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首页 >> 大明求生记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奋斗在沙俄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明末风云起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主要是因为朱见深从的经历,时不保夕担惊受怕,所以才会迷恋上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万贵妃,总觉自身不安全。随即就建立了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

就是这一年,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与其父杨泰暴横乡里,惨害人命,被冯俊追捕,于是入京行贿,当时这个案子并不是西厂受理的,但杨晔看到了汪直的崛起,想多拜一尊菩萨,便通过别人向汪直行贿。汪直得到消息后,正式涉入此案,这不是瞌睡遇到枕头吗?西厂刚成立正好把此案用来立威,立即令人逮捕杨氏父子,关进西厂监狱严刑拷问,供出了实情,并牵连出许多朝臣,份量还都不轻。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

汪直可不管你什么杨家牛家,立刻派韦瑛直接闯入窝藏犯杨士伟家,将杨晔逮捕归案。经过刑讯之后,杨晔认罪。朱见深震怒,立刻派太监钱喜和韦瑛一起到福建将杨家抄家,并把杨泰及家中男女百余口一起押送京城。

经过漫长而严酷的审讯,杨晔不堪重负,死于狱郑杨泰判依律处斩。杨仕伟降调台州府通牛董序降调河间府通牛杨泰堂弟中书舍人杨仕儆,降调惠州卫经历。犯受贿罪的锦衣卫百户高崇死于狱中,刑部主事王应奎发边卫充军。

朱见深这一次对杨家从重从快的打击,主要是想加重皇权,自己设立个西厂已经被这些文官喷的“狗血淋头”,上奏折,要求裁撤西厂,对杨家的处理不但令整个文官集团深感震惊,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愤怒。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西厂汪直。 杨荣是文官集团的领军人物,多年来门生故吏遍布下,处理杨家,也就是在打这些饶脸。是可忍熟不可忍!经过一个月的串联策划,文官集团开始发难。 内阁首辅商辂等人上疏,言西厂“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并联合六部九卿请罢西厂。

内阁大学士商辂,学士万安、刘珝、刘吉联名上奏。在这份奏章里面,文官们对此事的反应是这样的:“内外文武重臣,托之为股肱心膂者也,皆不安于位。百司庶府之官,资之以建政立事者也,皆不安于职。”这是对皇帝赤裸裸的威胁,表示你这样的行为,我们百官非常不满。随后在长篇大论描述西厂的恶行之后,文官们接着抛出一记严厉的警告:“不然此风日长,众口嗷嗷。国之安危,未可知矣。”

朱见深在收到奏本之后立刻察觉到其中的危险信号,派司礼监太监怀恩质问四人:“朝廷用汪直缉访奸弊,有何坏事?尔等遽如此,是谁先主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怀恩和文官集团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是一伙的,私下统一口供回复皇帝是四个人“同一主意,谁独为先?”四人中商辂是前朝老臣,万安、刘珝、刘吉三人则是成化皇帝做皇太子时候的身边旧人。对于这三人也一起反对自己,朱见深在震惊之余,知道现在不是和文官集团正面冲突的时候。于是他立刻改口:“卿等所言良是。汪直坏事,朕实不知。今便革去西厂,散遣官校,卿等各安心办事。”

第二,兵部尚书项忠又会诸部院大臣一同上奏逼宫,朱见深将奏章留中不报,但却迫不得已解散了西厂。汪直退还本监,韦瑛调于边卫差操。在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中,朱见深虽然失败,但并不甘心。很快又手诏调锦衣卫副千户吴绶于镇抚司问刑。当时西厂虽然革罢,但是汪直在皇帝的授意下仍然没有停止探听外界的消息。而吴绶因为“颇通文移,善词翰”,被选中作为汪直的副手。

项忠是正统七年考中进士,授予刑部主事职,晋升为员外郎。跟随明英宗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瓦剌人命令项忠养马,项忠承军不注意挟持二匹马往南奔逃。马跑不动了,项忠弃马,光脚徒步走了七七夜,才到达宣府。

顺初年,任陕西巡察使。

成化元年七月,鞑靼毛里孩扰榆林,八月扰延绥,项忠与彰武伯杨信合力抵御,大败。毛里孩深入六州县,掳掠而去,兵部为此劾项忠,但得到朱见深原宥。

成化四年,满俊反叛,满俊又名满四,满俊的祖先巴丹,自明朝初年率领部属归附朝廷,世代统领千户的游牧部落。沿用过去俗规,无捐税徭役。其地在开城县的固原里,接着边境。满俊蛮横,向来收藏坏攘贼,常出边境抢掠。恰好有官司牵连满俊,有关部门追踪来到他的家,多方索求,满俊发怒,于是煽动部众作乱。

守臣派遣满俊侄子指挥满王寿前往捉拿。满俊杀掉满王寿的随从,劫持满王寿反叛,进入石城据守。

石城,即唐代吐番石堡。城非常险固,没有数万人是不能攻磕。山上有城墙栅栏,四面峭壁,里面开凿五口石井用以贮水,只有一条路可以上。满俊自称招贤王,有兵四千。都指挥邢度与满俊交战,被打败。不到二个月,满俊众至二万,关中震动。

朝廷就命项忠为总督军务,与监督军务太监刘祥、总兵官都督刘玉率领京营以及陕西四镇的军队讨伐满俊。军队还未行,而巡抚陈价等先以三万军队前往讨伐,结果被打得大败。满俊军队借助缴获的官军器械铠甲,声势更加嚣张。

朝廷中商议要增兵,项忠考虑到京师的军队脆弱不能依靠,而且再派遣大将则扰乱军队的统一指挥,因而向朱见深报告:“臣等调兵三万三千余人,足以灭贼。现在深秋野地寒冷,如果再调其他军队,恐怕来回需要时间,贼得以远逃。况且边兵不能久留,增兵不便。”大学士彭时、商辂表示赞同,京军也就没有派遣。

石城尚未攻下,气十分寒冷,士兵非常疲乏,项忠担心叛贼突围逃走,乘河水结冰过河与河套敌寇汇合,就日夜准备进攻的器具,经历了大三百多战。彭时、商辂深信项忠能够打败叛贼,如果项忠三万多正规军还打不败满俊的乌合之众,那就真的无语了,所以项忠采取了围而骚扰的战术,打了大半年,项忠终于消灭了叛贼。因为战功,升为右都御史,与林聪协同主管院事。

成化元年三月,荆襄流民首领刘通(号刘千斤)联合石龙(号石和尚)、刘长子等,在房县大木厂立黄旗聚众起义,称汉王,国号汉,年号德胜,攻略襄、邓,屡败官军。

朝廷派工部尚书白圭为提督湖广军务、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会合湖广总兵李震、河南巡抚王恕入山进讨。次年闰三月,刘通兵败被擒,死于京师。十月,刘长子、石龙被俘。起义失败,白圭在流民中推行强制附籍与发还原籍的政策,导致成化六年刘通余部李原(号李胡子)与王洪、王彪为首的流民第二次起义。

李原称太平王,攻掠南漳、内乡、渭南一带,流民归附者近百万。 成化六年冬,朝廷下诏书任项忠为总督军务,与湖广总兵官李震一同征讨李原,项忠上奏章请调永顺、保靖士兵。而先分兵守住各要害部位,到处竖立旗帜配备钲鼓,派人进山招降,流民返回家乡的有四十余万,王彪也被擒获。这时白圭任兵部尚书,他派锦衣百户吴辅助参将王信的军队,吴辅企图窃取战功,不希望叛贼瓦解,放出流言,白圭相信了,停止增调士兵。

项忠上疏争辩,并且弹劾吴辅的罪行,皇帝因此召吴辅回来,而且批准原调兵计划。加起来二十五万,分八路进逼,流民归来的又有几万。贼潜伏在山栅,伺机出来掠劫。项忠命令副使余洵、都指挥李振攻打,在竹山两军相遇,溪水上涨,乘贼渡河过了一半发起截击,擒获李原、王洪等,贼被溺死很多。项忠将军队转移到竹山,捕捉余孽,又招来流民五十万,斩首六百四十,俘获八百多敌人,家眷人口三万余人。每户选一男丁,守卫湖广边境,其余的回归原籍分田耕种。项忠上疏陈述善后十件事,朝廷全都批准实校

项忠采用驱杀稳定了荆襄流民,一律逼迫驱逐。如不走,就杀掉。流民中有自洪武年间就自外地迁来,已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也在被遣返郑守边的流民乘船途中病死很多。给事中梁王景趁着朝廷因为星相变化广开言路之机,弹劾项忠胡乱杀人,白圭也流民已经立业的,应随所在地落户籍,又驳斥项忠所报功的等次互相矛盾,朱见深认为荆襄流民是朝廷大患,项忠平定了就是功劳,升项忠为左都御史,荫庇儿子项绶为锦衣千户,对诸将按级别记录功劳。

成化八年,朝廷召项忠回来,与李宾协掌院事。过两年拜为刑部尚书,不久代替白圭为兵部尚书。?

喜欢大明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大明求生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神赐【无限流】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灵魂传承者 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黄金渔场 全员恶仙!!! 极品邪医闯花都 随波逐流之冷门文抄公 只想亏钱:奈何遇到一群老六员工 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豪门老祖宗?!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赘婿 诡异入侵 僵尸:暴马小玲,封神吓懵九叔 末世召唤狂潮 边军悍卒 综武:开局强无敌,能秒陆地神仙
经典收藏 红楼,庶子涅磐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三国之佣兵天下 封王大汉 带着手机当知府 皇后的贴身侍卫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将门枭虎 小兕子驾到 三国之匡扶天下 史上最强太子爷 无敌之大唐 懒散初唐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我是武大请叫我司令 重生明末当皇帝 平民乱闯三国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汉末之海上霸业
最近更新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李淳风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大周九皇子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红楼琏二爷 我,大楚最狂太子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小神禹月初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立渊传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