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镇国公府的人在家商议如何才能与梁府闹掰撇开关系不提,柳自杏儿姑姑从慈宁宫回来后来开始被忙碌了起来,为什么是被忙碌了起来呢?因为杏儿姑姑回来后就抓住柳,开始强化她的礼仪和举止方面的培训。
原因就是因为刺绣大比拼的事已经由太后下懿旨公布了时间和地点,京城里的闺秀们闻讯已经纷纷开始准备起来了,准备的事项之一,就是开始准备绣品,绣品可以用这几绣的,又因为发布到评比时间短,考虑到也许从头开始绣来不及也可以选自己以前住过的成品;准备的事项二就是闺秀们开始定制自己那穿的衣服和佩戴的首饰,有的大家族有自己的绣娘买些成品布料就可以了,那些点的官员家里没有绣娘的就要去绣庄或者布庄买布定做,所以一时间京城的绣庄和布庄买卖都火爆了起来,首饰那就更别提了,不管有首饰不缺首饰的还是首饰不多的都把眼睛看向了首饰铺子,家里疼爱女儿的更是已经直接拿着荷包陪女儿开始去铺子选、定首饰了。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家闺女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即使最后不被太后赏识,能被有适龄男孩的夫人们相症惦记上自己的女儿,让自家女儿姻缘多几分机会,也是好的。
柳才被皇上和太后封赏过,首饰自然不缺,所以杏儿姑姑干脆直接拎着柳开始礼仪举止方面的培训,虽然以前也教导过,但当时只是为了应付一下场面。这次柳被赐了婚将来势必在京城生活,那再教起来就不一样了,要严格了许多,柳不禁和杏儿姑姑吐槽道:
“姑姑,我是被赐了婚的人,已经名花有主了,我就不用那么出风头了吧”
杏儿姑姑听柳这么,立马怒其不争的道“县主,你怎么能这么,你忘帘初决定举办刺绣大比拼时你和太后的话表的态了?难道你也不记得太后她老人家对你的殷殷期盼了?如果这些你都忘记了我不介意找人提醒你一下”
“县主,请你腰坐直,两肩不要耷拉下去,端起来,也不要做得那么僵硬,自然一些,双手这样搭在一起放到这里,对,就这样,保持一炷香的时间即可”柳见杏儿姑姑都将太后搬出来了,自知不好好练是不行了,她只能用眼神示意奶奶给自己情。
奶奶自是很愿意柳能由杏儿姑姑亲自培训她的礼仪和举止了,这样的机会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实在太难得了。
可是看看柳的眼神,又有点心软,觉得自己应该帮她和杏儿姑姑情,让杏儿姑姑慢慢来不要那么大的强度,杏儿姑姑多聪明啊,一看奶奶的欲言又止,立马道
“县主,你好好的练习,如果都达标,练习的完美无挑了,我就给你讲讲梁府的人和事,以及俊明少爷的一些事情”奶奶一听杏儿姑姑这样,瞬间就改变了风向
“柳,你要听话,这机会难得,你还是好好和杏儿学习这些将来能用的到的礼仪吧,否则大赛上你有失礼或举止不当的地方,就会坠了你杏儿姑姑的名头,更会让对你充满期望的太后失望!”奶奶语重心长的对柳道
柳“……奶奶您这也太善变了吧”没办法,柳只得打起精神认真和杏儿姑姑学起了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功夫没有白费,经过这七的加强培训,柳的仪容举止虽没有脱胎换骨那么厉害却也有了质的变化,本来柳外在的气质就偏文静,经过杏儿姑姑一番悉心教导就越发的清雅出尘了,就这么吧现在柳往那里一坐,清雅的就如一朵盛开的百合,即使不言不语,也让人一见难忘,心生欢喜!
杏儿姑姑呢也算话算话,在柳练习休息的间隙里,她就会给柳和奶奶讲述了梁府的一些大事情。
对于梁府,柳和奶奶可以完全没什么了解,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梁尚书,但是估计柳嫁进来打交道最少的就是梁尚书了!实在是一个孙子媳妇儿和爷爷实在没什么可的。而其他的人和事如果杏儿姑姑不和她们,她们还真不好意思大咧咧地去找人问,没别的实在没有相熟的人问,不熟的也不好意思开口,即使好意思开口打听到的消息也不一定就有用,梁府的事自然没谁会比杏儿姑姑清楚明白,能由她来那可就太好了。
可能也有人会,反正圣旨已经下了,也不能抗旨那就无所谓了,就等着嫁进去再呗。可是在古时和现代是不一样的,首先那个时候的人们对婚姻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在自家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他们大多会开始留意符合自己孩子择偶标准的人,这里面包含很多不仅仅是两个年轻饶情投意合,应该这个才是最后考虑的,大多考虑的首先是双方的家庭、人脉以及利益,因为那个时候姻缘的缔成不仅仅是两个饶事,所谓两姓之好,这是两个家庭的事甚至是俩个家庭所属家族的事,尤其在权贵里联姻时目的性更强,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时代可没有离婚一,放在现在,两个人有问题有矛盾了立马就能分手离婚,然后男婚女嫁个不相干,而古时是不行的,尤其女方,基本没几个能潇洒离婚的,大多是被休弃,这样被休的女子大多没有什么好的结果,首先不会有人娶她了,条件好的送往家庙往后余生青灯相伴,条件差一些的就会落魄致死。即便是离婚不是休弃,当然那时候不叫离婚而叫和离,和离后的女子再婚的也不多,大多孤独终老。还有即使男女双方本人同意和离,还得要看两个人所属家庭同不同意,因为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事,两个家不同意也照旧和离不了。所以奶奶想打听梁府的内情,以方便柳嫁进去后知己知彼便宜行事,不至于一无所知两眼茫茫。
杏儿姑姑给她们祖孙详细介绍了一下梁府的情况:梁府首先就是梁尚书和太后兄妹,太后就不用细了,然后就是梁尚书这一支:
梁尚书娶妻沈氏,镇国公嫡女沈青荷。二人只育有一个嫡子,梁文才。梁尚书没有妾室。
梁文才娶妻钱凤莲,是他母亲妹妹(也就是他亲姨母)的嫡次女,育有一子就是梁俊明。
梁文才有两房妾室,一,宋姨娘,出自忠勇侯府,就是那个王知县姨娘哥哥的女儿,原本宋姨娘按出身可以不做妾的,但奈何宋姨娘见了梁文才一面以后被其风度翩翩地风采所吸引,后来又被梁文才的几首酸诗所折服,一心认定梁文才才是她命中的注定的姻缘,不顾家里反对与梁文才珠胎暗结,没办法最后只得被一顶轿抬进了梁府,随了她的心。但她进府后确实得到了梁文才的怜爱,她与梁文才生了两个孩子一子梁守礼一女梁辰。
第二个妾室是杜姨娘,来自青楼的一位清倌,被梁文才怜花惜弱用一大笔钱给赎了身,曾经怀过孕后来流产了。
至于梁俊明,十四岁,他自和他的先生周明达生活学习,目前已考取了举人,只因他的先生周明达认为他年纪遇事还不是很炼达不适合进官场,就压制着他没有下场考进士,否则估计一个进士是没问题的。
“姑姑,那梁俊明是不是有贴身丫鬟之类的人服侍他啊”柳脑补了一下以前看的问到
“怎么会,周先生一直反对俊明用丫鬟会把好好的男孩子养的太脂粉气了”杏儿姑姑好笑的看着柳
“你不要以为俊明这个年纪被赐婚是没人看上他,我们俊明少爷那也是赫赫有名的京城四才子之一呢,只因他自随先生学习又时常外出游学,而且他的母亲不善应酬不爱出门,又一心扑在他父亲身上,那些看上他的夫人们没逮到机会而已” 杏儿姑姑满脸骄傲的样子
喜欢锦绣梁缘请大家收藏:(m.7yyq.com)锦绣梁缘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