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认了师叔后,魏几乎每个周末都带着老婆孩子到茂林别院来。
苏易今买了三十个鸭蛋,准备自己泡一坛咸鸭蛋。他把鸭蛋擦洗了一遍后,浸泡在盐水里。
“师叔,你泡的咸鸭蛋是有什么秘方吗?外面买的真的没法比。”魏按苏易的,把新鲜鸭蛋用钢丝球擦拭干净后,浸泡在盐水里。
“魏,很多所谓的秘方都是故弄玄虚。”苏易把一盆晾冷了开水倒进一个玻璃泡菜坛子里,然后开始往坛子里倒入半包泡菜盐,半瓶白酒。
魏把鸭蛋浸泡好后,见苏易在凉水中只放了盐和白酒,就问:“师叔,不加其他东西了?”
“不加了。”苏易把泡菜坛盖上,加上水密封。
“那,这不是太简单了?”魏有些不相信,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买的咸鸭蛋没有师父泡的好吃。
“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鸭蛋浸泡半个时后,拿出来晾干,然后放到坛子里。”
“那多久能吃?”
“四十。”
“要这么久?”魏在手机上搜咸鸭蛋的泡制方法。
“手机上,有的咸鸭蛋最快三四个时就可以泡好。用高压锅。”魏觉得如果四十是不是太久了。
“魏,听过一句话吗: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听过。”
“但很多人急于求成,于是就成了四不像。刚才你外面买的咸鸭蛋不如我泡的好吃,就是因为他们要追求效益,不愿意或者花不起那个时间。”
“魏,世上没有成功的捷径,更没有速成的功夫。一切成就都是时间和汗水堆积起来的。”苏易和魏坐到院子里的椅子上,苏易拿起桌上的一本线装《论语》。
“就像这本《论语》,一直是儒家奉为经典。《论语》,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一万五千九十八字。全部是孔子和学生的问答。”苏易把《论语》递给魏。
魏双手接过,翻开。然后惊异地看着苏易。
“师叔,这是你抄写的?”
“好几亿不如烂笔头,一目十行未必是好事。所以,我有时间的时候,也会抄书,在读书的同时,也练练字。”
“我在手机上看到一个什么书院,是跟着他们的口诀练习,十写出大师的水平。”魏正在临写苏易给他的古代八大名赋,也会在手机上搜一些书法的教学的短视频。
“你信吗?”
“如果没看到师叔的字,我可能就信了。反正九块九就能买他们的口诀。”魏当时都差点买了。
“那就是一个以文化为幌子的骗局。在网络上,如果有十万人买,就是九十九万。而这个概率不,因为网络辐射面很宽,传播速度也很开。他们的目标应该卖出去五十万到一百万套。”
“那不是几百上千万了?”魏心想,这账还真不能细算。
“师叔,我现在每最多能有一个时练字。时间有点少了。”魏毕竟还有工作,而现在虽然还不至于996,但也经常加班。
“可以了。但要坚持。练武有个法:一不练,自己知道;三不练,同行知道;十不练对手知道。”
还给魏举了一个例子:每打扫二十分钟的卫生,和一个月打扫一卫生,哪个效果更好?魏,当然是每打扫的效果好,因为就算用一整时间搞个大扫除,也最多保持一个星期。
“不论书法还是习武,每坚持,比集中强化的效果更好。”
“师叔,,接下来我就抄这本《论语》吗?”魏拿着《论语》他不知道苏易是否会把这本手抄本给自己。
“你拿一本你自己抄写的八大名赋来换。”
“啊?那得什么时候?”魏把《论语》抄本轻轻放下。
“魏,唐你正在竞岗你们科室的副职?”苏易基本不会问魏的工作,还是唐随口了一句,现在有个副科长的空缺,魏是两个候选人之一。
“是的。但没把握。”魏的竞争对手和魏的条件差不多。所以,魏并没有多少信心。
“能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吗?”
“师叔,其实我挺迷茫的。在体制内,好像就一条路,”在体制内上,大多数冉了退休都只是一级主任科员,退休时能到正科或者副处已经是很不错的了。魏现在是四级主任科员,想到这里,魏有点灰心。
“应该只有一个方向,但路却不止一条。”苏易感觉到了魏的情绪,觉得魏的眼界还不够开阔。
“可我脚下的路却只有一条。”魏摇摇头,起身准备去厨房。
“魏,厨房的事不急。”苏易伸手按了按,示意魏坐下。
“师叔,不好意思。不该谈这么俗的事。”魏觉得师叔已经是世外高人,应该不喜欢谈这些俗事。
“魏,你读过《渔樵问答》吗?”
魏摇摇头。参加工作后,魏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虽然喜欢传统文化,但却没有真正有计划地学习过。
“你在手机里找出来,先看看。”苏易完起身,自己往厨房走去。
唐在以前边缘时光的办公室里辅导孩子做作业,见苏易往厨房走去。也走了出来。
“师叔,我来打下手。”唐见丈夫拿着手机在看什么,猜测应该是苏易给魏布置的功课,就主动要来帮忙。
“不用。你带孩子做作业。”苏易让唐回办公室。
苏易在厨房里看了看,本来准备了两荤一素,一个汤。
苏易想了想,从厨房出来,走到水池边。拿起水池旁的捞网在水池里捞起两条七八两的鲫鱼。
“师叔,今不是已经准备了菜吗?”魏听见捞鱼的声音,抬起头问。
“今加一个葱烧鲫鱼。”苏易拿着捞网进了厨房。
魏看看在厨房里剖鱼的苏易,又看看手机。
……
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曰:“烹之可也。”
曰:“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曰:“然。“
曰:“吾知有用乎子矣。”
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
魏好像知道了苏易为什么让自己读《渔樵问答》。
喜欢边缘时光请大家收藏:(m.7yyq.com)边缘时光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