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别院,丁川一家三口,魏一家三口还有老潘和一个停外面的厨师。
魏今是来拜师的,那次集市上和苏易认识,因为投缘大家相约在停外面,没想到马高鸿和马总又找了过来。
在交谈中,因为魏听过丁川的课,到后来就直接叫上师叔了。
大家留了联系方式,几次接触后,魏算是对苏易有了一点了解。再后来,就有了拜师的想法。
苏易再三考虑,也觉得可以教一个学生,于是答应了魏。今,就算是魏正式的拜师仪式。
魏原本是要在停外面安排一个拜师宴。可苏易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找几个朋友见证一下也就算礼成。
于是,魏一家人带了礼物一早就到了茂林别院,没想到居然见到了丁川。
“丁老师,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见到您!”魏有点激动地握住丁川的手。
“别叫丁老师,以后你得叫我师伯了。”丁川爽朗地笑着。
“是,师伯。”魏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怎么就动你师父收弟子了?”丁川有点奇怪,苏易的性格可不是愿意收弟子的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魏笑的有点腼腆。
“好了,丁哥。别再拿魏开心了。”苏易拍了拍定丁川的肩膀。
“不是,我是想知道,魏到底跟你学啥?”丁川拨拉开苏易的手。
“学炒菜,行不?”苏易笑着。
“那也行啊。冻不死的裁缝,饿不死的厨师。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丁川当然知道苏易可不是只会教做菜。
魏端了一把椅子过来,请苏易坐,然后准备行拜师礼。
苏易摇摇手:“魏,不用那些形式。另外,你也不用叫老师或者师父,还是叫师叔吧。”
“师父,你这是觉得我资质不够?”魏有些失落,今可是带着老婆孩子,专程来拜师的。
“魏,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生何处不修行?何必在乎形式。”
苏易松开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魏,请坐。”
“师……师叔”魏还想什么,魏的老婆拉了魏一下:“师叔让你坐你就坐。”
魏这才坐下。
“魏,不管是习武还是习文,都是为了修德。没有好的品德,不论在其他方面有多高的成就,最终可能会成为祸根。”苏易正色对魏。
“师叔,我记住了。”魏认真地。
“师叔,你会武功?”魏最终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不能是会武功,只能学习过。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交流。”
老潘看着苏易和魏,点零头:“苏哥,以前我看一些人收徒弟,那阵势,简直比皇帝登基还要复杂。”
“那大概就是人们的仪式感吧。不过,他们咋不安排三军仪仗队呢?”苏易很反感仪式感这一法,生活需要脚踏实地,而不是毫无意义的仪式福尤其最后一句,已经是在讽刺了。
魏站起来,接过爱人唐递过来的一个红包和拜师帖,双手捧着,躬身递到苏易面前。
“师叔,请收下弟子的拜师帖。”
“魏,师叔收什么拜师帖。丁老师现在闲云野鹤,我算是代劳。这拜师帖,你收回吧。”
苏易完,从桌上拿起一本册页递给魏。
“魏,有时间的话,写写字吧。”
“苏,过分了哈。”还没等魏看清楚苏易递过来的是什么,丁川先闹了起来。
老潘看着丁川,又看看苏易,再看看魏:“丁哥,怎么了?”
“潘总,你是不知道?这是苏的一本楷册页,抄写了我国古代的八大名赋。我跟他要了好几年,他都没舍得给我。”丁川完对魏:“魏,先给我看看。”
丁川把册页展开,魏伸着头看丁川展开的册页。他虽然不太懂书法,但依然能感受到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用毛笔写出来的。
“魏,能借给我看几不?”丁川眼睛都快掉进册页里了。
“丁老师,这……”魏很为难地看着丁川。
“丁哥,你就别欺负魏了。今也给你准备了。”苏易给魏解围。
“我要榕都赋。”丁川得寸进尺地。手里仍然紧紧地抓着册页。
《榕都赋》是苏易自己的一篇骈文,曾经被刻在榕市的榕都广场。
“私人订制的话,那就要等上一段时间了。”苏易笑着。
“那我今先借魏的,等你写好了,拿来换。”丁川着就要把册页递给自己的爱人。
“川,差不多行了哈。”丁川的爱人知道他和苏易开玩笑,赶紧搭了一个台阶。
老潘在一旁凑了一句:“就我这个大老粗不识货,居然一开口就找苏哥要了六件品。”
上次集市上,苏易本来给老潘写的几个扇面,被集市的人给强买了,回来后,苏易专门给老潘写了六个扇面。
“就是,六个扇面,九百块钱呢。”苏易也开着玩笑,当时在集市上,一个扇面卖一百五十元。当时买扇面的人都没有想到,十年后,苏易的书法品的市价已经超过两千。还一件难求。
“魏,我们先去厨房看看。”苏易对魏。
“行,师叔。我在家里,可是选厨师。”魏的确在家里承包了厨房的活。
“那你,在厨房我们能想到什么?”
“这个,还真没想过。”魏抠着脑门,这厨房里还能想到啥?
“一个是分寸,一个是火候。”苏易走进厨房,和老潘带来的厨师打过招呼后对魏。
“分寸,是指轻重。我们常,口味重了,或者清淡了,其实,就是我们调味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而火候,就是时机。火候不到,会夹生,火候过了,也就糊了。”
魏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哪是在做菜,简直就是在教自己做人做事。
喜欢边缘时光请大家收藏:(m.7yyq.com)边缘时光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