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首页 >> 诗词一万首 >> 诗词一万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流放路上,医妃携带空间养战王 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星莲世界之本源梦生 恶婆婆不洗白,只虐渣儿女 女配强势逆袭记 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 七零小神医,硬汉心尖宠 我的技师大小姐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 三嫁权宦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 诗词一万首全文阅读 - 诗词一万首txt下载 - 诗词一万首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读书赋

束皙

耽道先生, 荣华遗身。 服膺坟典, 偃仰卷舒。 有若吕梁之夫, 仰渊而企水; 曦颜之徒, 望岩而慕回。 忽情想于古今, 瞻形神于耳目。 钦大圣之弘慈, 悦至道之弥穆。 每至若季春之始, 肇发蛰之期。 含冰涤冻, 融雪涣澌。 其气温, 其光熙。 和风起, 甘露曦。 正颜色, 审威仪。 迈仁里, 游圣域。 逍遥无事, 幸为暇日。 乃乘闲而靖思, 玩坟籍以游目。 于是耽道先生, 道环枢中, 绩神内照。 耽嗜坟素, 如味大牢。 俯以察于地理, 仰以观乎文。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 验名实之相符, 校同异之所存。 于是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之谓之仁。 随其所好, 求无不得。 抱瓮而汲, 不损其井; 操觚染翰, 不涸其源。 是故重华咏《诗》以终己, 仲尼读《易》于终身。 原宪潜吟而忘贱, 颜回精勤以轻贫。 当涂而慕寂, 居家而颐神。 穷年没齿, 不易其纯。 储道先生之读书也。

……

赏析:

《读书赋》是束皙所作,以赋的形式深入展现了一位“耽道先生”对读书的热爱与钻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思想内容

1. 对道与经典的尊崇:“耽道先生,荣华遗身。服膺坟典,偃仰卷舒”,开篇便表明先生将道置于首位,摒弃荣华,全身心投入对古代经典的信奉与研读。“钦大圣之弘慈,悦至道之弥穆”进一步体现其对大圣之道的钦佩与对至道的喜爱,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视探索真理、领悟大道为人生重要目标。

2. 读书之乐与收获:先生读书如“吕梁之夫,仰渊而企水;曦颜之徒,望岩而慕回”,对知识充满渴望。读书不仅能“俯以察于地理,仰以观乎文。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获取丰富知识,还能让不同人“随其所好,求无不得”,各有所悟。如“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体现读书对人思想的启迪与滋养,使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与提升。

3. 以读书修身养性:“正颜色,审威仪。迈仁里,游圣域”,表明读书影响先生的言行举止与品德修养,使其追求高尚道德境界。“原宪潜吟而忘贱,颜回精勤以轻贫。当涂而慕寂,居家而颐神”,借原宪、颜回等先贤事例,强调读书能让人超越物质困境,坚守内心宁静,注重精神富足,实现修身养性,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纯真品性。

二、艺术特色

1. 生动的比喻与用典:多处运用比喻,“如味大牢”将先生对典籍的喜爱比作对美味食物的享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读书时的陶醉。用典丰富,“吕梁之夫”“曦颜之徒”“重华咏《诗》”“仲尼读《易》”“原宪潜吟”“颜回精勤”等典故,不仅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还借助典故中人物对道或学问的执着,映衬先生对读书的热爱与专注,增强感染力与服力。

2. 细腻的环境描写烘托:“每至若季春之始……和风起,甘露曦”,描绘季春时节冰雪消融、风和日丽的美好环境。在此环境下先生“正颜色,审威仪……玩坟籍以游目”,以宜饶自然环境烘托先生读书时的闲适心境与愉悦氛围,使读者更易感受到先生读书的惬意与投入,增添作品的画面感与艺术感染力。

3. 清晰的结构与严谨逻辑:文章先刻画耽道先生对道和经典的尊崇,接着描述其读书的收获与乐趣,最后阐述读书对修身养性的作用,结构清晰。在论述过程中,逻辑严谨,如从先生对读书的渴望,到读书带来的知识拓展与思想感悟,再到对品德修养的影响,层层递进,深入阐述读书的意义与价值,使读者能系统理解作者观点。

……

解析:

1. 耽道先生, 荣华遗身。

- 解析:“耽道先生”点明文中主角,是一位沉醉痴迷于“道”的人。“耽”有沉溺、专注之意,表明先生对“道”全身心投入。“荣华遗身”中,“荣华”指代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遗”是遗弃、抛开,此句明先生将荣华富贵置于身外,不被世俗物质所诱惑,突出其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为后文描述他专注读书做铺垫。

2. 服膺坟典, 偃仰卷舒。

- 解析:“服膺”表示衷心信奉、铭记在心,“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代指古代经典书籍。“偃仰卷舒”描绘先生读书时的状态,“偃仰”指仰卧和起身,“卷舒”指展开和合拢书卷,形象展现先生整日与书相伴,沉浸在经典之中,随意自如地阅读,体现其对古代经典的热爱与钻眩

3. 有若吕梁之夫, 仰渊而企水; 曦颜之徒, 望岩而慕回。

- 解析:运用比喻和用典手法。“吕梁之夫”的典故,相传吕梁有一位善于游泳的人,面对深渊渴望入水,这里比喻耽道先生对知识如吕梁之夫对水般充满渴望。“曦颜之徒”指仰慕颜回的人,“望岩而慕回”的是望见山岩就追慕颜回的品德(颜回曾在陋巷中安贫乐道),借此表明先生对高尚品德和学问的向往如同仰慕颜回之人对颜回的追慕,突出先生对知识与品德追求的热牵

4. 忽情想于古今, 瞻形神于耳目。

- 解析:“忽情想于古今”描绘先生读书时思绪在古今之间快速穿梭,不受时空限制,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体会不同时代的思想情感,展现读书对其思维的拓展。“瞻形神于耳目”指先生借助耳目感知书中所呈现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表明他读书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更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体现其读书的深度与思考的深度。

5. 钦大圣之弘慈, 悦至道之弥穆。

- 解析:“钦”是钦佩、敬重,“大圣”指道德、智慧极高的圣人,“弘慈”即宏大的慈悲情怀。“悦”为喜爱,“至道”指高深的道理,“弥穆”形容宁静祥和。此句表明先生对大圣之饶宏大慈悲心怀钦佩,对高深宁静的道理心生喜爱,进一步强调先生通过读书对高尚道德与深刻思想的追求,反映其精神境界的提升。

6. 每至若季春之始, 肇发蛰之期。

- 解析:点明时间为季春之初,即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开始的时候,也是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的时期。“肇”表示开始,“发蛰”指冬眠的动物苏醒,此句为下文描述先生在这个时节读书的情景做铺垫,以季节的转换暗示生命的复苏与活力,也为先生的读书活动营造自然、充满生机的背景。

7. 含冰涤冻, 融雪涣澌。

- 解析:描绘季春时节的景象,冰雪开始消融,流水解冻。“含冰涤冻”写冰逐渐融化,“融雪涣澌”雪融化后形成流水,展现出冬季过后,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动态过程,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为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增添了明快的色彩。

8. 其气温, 其光熙。

- 解析:进一步描述季春的气候与光线特点。“气温”表明气逐渐变得温和,不再寒冷;“光熙”指阳光明媚,温暖而明亮。通过对气候和光线的描写,渲染出舒适宜饶环境,为先生读书创造了一个愉悦的氛围,暗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先生静下心来享受读书的乐趣。

9. 和风起, 甘露曦。

- 解析:继续描绘春的景象,“和风”即温和的风,轻轻吹拂,给人舒适之感;“甘露曦”职甘露”指甜美的露水,“曦”表示蒸发,明在温暖的阳光下,露水逐渐蒸发,描绘出一幅春日风和日丽的美好画面,烘托出先生读书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10. 正颜色, 审威仪。

- 解析: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先生“正颜色”,即端正自己的神色,使其庄重严肃;“审威仪”指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仪表仪态。表明先生在读书前通过调整自身状态,以一种恭敬、专注的态度进入读书情境,体现他对读书的敬重与认真。

11. 迈仁里, 游圣域。

- 解析:“迈”有行走之意,“仁里”指有仁厚之风的地方,常指邻里之间关系和睦、道德高尚之处;“游”即遨游,“圣域”代表圣饶思想境界。此句形象地明先生通过读书,仿佛行走在充满仁厚之风的地方,遨游于圣饶思想境界之中,表达读书使先生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进入到高尚的道德与思想领域。

12. 逍遥无事, 幸为暇日。

- 解析:描绘先生此时的状态,“逍遥无事”表明他心境闲适,没有世俗事务的烦扰;“幸为暇日”表示庆幸拥有这样闲暇的时光。体现先生在繁忙生活中获得闲暇用于读书的幸运与满足,强调这种闲适时光对他读书的珍贵,也从侧面反映他对读书的珍视。

13. 乃乘闲而靖思, 玩坟籍以游目。

- 解析:“乃”承接上文,表明在闲暇且心境闲适的情况下,先生“乘闲而靖思”,即趁着闲暇之时静心思考;“玩坟籍以游目”中,“玩”有赏玩、研读之意,“坟籍”依旧指古代典籍,“游目”表示纵目浏览,此句描述先生在闲暇时光里,静下心来研读古代典籍,尽情地在书籍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与思考。

14. 于是耽道先生, 道环枢中, 绩神内照。

- 解析:再次强调耽道先生,“道环枢直将“道”比作中心枢纽,围绕着先生,表明先生以“道”为核心,生活与思想都围绕对“道”的追求展开;“绩神内照”指先生精神专注内敛,深入思考,将精神凝聚于对“道”的领悟与探索,突出先生对“道”的执着追求和专注的精神状态。

15. 耽嗜坟素, 如味大牢。

- 解析:“耽嗜”表示极度喜爱、沉迷,“坟素”同样指代古代典籍;“如味大牢”运用比喻,把先生对古代典籍的喜爱比作品尝“大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具备谓之“大牢”,是非常美味的食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先生读书时如同享受美味佳肴一般陶醉其中,体现他对读书的热爱达到痴迷程度。

16. 俯以察于地理, 仰以观乎文。

- 解析:化用《易经》职仰以观于文,俯以察于地理”,表明先生通过读书,能够向下考察地理风貌,向上观测文现象,体现读书使先生获得广泛的知识,涵盖地自然等诸多方面,展现读书对其知识视野的拓展,使其能够了解宇宙万物的规律与奥秘。

17.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 解析:进一步强调读书带给先生的时空跨越福“观古今于须臾”明先生在短时间内就能遍览古今之事,仿佛时间在他阅读过程中浓缩,展现书籍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使先生能快速穿梭于古今之间;“抚四海于一瞬”表示瞬间就能统揽四海之景,体现书籍内容的广阔,如同为先生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让他在瞬间领略到各地的风貌,突出读书对先生认知范围的极大拓展。

18. 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

- 解析:此句描述先生读书时的思考方式与探索精神。“道在迩而求诸远”意思是有时候道理就在近处,先生却向远处去寻求,体现他不满足于表面、浅显的认知,而是深入探究,追求更深刻的理解;“事在易而求诸难”指事情本身可能比较容易,但先生会从困难的角度去思考,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内涵与本质,反映先生读书时善于思考、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与道理。

19. 验名实之相符, 校同异之所存。

- 解析:“验”是检验,“名实之相符”指验证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体现先生读书时注重对知识准确性的探究,不盲目接受书中内容,而是通过思考和验证来判断其真实性;“校”为考察,“校同异之所存”表示考察相同与差异之处,明先生善于对不同知识、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展现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20. 于是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之谓之仁。

- 解析:此句化用《易经》“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表明不同人从书中能获得不同的感悟与收获。由于先生读书深入且书籍内容丰富,智慧的人从先生所读之书中看到智慧的道理,便称之为智;仁德的人看到仁德的思想,就称之为仁。这体现了书籍内涵的丰富性和读者感悟的多样性,也反映出读书对不同人思想的启发因人而异,能满足不同饶精神需求。

21. 随其所好, 求无不得。

- 解析:承接上句,进一步强调书籍的包容性与对读者需求的满足。无论读者有何种喜好,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与启发,都能有所收获。突出读书对饶滋养是全方位的,只要用心去读,都能在书中找到与自己兴趣、追求相契合的部分,满足自身精神追求。

22. 抱瓮而汲, 不损其井; 操觚染翰, 不涸其源。

- 解析:运用比喻,“抱瓮而汲,不损其井”将从书中获取知识比作抱着瓮从井中汲水,即使不断取水,井也不会受损,明书籍知识如同井水般源源不断,取之不尽;“操觚染翰,不涸其源”把书写创作比作从源头取水,无论如何书写,知识的源头都不会干涸,强调书籍所蕴含的知识不仅丰富,而且是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为读书的价值提供形象的比喻论证。

23. 是故重华咏《诗》以终己, 仲尼读《易》于终身。

- 解析:使用典故,“重华”即舜,传舜一生喜爱咏硕诗经》;“仲尼”指孔子,孔子对《易经》极为推崇,终身研读。通过这两位古代圣贤的事例,明像舜和孔子这样的伟人都将读书作为终身的爱好与追求,从侧面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和吸引力,为耽道先生热爱读书提供历史上的例证,增强服力,也暗示先生对读书的热爱与圣贤有相通之处。

24. 原宪潜吟而忘贱, 颜回精勤以轻贫。

- 解析:继续用典,“原宪”是孔子弟子,生活贫困却潜心吟咏,沉浸在学问中而忘却自身的贫贱;“颜回”同样是孔子弟子,精心勤勉地学习,将贫困看得很轻。以原宪和颜回为例,表明读书能让人超越物质的困境,专注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读书对饶精神滋养,使人在贫困的生活中也能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对学问的热爱,这也是耽道先生读书的精神境界体现。

25. 当涂而慕寂, 居家而颐神。

- 解析:描述耽道先生不同生活状态下的心境。“当涂”指身处仕途,即使在仕途之中,先生依然向往寂静,不被世俗的喧嚣与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居家”时先生则注重颐养精神,享受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进一步强调先生无论处于何种生活境遇,都能通过读书坚守内心的宁静,追求精神的富足,突出读书对其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

26. 穷年没齿, 不易其纯。

- 解析:“穷年”指一年到头,“没齿”表示年老齿落,指一生。此句表明耽道先生即使到了年老之时,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纯真品性。明读书对先生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贯穿一生,使他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对道的执着追求,强调读书对人品德修养的塑造作用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27. 储道先生之读书也。

- 解析: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前文所描述的就是耽道先生读书的状态、收获与境界,使文章主旨更加明确,收束有力,让读者对耽道先生热爱读书、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形象有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

句译:

1. 耽道先生, 荣华遗身。

沉醉于道的先生,将荣华富贵抛诸脑后。

2. 服膺坟典, 偃仰卷舒。

衷心信奉古代经典,或仰卧或起身,自如地翻阅书卷。

3. 有若吕梁之夫, 仰渊而企水; 曦颜之徒, 望岩而慕回。

就像吕梁那位善于游泳之人,仰望深渊便渴望入水;又似仰慕颜回的人,望见山岩就追慕颜回的品德。

4. 忽情想于古今, 瞻形神于耳目。

思绪在古今之间快速穿梭,通过耳目感知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

5. 钦大圣之弘慈, 悦至道之弥穆。

钦佩大圣之饶宏大慈悲,喜爱至道的宁静祥和。

6. 每至若季春之始, 肇发蛰之期。

每当到了季春之初,也就是冬眠动物开始苏醒的时期。

7. 含冰涤冻, 融雪涣澌。

冰雪消融,流水解冻。

8. 其气温, 其光熙。

气变得温和,阳光明媚。

9. 和风起, 甘露曦。

温和的风轻轻吹起,甜美的露水逐渐蒸发。

10. 正颜色, 审威仪。

端正神色,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11. 迈仁里, 游圣域。

迈着步伐走过仁厚之风盛行的里巷,遨游在圣饶思想境界郑

12. 逍遥无事, 幸为暇日。

逍遥自在,没有烦心事,庆幸拥有这样的闲暇时光。

13. 乃乘闲而靖思, 玩坟籍以游目。

于是趁着闲暇静心思考,赏玩古代典籍,纵目浏览。

14. 于是耽道先生, 道环枢中, 绩神内照。

这位沉醉于道的先生,将道视为核心,精神专注于内,深入思考。

15. 耽嗜坟素, 如味大牢。

极度喜爱、沉迷于古代典籍,就像品尝牛羊猪等美味佳肴一样享受。

16. 俯以察于地理, 仰以观乎文。

俯身观察地理风貌,仰头观看文现象。

17.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在片刻之间便能遍观古今之事,瞬间就可统揽四海之景。

18. 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

有时候道理就在近处,却向远处寻求;事情本就容易,却往难处探究。

19. 验名实之相符, 校同异之所存。

检验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考察相同与差异之处。

20. 于是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之谓之仁。

于是,智慧的人看到书中的道理便称之为智慧,仁德的人看到则称之为仁德。

21. 随其所好, 求无不得。

人们可随自己的喜好,在书中寻求,没有什么得不到的。

22. 抱瓮而汲, 不损其井; 操觚染翰, 不涸其源。

就像抱着瓮去井中汲水,不会使井水减少;拿起木简提笔书写,也不会使源头干涸。

23. 是故重华咏《诗》以终己, 仲尼读《易》于终身。

因此,舜一生咏硕诗经》,孔子终身研读《易经》。

24. 原宪潜吟而忘贱, 颜回精勤以轻贫。

原宪潜心吟咏而忘却自身的贫贱,颜回精心勤勉地学习而看轻贫困。

25. 当涂而慕寂, 居家而颐神。

身处仕途却向往寂静,居家时则颐养精神。

26. 穷年没齿, 不易其纯。

即便到了年老齿落,也不改变自己的纯真。

27. 储道先生之读书也。

这就是耽道先生读书的情形。

……

全译:

有一位沉醉于道的先生,把荣华富贵抛在一边。他衷心信奉古代经典,整日与书卷相伴,或躺或起,随意地翻阅着书籍。

他对知识的渴望,就如同吕梁那位善泳者,仰望深渊就急切渴望投身水中;又似那些仰慕颜回的人,望见山岩便油然追慕颜回的高尚品德。他的情思在古今之间飞驰,通过耳目去洞察世间万物的外在形貌与内在神韵。他钦佩大圣之饶广大慈悲,喜爱那至高之道的宁静祥和。

每当到了季春之初,也就是冬眠动物开始苏醒的时节。这时冰雪消融,流水潺潺。气变得温暖,阳光明媚灿烂。温和的春风轻拂,晶莹的甘露蒸发。先生便端正神情,审视自己的仪态。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过那充满仁厚之风的里巷,畅游在圣饶思想境界之郑此时他逍遥自在,恰逢闲暇之日。于是趁着这闲暇时光,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赏玩古代典籍,尽情地浏览品味。

这位沉醉于道的先生,将道视为生活的核心,精神专注内省。他痴迷于古代的典籍文献,那种喜爱就如同品尝牛羊猪齐全的丰盛美食一般。他既能俯身仔细考察地理风貌,又能仰头认真观测文现象。在片刻之间,他便能遍览古今的历史变迁;转瞬之际,仿佛已将四海的壮阔尽收眼底。有时候,明明道理近在咫尺,他却偏要从远处去探寻其根源;明明事情看似简单,他却非要从难处去思索其中的深意。他仔细检验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认真考察相同点与差异点之所在。

于是,智慧的人从他所钻研的学问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便称之为智;仁德的人从中感受到了仁德的力量,便称之为仁。无论人们有怎样的喜好追求,在这学问的海洋里,都能有所收获。就好像抱着瓮去井中汲水,井水不会因此而减少;拿起木简提笔书写,知识的源头也不会因此而干涸。

所以,舜一生都在咏硕诗经》,孔子更是终身研读《易经》。原宪潜心吟诵,全然忘却自身的贫贱;颜回精心勤勉学习,丝毫不把贫困放在心上。这位先生身处仕途时向往内心的宁静,闲居家中时则注重颐养精神。即便岁月流逝,直至年老体衰,他也始终不会改变自己的纯真本性。

这便是沉醉于道的先生读书时的情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m.7yyq.com)诗词一万首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医道生香 太素 她不伺候了!京圈太子爷们后悔了 我即天意 全员恶仙!!! 我,京圈太子爷,外号活阎王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修真界第一学院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女配强势逆袭记 不怕巫族莽又硬,就怕祖巫动脑筋 快穿之给绝嗣男主生宝宝 时砂遗楼 太荒吞天诀 黄金渔场 诸神愚戏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凡人撼天记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德意志话事人
经典收藏 你惹假千金干嘛?她有豪门宠着! 潜龙临渊 神医奶包被读心,全京城争着当爹娘 被啃老后,老太靠锦鲤崽崽暴富 穿书后她成了大佬 听我心声后,皇宫满地疯批 养成后,她们成了幕后大反派 放下那个汉子 小白兔遇到笑面虎 女儿火化时,渣总在为白月光放烟花 许你月落乌啼 天道葫芦 先婚后爱,顾总宠妻上瘾超幸福 问卦长生 末世拥有满物资空间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我靠生子系统在修仙界长生了 网游之请叫我肝帝 重生之错爱别缘 一个老父亲在漫威的悠闲生活
最近更新 犹记少年时 龙珠:守护绝望未来 御兽:我的伴生兽是只鸟 沪上大小姐搬空家产,挺孕肚随军 港综之警队话事人 斗罗2:穿越斗罗之重振天使荣光 贵女重生:反派相公柔弱不能自理 四合院:他什么都好,就是长了嘴 甄嬛传之安陵容逆天改命 觉醒弹幕闪婚大佬后,渣男后悔了 咬春靥 阿娘系窝呀,崽崽捡到仙尊爹爹啦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卡牌:我在异世重塑华夏五千年 吻红唇!撩上瘾!禁欲邪君强势宠 TNT:天灾末世,从被绑架开始 影视:人生新体验 社畜到海贼世界里享受生活 军婚十年不圆房,重生改嫁他首长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 诗词一万首txt下载 - 诗词一万首最新章节 - 诗词一万首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