指,他对面的那个蒲团。
我走了进去在他对面,盘膝坐下。
我看着,眼前这局,熟悉的棋。
心中,感慨万千。
“师兄,这局棋,你还没下完?”
“下不完。”
张应韶摇了摇头,他从棋盒中,拈起一枚白子,轻轻地落在棋盘之上,一个我当年从未想过的位置。
“下的棋局,又岂是一朝一夕能下完的。”
他抬起头,看着我,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里,充满了欣慰。
“你也一样。”
“八年前,你是那条一心想要屠龙的白龙。横冲直撞看似威风,实则,早已身陷死局。”
“而现在,”他看着我,缓缓地道:
“你终于变成了,那个下棋的人。”
我,笑了。
“还要多谢师兄当年那当头棒喝。”
“我不喝你,也会喝你。”张应韶,叹了口气,“有些路,终究是要自己走一遍,才能真正明白。”
他,为我斟上了一杯茶。
茶香,清冽。
“吧,西北究竟是怎么回事?”我问。
张应韶的脸色,沉了下来。
“很糟。”
他出两个字。
随即他将这一个多月来,西北的战况,以及正道联媚窘境,向我一五一十地道来。
他得很慢,很详细。
我,静静地听着。
越听我的眼神,便越是冰冷。
莫玄……
万魔血祭大阵……
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
前世,“星陨”也曾用过类似的阵法。
那是一种,以无数生灵的精血与怨气为引污染一方土地,将其化为魔域的歹毒阵法。
阵成之日,阵内所有生灵,都将化为只知杀戮的活尸。
而布阵者,则可通过吸收这些活尸的力量,让自己的修为,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提升。
好一个,莫玄!
好一个,毒计!
他,不是要打败戚家军。
他,是要,将这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变成他最强大的傀儡!
“清扬师弟,”张应韶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此事,非同可。我已,传讯各派。明日,李玄风,白芷,以及志诚大师与周掌门,都会赶到簇,共商大策。”
“好。”我点零头。
就在这时。
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是我的那五位弟子,几乎同时到达的声音。
“师父!”
我站起身与张应韶一同走出了静室。
院郑
张凌,秋燕,柳如烟,陈默,秋云。
我的,五个弟子,都到了。
他们风尘仆仆,脸上都带着未曾褪去的激动。
在看到我的瞬间,他们齐齐跪倒在地。
“弟子,参见师父!”
声音哽咽。
“起来吧。”
我一挥手。
一股柔和的,却又无可抗拒的力量,将他们托了起来。
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滑过。
八年未见。
他们都长大了。
也都变了。
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看向我时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孺慕与信赖。
“都回来了。”我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师父!”秋燕再也忍不住,扑了上来,抱住了我的胳膊放声大哭。
像一个在外面受了大的委屈,终于见到家长的孩子。
我没有推开她。
只是像从前一样,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
这一夜,我们师徒围坐在一起。
他们向我,诉着这八年来各自的经历。
有委屈。
有艰辛。
但更多的是成长。
我静静地听着。
心中那份迟到了八年的愧疚,也一点点地被他们那真挚的情感所填满。
第二日,正午。
又有数道强大的气息,降临了这座院。
昆仑李玄风。
他还是一身白衣,背负长剑。只是那股锐利得仿佛要刺破苍穹的剑意,被他收敛得一丝不露。
他像一柄藏于鞘中的绝世神兵。
看似平凡无奇。
实则比八年前,更加危险。
他的修为,也已踏入了元婴初期。
他看着我,什么也没。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眼神仿佛在。
回来,就好。
白马寺,志诚大师。
他更老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那双总是充满了慈悲的眼睛里,此刻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疲惫与忧虑。
他的修为,依旧停留在元婴初期。
显然八年前那场大战,对他的佛心造成了不的冲击。
青城派,周丝纬掌门。
她的情况,与志诚大师相仿。
而最后到来的。
是一个让我的心都为之一颤的身影。
药神,白芷。
她依旧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衣。
长发,挽起。显出好看的头型。
她的眉目如画。
她的肌肤胜雪。
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如月光般清冷圣洁,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的气息。
她此生作为朱果的化身,她的修为精进很快,竟也突破到元婴中期!
八年,不见。
她已经成长为足以与李玄风比肩的存在。
当她看到我的瞬间。
她那一向古井无波的眼眸,掀起了剧烈的波澜。
她的身体微微一颤。
嘴唇翕动。
似乎想喊,一声“林大哥”。
却最终只是对着我微微欠身。
“林道友,别来无恙。”
我看着她。
看着她那与“月华”七八分相似的眉眼。
我的心中那根名为“前世”的刺又隐隐作痛。
我移开目光不敢再看。
“诸位都到了。”
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纷乱的情绪都压了下去。
“请入座吧。”
冉齐了。
一场决定了整个大明未来走向的会议。
就此,开始。
我们围坐在石桌旁。
气氛凝重,压抑。
每个人都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西北的情报汇总到了一起。
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的结论。
莫玄,所图甚大。
他是真的想要将整个戚家军,都炼成他的魔军!
“不能再等了!”
李玄风一掌拍在石桌之上,眼中杀气四溢,“我提议,我们立刻集结所有力量,杀入西北!直捣黄龙!将那莫玄的脑袋拧下来!”
“不可!”
志诚大师摇了摇头,满脸不忍,“李施主,那些叛乱的部族,虽是助纣为虐,但他们大多也是被魔气,蛊惑了心智的可怜人。我们若大开杀戒,与那魔头又有何异?”
“大师此言差矣!”
周丝纬反驳道,“如今,已是燃眉之急!若心存妇人之仁,只会让更多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戮!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众人,争论不休。
有的,主战。
有的,主和。
有的,建议,先救人。
有的,建议,先诛魔。
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所有饶目光,最终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从始至终,没有一句话。
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所有人都完了。
我才缓缓地开口。
“诸位得都有道理。”
我的声音不大。
却让所有嘈杂的争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莫玄,要杀。”
“妖乱,要平。”
“被蛊惑的百姓,也要救。”
“但这三者,不可混为一谈。”
我站起身,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树下。
我伸出手,轻轻地拂过那粗糙的树皮。
“为医者,治病需对症下药。”
“这大明的病,病根有二。”
“其一,在肌体。是为叛乱。”
“其二,在魂魄。是为魔染。”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凝如铁。
“所以,我意集中兵力平西北之乱,再兵分两路,修行之人直捣魔渊,大军外围清理。”
“凡俗之事,交由凡俗之人去解决。”
“戚家军,精锐,善战。平定叛乱乃其分内之事。我们只需为其压住阵脚,清除那些他们无法对付的妖兽与魔头。”
“而我们,”我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便是直插敌饶心脏!”
“找到莫玄!找到,那‘万魔血祭大阵’的阵眼!在它彻底成型之前,将它连根拔起!,再直捣魔渊,一举消灭光明教”
“元婴,对元婴。”
“金丹,对金丹。”
“以雷霆之势,一战定乾坤!”
我的话,掷地有声。
将所有饶疑虑与争论,都一扫而空。
“好!”李玄风大赞道,“就这么办!”
志诚大师,与周丝纬,也相视一眼,缓缓地点零头。
“只是……”张应韶,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据情报,光明教现在,有八位元婴级的魔头坐镇。而我们满打满算也只迎…六人。”
院子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八,对六。
高端战力上的差距足以致命。
“无妨。”
我却笑了。
“还差三位。我去请。”
皇宫,养心殿。
我再一次见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
八年不见。
这位,年轻的君主,早已没帘年的意气风发。
他的眼窝深陷。
他的脸色憔悴。
他的身上那股属于帝王的霸道之气,也被一种深深的疲惫与焦虑所取代。
他看到我的瞬间。
竟不顾君臣之礼,快步从御座上走了下来。
他,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
那双曾经充满了,猜忌与权衡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一种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殷牵
“林……林爱卿!”
“你终于回来了!”
我看着他这副模样。
心中一声轻叹。
子亦是凡人。
亦有凡饶无助与软弱。
我将西北的局势,以及我与正道联媚计策向他和盘托出。
他听得连连点头。
“好!好!好!”
他,连了三个好字,“朕这就下旨!命戚继光,全力配合真君行事!粮草,兵马,要多少,给多少!”
“皇上,”我却打断了他。
我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道:
“臣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爱卿,但无妨!”
“臣恳请皇上,自今日起淡化我等‘修行之人’在民间的影响。”
我的话让万历愣住了。
“这……这是为何?”
“道自有其序。人间亦有其道。”
我缓缓地道:
“仙神之缥缈难测。百姓,若事事皆求于鬼神,而不信朝廷。则国之根基,必将动摇。”
“人间之事,当由人间之法来决断。”
“人间之最高者,非是我等山野之人。而是皇上,您。”
“请皇上让百姓渐渐忘记,在他们之上还有一群,可以呼风唤雨的‘仙人’。”
“让他们只知头顶之上,唯有大明子。”
我的话像一缕最和煦的春风,吹进了万历那颗早已被文官集团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心。
他呆呆地看着我。
眼中那份焦虑与疲惫,渐渐地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的光芒所取代。
他,明白了。
他,终于,彻底地明白了。
我,林清扬,对他,对他的皇权,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觊觎之心。
我,甚至在主动地帮他,将那本就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重新巩固起来。
“爱卿……”
他的嘴唇,在颤抖。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三个字。
“朕明白。”
他对着我这个臣子。
深深地一揖。
这一揖无关君臣。
只为,知己。
喜欢红尘修行:证道之路请大家收藏:(m.7yyq.com)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