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黎家大门,看着村里的变化,白芷荷不由得感慨。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可不仅仅是一点点啊~”
黎玉书颔首,他印象非常的深刻。
五年前和现在,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
当年的宜兰村,就是一个普通的村落。除了离春莲镇近,村民的收入,比其他村子的高一些,就没有特别的地方。
山脚下的荒地,一块又一块,都没有人开荒。
开荒多累啊,土壤的质量又不好。
村民穷,但没有穷到家里没地的情况。自然,就不会去开荒。
在他们夫妻二人成亲的第一年,有村民开荒了,他们在荒地种上桑树。
来年,开始养蚕。到现在,家里的进项,也多了蚕丝这一项。
桑葚数量不多,卖不上价格,可也能卖个几十文。
第二年,开荒的人就更多了。
黎家除了自己种植芦荟,也从外面收购芦荟。
村民们便在荒地上,种植芦荟。每年,最少也有的一两银子的进项。
第三年,村里已经没有荒地。
能被种植的地方,都已经被种植了。
村里的每一块地,都有相应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无用的地。
第四年,村里有些泥水多的地,也被村民挖了鱼塘。
跟着村里,开始养鱼。
每年的年底,村里的那四块鱼塘,得到的收入。以及平时卖出去的收入,平分到每一户的人家。
也让他们眼馋!
要是能得到所有的收入,不跟其他人平分,岂不是赚的更多。
因为这个心思,好些人家,都开始挑自家不是那么好的田地,用来挖鱼塘。
那段时间,甚至掀起了挖鱼塘的热潮。
后来有了这些想法的人,直接就被村长勒令,不允许再挖。
村里五百多户人家。不对,现在已经是六百多户人家。
有些大家族,人员实在太多。五世同堂,六世同堂的都樱
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合适,便分了一些出来。
也就有了,第三年的六百多户人家。
要是一户人家,挖一口鱼塘。那村里......哪里还有村民种植的地方。
第四年,养殖鱼塘的那一部分村民,的确赚到了钱。
这让后面没有挖到鱼塘的村民,羡慕极了。
第五年,也就是今年。
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宜兰村和隔壁王家村合并了!
两个村,现在都是宜兰村。
李春儿的娘家,就是在王家村。如今,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了。
年初时,原王家村的村民,乐呵的很。
既然同是宜兰村的村民,那赚钱的活儿,自然是一起干。
合村之前,白芷荷就收到了村长的消息,直接把王家村所有能买的地,都买了。
那时,原王家村的村民还以为黎家要做什么呢?
如今看来,都是好事!
原来的六百多户人家,在合并两个村子后,也变成了一千一百多户人家。
从村口走到的村尾,都要花上不少的时间,走不少的路。
黎家大门走到村口,都能看到田地里种植了农作物。抬头看向附近的山,一样是繁荣的情况。
走到村口,也就是宜兰村和原王家村靠中间的位置,作为新的村口。
就会发现,两侧的风景,是不同的。
一边是茂密的各种作物,一边是稀疏且不规整的作物。
白芷荷心里暗道,没事,明年,两边都会一样的。
新村口离春莲镇更近,可黎家的位置不变。从村里走去镇上,依然要一刻钟。
从村里往镇上走,能看到两侧的山,都是被规整过,种植了满山的果树。
原有的野果树,保留了。一些较为珍贵的树,也保留了。
等到丰收的季节,在路上,都能看到山上的硕果累累。
一路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樱身着衣服材质略好的路人,基本都是从春莲镇,去宜兰村进行钓鱼的。
哪个鱼塘都可以,只要鱼塘的主人乐意,都是用一样的收费标准。
只要一百文就可以钓一刻钟,如果一刻钟的时间内,没有钓到,也能等到那撒到一条为止。
有人曾经在一刻钟,钓到了十条十来斤的鱼。
这一个噱头,就吸引了很多想来钓鱼的人。
有村民,自发地在靠近鱼塘的位置,摆摊,售卖自家的吃食。
也有售卖自家晒好的菜干,蘑菇干,竹制品等手工艺品。
每日不生意有多好,起码也能赚到几文钱,比镇上打工,赚的轻松。
白芷荷和黎玉书来到镇上后,先来到火锅店。
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看到火锅店陆陆续续来的客人,白芷荷还是挺欣慰的。
自从取消宵禁后,大家的夜生活都丰富了许多。
镇上的店铺,多了晚上逛街的时间,也能赚到比以前还多的钱。
她的火锅店,就是其中最能赚钱的。
即便是气热,又如何,还是有很多人,会喜欢吃火锅店。
她还在居住区那边,开了一间麻辣烫的店铺。
一样的香辣诱人,放在一块儿,可是会相互抢生意的。
这一年的时间里,春莲镇开了一间又一间的吃食店。
百姓们能选择的吃食,选项就变多了。
也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就为了来品尝春莲镇的美食。
有些人,甚至留下来,不走了。
春莲镇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增长。对衙门来,可是一件好事儿~
在火锅店看了会儿,确认二和后厨的卫生过关后,就来到了成衣店。
还没有进去,就感受到了成衣店生意的火爆。
“娘子,我们好像进不去啊?”黎玉书笑着道。
牵着白芷荷的手,示意那已经满到店铺门口的客人。
白芷荷见状,也无奈地笑了笑。
她没想到成衣店的生意,竟然这么好。
本来还想进去看看,可前院如此拥挤,进也进不去。
走后门,就更加没必要了。
员工们都在忙着客人们的事儿,他们俩过去,不过就是添麻烦罢了。
“这么多客人,我们下回再来。”
白芷荷拉了拉黎玉书的手,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他们现在要去的,就是在镇上的的芦荟胶作坊。
喜欢家有双穿门,农门娇妻好孕多子请大家收藏:(m.7yyq.com)家有双穿门,农门娇妻好孕多子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