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组代表依次起身,走向教室前方的讲台。
投影仪的光柱穿过微尘,在幕布上打出清晰的序号和组名。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首先上台的,是二组代表,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
发言四平八稳,方案中规中矩:
严格按照最新政策补偿标准执行,对历史问题表示遗憾但强调依法依规,协调企业优先招聘失地农民。
标准的“上级机关”思路,稳妥,但也显得缺乏新意和解决深层矛盾的诚意。
接着是三组代表,一位来自省高院的学员。
发言逻辑严密,聚焦法律程序:
主张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当年征地程序是否违规违法,明确责任主体,再谈补偿。
方案透着法官特有的“程序正义”倾向,但缺乏对企业和农民现实困境的考量,显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台下不少地方干部微微摇头。
轮到郑仪他们一组。
张林整了整衣领,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
他的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那份在组内讨论时的从容自信此刻更加外放。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张林的声音不大,却自带一种地方大员的穿透力。
“关于临江腾飞项目遗留问题,我们组的建议核心是:纠错,定界,赋能,共赢!”
八个字,掷地有声。
他立刻开始阐述昨在组内提出的那套成熟方案:承认历史错误(纠错)、明确补偿边界和政策底线(定界)、提供就业安置和技能培训(赋能),最终实现矛盾化解和地方发展的共赢。
条理清晰,措施具体,既有对农民诉求的回应,也兼顾了企业和地方财政的现实压力,还巧妙地引入了“可持续生计”的长远视角。
他的发言获得了不少认同的点头,尤其是来自地方干部群体。
张林的方案,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务实”味道。
郑仪坐在台下,看着侃侃而谈的张林。
不得不承认,张林的口才和控场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这恰恰是郑仪此刻最关注的。
他需要看看,当张林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方案遭遇挑战时,他的真实反应是什么?他的底线在哪里?
机会很快就来了。
四组代表站到了讲台前。
刘建华。
他今显然刻意收拾过,穿着那件相对比较新的深色夹克,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
但脸上那股被生活磨砺出的风霜和黝黑肤色,以及那微微佝偻的脊背,依然让他看起来与这个精英云集的场合格格不入。
他站在讲台前,显得有些紧张,双手下意识地扶住了讲台边缘,他又下意识地看向台下郑仪的方向。
郑仪正看着他,眼神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
刘建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汲取了某种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他的开场带着浓重的乡音,声音也有些发紧。
“我叫刘建华,我代表四组发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张市长刚才讲的方案,很好!‘纠错、定界、赋能、共赢’,八个字总结得漂亮!”
出乎意料,他竟然先肯定了张林!
张林坐在台下,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微微颔首,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意外。
郑仪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很好,第一步走对了。
“但是!”
刘建华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基层干部特有的粗粝和直率。
“光漂亮话不行!落到实处才有用!”
他不再看讲稿,目光直视前方,仿佛穿透了教室的墙壁,看到了那些真实的村庄和愤怒的农民。
“我是从基层上来的!我太清楚这些补偿款怎么发下去的了!”
“文件写得清清楚楚,补偿款标准是多少!可到农民手里,七扣八扣,最后能拿到一半就算老开眼!村集体提留一部分,乡镇要过一道手,甚至还有敢截留挪用的!为啥?因为没人盯着!”
“还有那个优先招聘失地农民!”
刘建华的声音带着愤懑:
“企业是好企业吗?腾飞机械?我查了资料,就是个血汗工厂!招工是招了,可签的什么合同?试用期六个月,工资压得死死的,干不了三个月就把你找理由开了!这种‘优先就业’,是帮农民还是坑农民?!”
他越越激动,但神奇地,他始终围绕着张林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直接攻击张林本人。
“还有技能培训!谁组织?培训什么?能保证就业吗?别又是弄个花架子,浪费财政的钱!最后农民学了一肚子理论,还是找不到活干!”
他猛地拍了一下讲台,当然这只是一个表达情绪的动作,声音不大,语气却斩钉截铁:
“我们四组的意见是:监督!监督!还是监督!”
“承认错误不能光靠嘴!补偿款要由省工作组设立专用账户,直接打到农民个人卡里!全程公示!哪个环节敢伸手,纪委立刻介入!”
“优先就业?必须签法律认可的正式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标准、社保缴纳,必须写清楚!省里派人抽查!发现玩猫腻,重罚企业!甚至取消优惠政策!”
“技能培训?要跟企业用工需求直接对接!谁用工,谁提出培训要求!谁培训,谁负责考核和推荐就业!让农民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挣钱!”
刘建华的发言如同连珠炮,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赤裸裸的现实和近乎苛刻的执行要求。
但,句句点在了张林那套看似完美方案中最脆弱、最容易被“灵活操作”的环节上。
会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包括台上主持的林教授,都惊讶地看着这个昨还显得有些局促甚至“刺头”的基层副市长。
他今的发言,充满了攻击性,但指向的是方案的执行漏洞,而非方案本身!他提出的是更严苛的监督要求!
这是一种极其聪明的“建设性”挑战!
张林脸上的微笑消失了。
他眉头微蹙,眼神锐利地盯着台上的刘建华。
这个刘建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难缠了?
昨还是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今就开始跟大家讲政治,讲方案了?
是背后有人指点?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郑仪。
郑仪依旧平静地坐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专注地听着刘建华的发言,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看不出端倪。
张林的心微微下沉。
就在这时,一个慢悠悠、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带着熟悉的嘲弄:
“刘市长的监督……啧,好是好。”
孙老爷子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没等主持人喊,就慢吞吞地踱到了台前。
他瞥了一眼有点发懵的刘建华,对着话筒清了清嗓子。
“可这监督,由谁来做?”
他那浑浊的眼珠扫过全场,尤其在张林脸上停留了一瞬。
“省里派工作组?工作组在县里待多久?十?半个月?走之后呢?”
他嗤笑一声:
“到时候,该挪用的照样挪用,该压榨的照样压榨!那些个村霸、土财主,还有那些……”
他拖长流子。
“那些跟地方官穿一条裤子的老板们,有的是办法让你那些‘监督条款’变成废纸!”
“监督?得是刻在骨头里的东西,得是……能伤筋动骨的东西!”
孙老浑浊的目光扫过刘建华,又飘向张林,最后落在台下那位面容冷峻的赵颖身上。
“我老头子提个笨办法!”
“既然腾飞机械占霖,那就得拿出点真金白银的诚意!让农民的土地入股!占他腾飞多少比例!农民成了股东,他腾飞盈利了,农民就有分红!腾飞要是黑心压榨工人,农民股东第一个不答应!因为这影响分红!这监督,是不是就刻在骨头里了?”
他嘿嘿笑了两声,透着老狐狸般的狡黠:
“当然,这主意嘛……可能会让某些人大出血!所以啊……”
孙老摊了摊手:
“也就是个想法,大家听听就算了。反正嘛,监督这事儿,到底,得看省里……嗯,某些部门的决心了!”
他把“省里”和“某些部门”咬得极重,眼神再次瞟向赵颖。
这已经不是挑战方案,而是赤裸裸地捅向更深层次的问题——利益捆绑、地方保护、纪委监督是否到位!
会场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张林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刘建华的点穴,孙志远的搅局,让他精心准备的方案陷入了尴尬境地。
刘建华的监督要求如果被采纳,会极大增加他未来在明州推行政策的“成本”;孙老的土地入股提议更是釜底抽薪!
这已经不是案例分析,而是针对他张林的围剿!
喜欢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请大家收藏:(m.7yyq.com)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