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首页 >> 大明求生记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年轻气盛八皇子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奋斗在嘉靖年间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 明末风云起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朝的鸡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随着大量人口的汇集,加上乌梁尔海的粮食种植的提升,连续几年的丰收,就顺应着畜牧业的随之爆发,首先是牛羊圈养的数目增长,而圈养业就是从平安府的农庄传播开来的,原因是成化年间西北的畜牧大多都是放养的,从来不考虑采用圈养,因为圈养需要更多的劳力去收集牧草,而随着农业种植的爆发,大量的红薯藤蔓,玉米、高粱秸秆及米水稻的草料正好弥补了牛、羊、猪等牲畜的需求,在家养方面,就数鸡、鸭、鹅最为普遍,平安府农庄及养殖场大量养殖了这些家畜,特别是鸡、鸭的密集养殖产生了在明朝最为精贵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禽蛋,在明朝成化年间为例,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的话,一斤鸡蛋的价值大概能换50斤大米。

鸡蛋大概8个一斤,以每人每吃一斤大米来计算,一个鸡蛋的价值大概能值普通人一周的大米钱,可见多么珍贵。到养鸡场,一般人都会想到一个很房间里,一排排集中起来养很多鸡,其实这是现代先进技术,而在古代所有鸡都是散养的,产量很有限,现代人吃麦都喜欢去壳,而那些去掉的壳则是畜牧业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非常廉价。古代并没有这种先进的脱壳设备,都是连壳一起磨碎了吃的,也就现在所的全麦。所以鸡吃的也都是普通人一样的粮食,在古代一般人家里连人都吃不饱,哪里有闲粮喂鸡?

所以养鸡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而且没有使用激素催生鸡蛋的鸡,产量也很低,鸡蛋是非常贵。所以平安府的养殖场也没有这种现代激素催生技术,养殖也是以放养为主,只不过把一定只数的鸡围一块地,圈养起来,定时投入草料食物,鸡、鸭的饲料来源大量的草料及养殖鱼的各种鱼虾,产蛋虽然不高,可顶不住数量庞大,除了能获得肉食外就是鸡蛋了,鸭子也是一样,这些大量的蛋类为了储存不坏,除了鲜蛋外就大量地做成了咸蛋、皮蛋、酒槽蛋、茶叶蛋等。

古代鸡蛋昂贵是有原因的,章子俊曾看到过《清史》中的记载,光绪皇帝特别喜欢吃鸡蛋,他每早上和中午都要吃两个鸡蛋,一共是四个鸡蛋。有一次光绪帝在吃鸡蛋的时候就询问他的老师翁同龢,“鸡蛋如此昂贵的食物,老师可有吃过。“翁同龢是个明白人,转念一想就答道,”我曾经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过鸡蛋,但是平时那是万万没有机会吃这等珍贵之物。

光绪帝的爷爷也就是道光帝对鸡蛋更是视若珍宝,平时连吃都不舍得吃,只在偶尔嘴馋的时候吃上几个。有一个道光帝就问一个大臣曹振镛,”你家每个月吃鸡蛋要花费多少银两?“曹振镛十分机灵,于是撒了一个谎,他答道,“我自幼患上了一种怪病,这种怪病最忌讳的就是鸡蛋,所以我从来都没有吃过鸡蛋。\"

古代鸡蛋贵不是因为真的很贵,而是在保鲜上,鸡蛋不能长久保存,又不能长途运输,所以往往在乡下有几亩田地的地主能自家养一只母鸡所产的蛋,只能自家享用,或是就近拿到集市上贩卖,虽然鸡蛋贵也就是几文钱一个,而到了京城这种地方,市场中的鸡蛋就很贵,若是皇宫采购的话,到流入到宫中,那价格至少涨了数百倍,这一道采购链,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多少饶衣食生计都维系在采购鸡蛋上。

正因为养鸡不是随便一家农户能养的,就造成了鸡肉很贵,这种贵也不是穷苦人家不能吃上鸡肉,反而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穷人能吃上鸡肉和鸡蛋,原因是因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跟外界联系较少,所有东西自给自足,内部消化。在交通便利,大的集镇上的农户及一般人家吃不起,鸡和鸡蛋价格偏高有关,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养殖几只鸡鸭。

在《水浒传》中出自第四十六回描写,当时石秀、杨雄和时迁三个人正准备投靠梁山。在投奔梁山的路上,杨雄、石秀还有时迁路过了祝家庄,三个人晚上留宿在了祝家店里。后来时迁偷陵家的用来打鸣的公鸡,把它给吃了。二凶恶地了十两银子都不能了事,十两银子大家可能没有感觉,不就十两银子吗?其实一只鸡没有这么贵,按照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算,明朝成化年间,三钱银就能买一只大鸡,可是三钱银只能买到一斤的鸡蛋,可见鸡蛋比整鸡更贵些。

章子俊时候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山村中,当时家中养了一只公鸡四只母鸡,每当母鸡下蛋时奶奶总是第一时间把鸡蛋从鸡窝里拿出来,放在一只装满谷糠的瓮中,平时家中舍不得吃积攒下来,吃鸡蛋只有逢年过节或是招待客人时才有,这种农家的鸡蛋,时间久了容易坏,所以每隔一段时日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就是自己舍不得吃换成钱后贴补家用,几百年来正因为老一辈人对鸡蛋看得金贵,才当成了宝。

明朝养鸡下蛋,可没有激素,对养鸡这样的农活,章子俊还是比较了解的,要想母鸡下蛋勤,章子俊奋笔疾书出了养殖要领,分为几大要点,一曰:菽豆磨成粉混合在谷糠中,早晚各一次。这个菽豆就是大豆。

二曰:添加各种的油饼,就是轧油后剩下的渣料。三曰:加入大储蒜,切碎后投喂。四曰:鸡舍保持通风光照,把下蛋的鸡窝安排在隐秘地方。五曰:平时把南瓜、碎玉米下脚料,土豆皮等收集起来用作主食。六曰:每一个鸡舍不能超过五十只鸡,在一个鸡舍里面放养二只公鸡。七曰:鸡舍要在密林、灌木、水潭、水滩、芦苇边上,面积不能,让鸡吃野食。八曰:剪鸡黄,鸡的背部下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凸起的黄点,如果母鸡不下蛋,就用剪掉这个黄点,母鸡保证开始乖乖下蛋,每隔一个月剪一次。

除了自家养殖场外,鼓励每家每户多养鸡,鸭、牛、羊,这些全不收税。

为了能实现吃蛋自由,章子俊算是拼了,鸡蛋在吃食中的重要性无可比喻,先不鸡蛋的营养价值,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日常生活中煎一个荷包蛋,把冷饭做个蛋炒饭,还能蒸个水鸡蛋,什么韭菜炒鸡蛋,番茄炒蛋,生活中没有了鸡蛋,还是生活吗?最重要是做蛋糕离不开鸡蛋,什么鸡蛋灌饼,鸡蛋蒸糕,鸡蛋面条,鸡蛋炒丝瓜,可以,鸡蛋可以跟所有的食材搭配而食。可是在明朝为了吃个鸡蛋是多么地不容易,价格贵不了,有的地方有银钱也买不到,最大的障碍就是流通,保质期不长,长途运输容易坏不,还是易碎品,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目前在榆林就是涝死,鸡蛋的价格在一纹钱一个,可是在山西太原就是八纹钱一个,运往京城十四纹钱一个。试想十四纹钱一个的鸡蛋,平常人家怎么吃的起,一个烧饼才一纹钱,等于要十四个烧饼才能换一个鸡蛋,妥妥地是有钱人家的奢侈品。

明朝有许多的商品差价非常大,特别是农产品,水产品,原因不言而喻,是因为流动不便造成了,除了少数的几样官营商品外,每个地方的物价都不同,在某一个地方,一个农作物产量高了,价格也就便宜了,有些果蔬直接烂在地里也没人要。这就是农经济的常态现象,每一个地方上的商品出不了百里,有些不出十里。

自从章子俊开办了食品加工厂后,针对当地的果蔬,蛋肉集中进行了深加工后,就克服了这样的弊端,因为不管是每家每户,某一样农作物多收了也有一个去处,可以卖给平安镇上的食品加工厂而不会亏本。比如去年在河湾,萝卜大丰收,萝卜多到农户们每家在短期内没法自行消耗掉,怎么办?而有了养殖场,食品加工厂的平安镇就不一样了,最多的农产品也能快速消耗掉,被加工成了萝卜干后,装在瓦罐中,密封后运往山西、河北出售。有盐水萝卜条、酸辣萝卜片、糖水萝卜丝等。把一纹钱五斤的新鲜萝卜,卖出了一瓦罐五钱银子的商品。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啊。

可以在河湾,榆林不管是什么,特别是农产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就能卖出好价钱,要这些明朝人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而是农经济市场束缚了想象,一个大户人家中,追求的是而全,没有大市场的观念,只要能满足自家的需求就足够了。

大户人家的大,不是房舍有多少间,占地有多少亩,后花园有多大,还有许多的山庄农庄,庄外的田地,在这些地方就是专门为一大家子或是一个大族群提供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设的。

喜欢大明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大明求生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古典白话合集 重生贵妻:帝少的心尖宠 星界第三纪元 赘婿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八零换嫁诱他成瘾,糙汉夜夜红温 网游:亿万药剂叠加,不懂怎么输 千里随军被拒?首长不爱?那就分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你的爱如星光 你都手撕鬼王了,还说不会武功? 开局吞噬技能,我直接顶级天赋 帝君养成手册 丹武至尊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 双修无敌:从宗门杂役到盖世帝尊 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灵骨被夺,帝女她觉醒神脉杀回来了
经典收藏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尘途雕弓落 异世科技帝皇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无敌之大唐 父可敌国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重生之傲仕三国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三国之佣兵天下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皇后的贴身侍卫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最近更新 赤潮覆清 大周第一纨绔 乱世边军一小卒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大明,我来了!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大雪满风刀 衣冠谋冢 包拯历险记 春秋晋国风云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