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奋斗在沙俄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贞观帝师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大家请我当皇帝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将门枭虎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1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贪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荒政辑要》有云:\" 预备仓者,,乃民生之盾。\"德佑十一年夏,黄河决堤月余,七县预备仓报称\" 霉粮充塞 \"。谢渊奉旨勘验,以\" 验粮五法 \" 识破染霉造假,于仓房鼠洞中寻得借粮密札,一场围绕预备仓的贪腐黑幕,在陈粮霉味中渐渐显形。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仓廪虚兮民命忧,豺狼饱兮黎庶愁。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贪酋。

考城县预备仓内,腐木梁柱间漏下的斑驳阳光,正照见地上散落的粟米 —— 那些本该金黄的颗粒,此刻蒙着层不自然的焦黑。谢渊头戴乌纱帽,青衫下摆扫过积尘盈寸的砖地,蹲在虫蛀的柏木粮囤前,手中握着的《荒政辑要》封面,洪武朝萧武皇帝的御笔 \"备荒\" 二字已有些漫漶。

\"开囤。\" 他的声音撞在空荡荡的仓房里,惊起几只蛰伏的飞蛾。

仓吏王顺的喉结滚动着,干枯的手掌在靛青吏服上搓出沙沙声响。他的目光在贴有 \"德佑十年新粮\" 封条的粮囤上打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铜钥匙:\"谢大人万金之躯,仓中霉气伤人...\"

\"少拿酸腐气作遮羞布。\" 谢渊向玄夜卫颔首,四名佩刀卫士上前合力搬开囤盖。一股混合着硫磺味的酸腐气扑面而来,却盖不住底下隐隐的新米清香。谢渊捏起一撮粟米,拇指与食指碾动间,焦黑表皮簌簌剥落,露出内里莹白的米芯 —— 如同撕开了一层伪装的画皮。

\"《荒政辑要》验粮首重观色,\" 他将半粒露芯的粟米举到光束下,粮粒在指缝间投出歪斜的影子,\"真霉粮受湿而暗,此粮外焦内润,\" 指腹碾开完整颗粒,新鲜淀粉的气息悄然溢出,\"分明是用灶灰混硫磺炒制,染新粮作霉变状。\"

随行的县丞李通胸前的鸂鶒补子突然绷紧,他上前半步,袖中飘出一丝沉水香:\"许是... 许是存粮时与硫磺同仓,致遭熏染...\"

\"熏染?\" 谢渊冷笑,从青衫内袋取出白瓷水盂。清水注入陶碗的声响里,他将粟米撒入碗中 —— 暗黄粉末如墨汁扩散,很快染浊了半碗水,而真正的霉粮入水应是沉而不浑。\"第二法试水,\" 他用竹筷搅动水面,\"硫黄染粮遇水则色褪,\" 筷尖挑起一粒脱皮粟米,\"真霉粮经月浸润,早该软烂,此粮却硬如石核。\"

仓房角落传来鼠类窸窣响动。谢渊打开随身携带的桐木竹筒,三只米鼠窜出。它们绕过地上的染霉粮,径直扑向卫士腰间的干粮袋 —— 这是他今早特意用新麦饼引驯的查虫之法。\"第三法查虫,\" 他望着惊惶避开的鼠群,声音里带上冰碴,\"啮齿尚知避伪粮,\" 目光扫过面如土色的王顺,\"人却敢欺君罔上?\"

王顺手中的铜钥匙 \"突然\" 落地,在寂静的仓房里激起回音。他膝盖一软跪在砖上,吏服膝盖处的补丁擦过砖缝里的鼠粪:\"大人明鉴!去岁冬至... 布政使司差人持令箭来,... 要借粮十万石...\"

县丞李通的沉水香突然浓烈起来,他抬手欲扶谢渊,袖口却碰倒了案上的水盂:\"谢大人切勿听慈人胡言,晋王殿下...\"

\"住口!\" 谢渊猛然站起,乌纱帽翅带起一阵风,\"《大吴会典》卷二百零三写得明白,\" 他的手指划过《荒政辑要》的朱笔批注,\"预备仓粮调拔需凭户部勘合,\" 目光落在李通突然僵硬的肩膀上,\"你口中的晋王令箭,可有半张盖着户部印的文书?\"

仓房的穿堂风掀起粮囤封条,露出底下未及掩盖的新粮袋角。阳光穿过梁柱间的蛛网,在谢渊青衫上投下斑驳光影,如同给这具挺直的身躯披上了件破碎的铠甲。而王顺跪在阴影里,只能看见那方绣着 \"宪\" 二字的腰牌,在谢渊转身时闪过冷光 —— 那是都察院御史才有的威严。

谢渊的目光随着逃窜的米鼠移动,见它们钻进东墙根的鼠洞。他蹲下身,指尖叩击青砖 —— 三块松动的砖下,露出尺许深的洞穴。玄夜卫用佩刀撬开砖石,裹着蜡油的油纸包滚落出来,封皮上的鼠咬痕迹犹新。

\"带火。\" 谢渊接过卫士手中的火折,油纸遇热发出轻微的 \"滋滋\" 声,显是浸过防潮药。展开后,半幅泛黄的契约上,朱砂盖着 \"河南布政使司\" 的官印,在漏下的阳光里泛着妖异的红。

\"这是什么?\" 谢渊的声音像冰锥刺进仓房。

王顺的额头砸在虫蛀的地板上,木屑扎进眉心:\"大人饶命!去岁冬至,布政使司刘大饶亲随,\" 他的目光扫过县丞李通,后者腰间的玉佩正随着呼吸轻颤,\"带着鎏金令箭来,晋王属官急需粮秣,\" 喉结在补丁摞补丁的吏服里滚动,\"还... 事后按三钱一石补新粮,\" 他突然指向粮囤,\"可送来的却是染了硫磺的...\"

\"住口!\" 县丞李通的鸂鶒补子剧烈起伏,官靴碾碎地上的粟米,\"贱吏敢攀扯宗亲,该当何罪?\"

谢渊冷笑,将契约拍在布满鼠痕的木案上:\"《大吴会典》卷二百零三,\" 他的手指划过 \"预备仓粮非勘合不得调拔\" 的朱笔批注,\"借粮需经户部画押、兵部备案,\" 契约在风中掀起一角,露出背面的收粮人签字,\"此契只有布政使司印,\" 他突然逼近李通,\"却无半张户部勘合,\" 袖中翻出的购硫账册拍在案上,\"镇刑司出库单上的硫磺数目,\" 指腹碾过模糊的官印,\"刚够染十万石新粮!\"

李通的沉水香突然变得浓烈,他后退半步,袖中露出半截鎏金令箭:\"晋王为河工借粮,也是为了...\"

\"为了河工?\" 谢渊抓起案上的试水陶碗,染黄的水泼在契约上,朱砂印迅速晕开,\"河工借粮该用白麻纸,\" 他指着褪色的宣纸,\"而不是晋王私用的洒金笺,\" 又抖开账册,\"三钱收粮八钱卖,\" 目光扫过王顺,\"差价银十万两,\" 顿了顿,\"是不是都进了布政使司的私账?\"

仓房的穿堂风掀起粮囤封条,露出底下崭新的麻袋 —— 袋角绣着的麒麟纹,正是晋王府的徽记。王顺盯着地上的硫黄粉末,突然哭号起来:\"大人,他们只要听话,就能补仓吏缺... 还镇刑司的人每月都来查...\"

李通的令箭脱手而出,砸在谢渊脚边。谢渊望着他煞白的脸,想起刚才米鼠避开的染霉粮 —— 原来最可怕的鼠患,从来都不在仓房的梁柱间,而在穿官靴的人心里。他捡起令箭,鎏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却照不亮契约上那滩浑浊的黄水。

三日后,河南布政使司公堂。阳光透过雕花槅扇,在公座前的金砖上投下孔雀补子的阴影 —— 布政使刘焕端正襟危坐,三品官服上的孔雀翎毛根根分明,却掩不住眉梢的戾气。

\"谢大人,\" 他的手指敲打着镶玉桌案,鎏金砚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预备仓霉变乃黄河水患所致,\" 目光扫过堂下低头的属官,\"大人初到河南,何必揪住事不放?\"

谢渊踏前半步,青衫下摆拂过金砖上的蟠龙纹。他将染霉粟米盛在青瓷碟中,借粮契约压在案角,朱红官印与碟中焦黑粮粒相映成趣:\"刘大人可知《大吴律例?仓库门》?\" 他展开泛黄的律典,\"私卖预备仓粮者,\" 指尖划过 \"斩立决\" 的朱批,\"不分首从,皆论如律。\"

刘焕赌手指骤然收紧,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此乃晋王殿下为治水暂借,\" 他的目光掠过契约上的布政使印,\"待河工告成,自会...\"

\"河工?\" 谢渊冷笑,抖开玄夜卫查获的蓝布账本,\"去岁冬至借粮十万石,\" 他举起账册让阳光穿透纸页,\"今春只还两万石染霉粮,\" 又指向跪在堂下的王顺,\"每石加收三钱 ' 借粮费 ',\" 账册重重拍在案上,惊飞梁上燕,\"合计白银十万两,\" 他的声音像绷紧的弓弦,\"请问刘大人,\" 顿了顿,\"这是借粮,还是趁灾打劫?\"

堂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吸气声。某位属官的牙牌不心碰在廊柱上,清脆的响声里,刘焕赌孔雀补子微微颤动。他盯着谢渊腰间的 \"宪\" 腰牌,突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密信 —— 镇刑司警告他勿与都察院硬抗。

\"谢大人言重了,\" 他的语气软了三分,\"晋王心系百姓...\"

\"住口!\" 谢渊抓起青瓷碟,染霉粟米砸在金砖上:\"百姓?\" 他指向公堂外,\"考城县的百姓,\" 声音突然哽咽,\"拿这种染硫黄的假粮充饥,\" 从袖中掏出医者验丧,\"上吐下泻者三百余人,\" 验丧在风中翻动,\"其中孩童四十有七!\"

刘焕赌脸涨成猪肝色,终于哑然无声。堂下属官们的头垂得更低,有人甚至跪在地上。

德佑帝萧桓翻阅《元兴朝会典》的手指突然顿住,谢渊奏报上的朱砂批注 \"新粮染霉充仓\" 刺痛了他的眼睛。案头的《荒政辑要》恰好翻到 \"预备仓\" 篇,洪武朝萧武皇帝的批语 \"仓廪不实,国本难固\" 赫然在目。

\"砰!\" 他拍案震落玉镇纸,惊得值房太监手中的茶盏落地:\"传旨!\" 他抓起奏报,\"着谢渊为钦差,彻查河南预备仓案,\" 目光扫过窗外的紫禁城,\"凡涉事官员,不论品级,\" 顿了顿,\"先斩后奏!\"

暮色中的考城县预备仓前,谢渊看着玄夜卫搬运染霉粮的车辙碾过青石板。一位老妇人拄着枣木杖,双手捧着半块黑硬的饼子,饼面上的硫黄斑点像未愈的伤口。

\"大人,\" 她浑浊的眼睛映着谢渊的青衫,\"这粮... 还能吃吗?\"

谢渊接过饼子,指腹触到硬如石块的饼面 —— 那是用染硫黄的粟米磨粉所制。他蹲下身,青衫膝盖沾满尘土:\"老人家,\" 他的声音轻得像春风,\"从今日起,\" 指向远处驶来的粮车,\"每一粒入仓的粮,\" 他掏出《荒政辑要》按在胸前,\"我都会亲自验过。\"

老妇饶眼角溢出泪水,布满老茧的手抓住谢渊的袖口:\"青大老爷...\"

谢渊望着黄河方向的暮色,水患留下的泥沙在仓墙上印下斑驳痕迹。他知道,墙上的泥痕终会被雨水冲刷,而预备仓里的真相,却需要用律法的利刃才能剔除干净。转身时,他看见王顺正在墙角抹泪 —— 这个卑微的仓吏,或许只是庞大贪腐网络的一片枯叶,但每一片枯叶的飘落,都该让大树的根基颤抖。

片尾

夜色如墨,布政使司值房的烛火在风中摇曳,将谢渊的影子投在剥落的墙面上,像一柄出鞘的剑。他正对着案头的借粮契约沉思,朱砂盖着的 \"河南布政使司\" 官印在烛光下泛着暗红,如同凝固的血迹。

\"大人,\" 玄夜卫统领李正的声音从窗外传来,甲胄碰撞声在静夜中格外清晰。

谢渊吹亮火折,只见李正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个贴满封条的楠木匣:\"刘焕端私宅地窖查获,\" 他的声音低沉,\"晋王属官的密信,还有镇刑司的分赃账册。\"

木匣打开的瞬间,一股陈腐的油墨味混合着霉气扑面而来。谢渊展开密信,素白信笺上的墨字还带着淡淡松烟香 —— 那是晋王府专用的松雪斋墨。\"河道深挖三丈,粮款两分归仓...\" 他的目光扫过落款处的麒麟火漆印,指尖在案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账册的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谢渊的目光掠过密密麻麻的名字:镇刑司副使、河南都转运盐使、怀庆府同知... 每个名字旁都标着分赃数目,最的一笔也有五百两。他的指腹碾过 \"镇刑司官库硫磺支出\" 的条目,想起验粮时闻到的硫磺味,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窗外,更夫敲响三更鼓,梆子声穿过长廊,惊飞了檐角的宿鸟。谢渊捏紧狼毫笔,笔尖在奏报上划出深深的墨痕,纸背顿时鼓起一道棱。烛光映着他紧抿的嘴角,胡茬在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却让眼中的火光愈发炽烈。

\"李正,\" 谢渊突然开口,声音像绷紧的弓弦,\"明日卯时,带人查封镇刑司官库,\" 他的手指敲了敲账册,\"按名拿人,包括... 那位在公堂上为刘焕端话的刑房书吏。\"

李正抬头,撞见谢渊眼中的冷光 —— 那是他在黄河决堤处见过的,能将浊浪冻住的目光。他突然想起白日里搬运染霉粮时,谢大人蹲下身接过老妇人手中的硬饼,指尖轻轻擦过她龟裂的掌心。此刻案头的烛火明明灭灭,却照得见谢大人腰间的 \"宪\" 腰牌,比任何星辰都亮。

更鼓又响,这次是四更。谢渊望着账册上的最后一页,那里记着 \"晋王殿下亲收河工银五万两\"。他摸出怀中的《荒政辑要》,洪武朝萧武皇帝的批语在火光中浮动:\"仓廪不实,下难安\"。笔尖落下,在奏报末尾添上 \"请陛下准臣追赃至晋王藩府\",墨汁渗进纸纹,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验粮,可知仓廪之虚实,系民生之安危;官吏之贪廉,关社稷之兴衰。其以 \"验粮五法\" 辨真伪,以《大吴会典》正纲纪,于鼠洞之中寻证据,于公堂之上斥贪奸。官官相护虽如蛛网密布,然谢公以律法为剑,以实证为盾,终能破网除奸,还仓廪之实,安黎庶之心。

其智也,在明察秋毫,于细微处见真相;其勇也,在不畏强权,于公堂前斥奸佞。此役也,非独验粮辨伪,实乃验官吏之良心,辨忠奸之界限。后世观之,当知:预备仓者,备的是粮,存的是心;律法者,治的是贪,护的是民。谢公之德,如仓中粟米,虽经风雨,终能济民;谢公之威,如律法之剑,虽历岁月,依然锋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7yyq.com)玄桢记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成疯批反派,万人迷皇子杀疯了 重生:我爸是煤老板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北平判官,白日剃头夜开天灵! 阴阳合欢鼎 不怕巫族莽又硬,就怕祖巫动脑筋 惊山月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父母双帝:开局葬天,葬地,葬神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游戏王:决斗者的奇幻冒险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九天造化诀 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 老千:黑白人生 龙王娇妻 陈律师他嘴毒腹黑,软饭吃的贼香 凡人撼天记 修真需要高科技
经典收藏 重生明末当皇帝 吕宋风云之争霸全球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小地主大将军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三国之佣兵天下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灰角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 小兕子驾到 回到13世纪称王 大明皇商 李治你别怂 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九锡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年轻气盛八皇子
最近更新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大唐储君 小兕子的悠闲时光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叛海征途 大周第一婿 穿越古代,稳住别浪 打造最强边关 穿越成丐帝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红楼琏二爷 大唐秦公子 异世开荒称帝 盛唐风云记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三国大军湿家 呢喃诗章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奋斗在洪武元年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