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首页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将门枭虎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我也是皇叔 大明之崛起1646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全文阅读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txt下载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57章 慈宁宫孙太后犹念江山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帐前犹念江山事

华凌为孙太后诊完脉,又细细写下一张调养的方子,叮嘱道:“太后气虚未复,每日晨起可饮半盏参芪汤,切忌生冷油腻,更不可劳心费神。”他将方子递与宫人,又躬身行了一礼,“草民明日再来复诊,若有不适,可随时传召。”

孙太后靠在软榻上,微微颔首:“有劳华先生了,钰儿,替哀家送送先生。”

朱祁钰应了声,亲自陪着华凌往外走,殿内的宫人也识趣地徒廊下候着,只留孙太后一人。窗外的银杏叶被秋风卷着落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着朱祁钰的背影,直到那抹明黄色的衣角消失在门帘后,才缓缓落回殿中那尊铜鹤香薰上。

那香薰是宣德年间的物件,还是先帝朱瞻基在位时,特意命工部造办处打造的。铜鹤昂首衔珠,羽翼上的纹路精雕细琢,历经二十余年风雨,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孙太后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铜鹤的羽翼,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面,记忆忽然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股脑儿地涌了上来。

(孙太后内心独白)

这香薰,还是镇儿刚满周岁时,先帝亲手摆在这殿里的。那时候镇儿粉雕玉琢,抓周时一把攥住了先帝的玉玺,先帝笑得合不拢嘴,“吾儿有帝王相”。哀家那时候也信,他是嫡长子,根正苗红,又是先帝最疼爱的儿子,这大明的江山,迟早是他的。

可谁能想到,他长大之后,竟成了那般模样。亲政那年才十六岁,哀家原以为他会学着先帝的样子,勤理朝政,善待朝臣,可他偏偏迷上了斗蛐颌玩鹰犬,整日跟着王振那个阉人混在一起。王振东,他绝不往西;王振哪个大臣不顺眼,他二话不就贬斥。

记得有一次,兵部尚书于谦拿着边关急报求见,瓦剌部在边境蠢蠢欲动,恳请朝廷增派兵力。可王振却“秋高气爽,正是打猎的好时候”,撺掇着镇儿去宣府围猎。镇儿竟真的把急报扔在一边,带着王振和一群侍卫出了宫。于谦在宫门外跪了整整一,哭得声嘶力竭,“陛下若再不理事,边关危矣”,可镇儿连面都不肯露。

还有樊忠将军,那个跟着先帝南征北战的老将,性子耿直,见不得王振专权。他好几次在朝堂上弹劾王振,他“蛊惑圣心,祸乱朝纲”,镇儿不仅不听,还觉得樊忠扫了他的兴,当场就下旨把樊忠贬去了大同守边。樊忠离京那,跪在午门外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臣死不足惜,只忧大明江山”,哀家在宫墙上看着,心里像针扎一样疼。

后来瓦剌真的打过来了,王振又撺掇镇儿御驾亲征,“陛下亲征,定能鼓舞士气,一举荡平瓦剌”。满朝文武都劝,“陛下从未领兵,恐有不测”,可镇儿被王振哄得晕头转向,非要去。哀家拦在宫门前,抓着他的手“儿啊,你是大明的子,不能冒这个险”,他却甩开哀家的手,“娘不懂,王先生了,这是扬我大明国威的好机会”。

结果呢?土木堡一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这些名将全都战死,连镇儿自己都成了瓦剌的俘虏。消息传回京城那,整个皇宫都乱了,朝臣们有的哭,有的骂,有的甚至偷偷收拾行李准备跑路。哀家抱着尚在襁褓的太子朱见深,坐在这殿里,看着那尊铜鹤香薰,只觉得塌下来了。

那时候钰儿还是郕王,在封地驻守。哀家派人快马去召他回来,原以为他会慌了手脚,毕竟他从来没接触过朝政,可他回来之后,竟比谁都镇定。他先是安抚朝臣,又调兵遣将防守京城,还听了于谦的建议,立朱见深为太子,自己监国。后来形势危急,朝臣们劝他登基,他还犹豫了许久,“哥哥还在,这皇位不该是我的”。

哀家那时候就知道,这孩子比镇儿稳当。他不像镇儿那样耳根子软,也不贪慕权势,心里装着的是大明的江山,是百姓的安危。可那又能怎么办呢?祖宗的规矩摆在那儿,嫡长子继承制,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若当初先帝能打破规矩,若镇儿刚出生时,哀家就敢站出来“这孩子心性不定,不堪大用”,若能早早把江山交到钰儿手里,哪还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若是钰儿早几年登基,他定会听于谦、樊忠这些忠臣的话,整顿边防,安抚百姓。瓦剌部见大明国力强盛,或许就不敢轻易来犯,两家不定还能互通有无,百姓也能少受些战乱之苦。那些名将也不会白白牺牲,张辅还能继续镇守南疆,樊忠还能在边关抵御外敌,大明的军威也不会折损至此。

可世事没影若”啊。那时候钰儿还,镇儿又是嫡长子,哀家就算心里清楚钰儿更合适,也不能违逆祖宗的规矩。再先帝在世时,眼里只有镇儿,哀家就算提一句“钰儿聪慧,可多加培养”,先帝也只会“吾儿镇儿才是储君,钰儿安心做个亲王便是”。

现在想来,那些所谓的“祖宗规矩”,有时候真是误国啊。若是能废除嫡长子继承制,选贤能者居之,大明不定早就不一样了。钰儿这孩子,心思活络,不像镇儿那样守旧。前几日他还跟哀家,华凌先生提议在各地设“惠民药局”,让百姓都能看得起病;还想让工部试着造一种“快车”,用铁轨铺路,用蒸汽做动力,拉货载人都比马车快得多——哀家虽不懂什么是“蒸汽”,但听着就觉得是新鲜玩意,若是真能造出来,百姓出孝货物运输都能方便不少。

若是早让钰儿主事,这些新鲜玩意不定早就造出来了。他不会像镇儿那样,把心思都放在玩乐上,也不会听信饶谗言,定会鼓励工匠们钻研技艺,让大明变得更富强。到时候,瓦剌不敢来犯,周边的国也会臣服,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先帝想要的大明啊。

正想着,殿外传来了朱祁钰的脚步声。孙太后连忙收回思绪,擦了擦眼角不自觉溢出的湿意,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

“娘,华先生已经送走了。”朱祁钰掀开门帘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儿臣吩咐御膳房做了您爱吃的枣泥糕,还温了一壶银耳羹,您快尝尝。”他着,把食盒放在桌上,一一取出里面的点心和汤羹。

孙太后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一暖。这孩子,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像时候那样贴心。以前在封地时,每次回京都会给哀家带些当地的特产;现在当了皇帝,日理万机,却还是记着哀家爱吃什么。

(孙太后内心独白)

罢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虽然走了弯路,但好在江山最终还是交到了合适的人手里。钰儿现在做得很好,听忠臣的话,办利民的事,比镇儿强多了。哀家能做的,就是在后面帮他铺铺路,替他稳住后宫,让他能安心处理朝政。

等他把《大明医典》编好,把“快车”造出来,把边关守牢固了,大明定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哀家就算闭眼去见先帝,也能挺直腰杆“臣妾没有辜负您的托付,大明在钰儿手里,定会越来越兴旺”。

“娘,您怎么不吃啊?”朱祁钰见她只看着点心不动手,关切地问,“是不是不合胃口?要不儿臣再让御膳房换些别的?”

孙太后摇了摇头,拿起一块枣泥糕,轻轻咬了一口。熟悉的甜糯在舌尖散开,和当年先帝在世时,她吃的味道一模一样。她看着朱祁钰关切的眼神,笑着:“好吃,还是以前的味道。钰儿,你也吃一块,陪哀家话。”

朱祁钰笑着应了,拿起一块枣泥糕坐下。孙太后看着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遗憾和悔恨,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只要钰儿能守住这大明,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切就都值得了。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这一次,孙太后的目光里没有了怅惘,只剩下满满的期许。

喜欢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请大家收藏:(m.7yyq.com)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攒怒大法:嘲讽拉满我无敌 开局逃荒,我携千亿物资养反派 快穿:开局就被大佬强制爱了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 从SSS级监狱走出的男人 极品邪医闯花都 在古代生了七个女娃,被婆家休了 官路丽人行 逢晴日 时砂遗楼 人在朝天宗,大师姐要我助她修行 带着全能系统重生小时候 重生:我爸是煤老板 父母双帝:开局葬天,葬地,葬神 斗破苍穹之至高真神 诸天之九门楼 英雄传说1:风泣战记 网游:神级刺客,窃取百分百成功 道天传说
经典收藏 一战开局自带小女仆,我已然无敌 [综]被迫作死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红楼,庶子涅磐 大明皇商 天命败家子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李治你别怂 穿越天子,从攻略太后开始 盛唐华章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重生之傲仕三国 父可敌国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九锡
最近更新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我是正德帝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开局穿越寡妇村 晋柱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四国争霸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红楼琏二爷 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京极家的野望 十国风华 大秦哀歌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txt下载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最新章节 -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