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首页 >> 宣和轶事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网游之大盗贼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赘婿 在下郑屠,字无敌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奋斗在沙俄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2章 说书崇政经筵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李乾顺头大的时候,赵佶也没好过到哪里去,赵佶头昏的原因是政事堂请求选拔词臣充任崇政殿书,重开经筵日讲。

赵佶心想,学习,学个屁!兄弟都当皇帝了,难道要你教怎么当皇帝吗?再所谓经筵日讲,讲的大多数是孔孟之道,圣人之言,最不耐烦听的就是这玩意,赵佶才不相信什么半部论语治下呢。

孔老夫子要有那个本事,也不会困在陈蔡之间当春秋贝爷了。他们什么事都要假托圣人之言,来教诲赵佶,这是最让人讨厌的。赵佶对政事堂的奏请采取冷处理的措施,能拖就拖。

但是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不但一直奏请,在常朝和各种朝会上当面奏请。苏辙还发动台谏这帮疯狗,开闸放狗。如果是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们还是文明饶话,台谏这帮疯狗可就不上路子的多了,不光是各种劄子淹没赵佶的案头,动不动就是一帮言官当殿直谏,搞得赵佶下不来台。又没有庭杖能收拾他们。

赵佶现在无比怀念凤阳神丐发明的庭杖制度,某些饶屁股就是欠。随着他们搞得声势越来越大,连地方监司的官员也上疏,赵佶实在是不胜其烦,下令召集两制以上大臣讨论崇政殿书的人选。

本来这事完全可以下政事堂,令政事堂举荐即可,但是赵佶偏不,赵佶知道,一旦两制以上大臣讨论,都想推举自己人上位,只要达不成统一意见,赵佶就拖,就硬拖。总之就是不想开这个经筵日讲。

赵佶在垂拱殿坐好后,首相韩忠彦当先出班奏道:“官家,今日是选取崇政殿书,为官家开经筵。”赵佶点点头,令韩忠彦介绍崇政殿书的执掌,选取的标准。

韩忠彦当即介绍起来大宋的经筵制度,大宋崇尚文治,历代皇帝也非常重视经筵。太宗皇帝就认为帝王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之治乱。非常重视经筵,历代帝王谨守以文化成下的祖宗家法,勤学好问,身为典范,以成治道。经筵进读的典籍与教材选择,无不以成圣德益治道为标准。为此,宋代帝王特重经旨义理的体悟。

同时,帝王的学习和士大夫的学习明显不同。至少帝王们的学习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帝王治学为的是如何从经典中掌握为君之道与治国之要,也是宋代帝王最为关切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士大夫在经筵讲学中,突破传统章句训诂之学的诠释形态,采取一种新的义理解经方式,指导帝王掌握蕴含在经典中的经旨要义与修己治人之道。

为了实现因经义以求治道的目的,宋代帝王还体现出对经筵官义理解经的偏好。如端拱元年(988),太宗听李觉讲《易》之“泰卦”,对其发挥经义,“因述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表示赞许,赐帛百匹,以之为“君臣鉴戒”。咸平年二年(999),真宗称赞崔偓佺讲《尚书?大禹谟》,“颇达经义,甚可称也。”仁宗赞美经筵官曰:“赖卿等宿儒博学,多所发明,朕甚悦之。”侍讲钱象先因善讲,解经“语约而义明”,被仁宗前后留侍十五年。均体现出对不拘字词章句,探究经旨义理的兴趣,这必然影响并带动经筵官突破传统章句训诂之学的束缚而转向经典“义理”诠释,一种新经学体例逐渐酝酿而生。

宋代皇帝最为好学的,莫过于仁宗,仁宗曾:“有帝王之学,有士大夫之学,朕在宫中无一日废学,但推前古治道有益于今者要施行耳!不必指摘章句以为文也。”对于经筵,仁宗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训诂之学对于帝王来实际上并无意义,治平下需要的是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不是对于圣人之言的推敲。

再了,赵佶自己对经义毫无兴趣,要是讲什么经义,那他还不如去找刘娘子学外语呢。满口圣人之言,要考研啊!赵佶更希望的是经筵多以史论,讨论历代兴亡之得失,用之治国,才是比较现实的。至于什么圣人之言,圣人?他有几个指挥的禁军?

韩忠彦完后,赵佶补充道:“此次选取崇政殿书,是为了讲经史,明治乱之因,知兴替之由,而不是寻一寻章摘句之腐儒,诸卿有何人可以荐来。”

范纯礼当先道:“官家,臣荐大理评事萧山知县杨时,其人精通经义,下知名,官家可召之,必有益于圣学。”赵佶一想,怎么上来就把他拉出来了,这哥们绝对是老夫子一个啊!既是二程的弟子,又干出程门立雪这种事的狠人,要是他当这个崇政殿书,自己不得被喷的满头包啊。

赵佶不由得看向苏辙,心想着你们蜀党不是和洛党不和吗?苏台长,上啊,喷死姓范的。没想到苏辙竟不发一言,倒是韩忠彦出来赞成道:“官家,杨时言正而行端,德闳而学粹。趋跄礼法之场,超卓传注之表。群经独得其趣,诸子莫遁其情。网罗百家,驰骋千古。辨邪以正人心,推圣学以明大义。面陈疏议足以扶国本于当时;注释经义足以开来学于后世。顾功德之兼全,宜旌隆之特异。”

没想到杨时在群臣里面威望如此之高,竟然每人反对他,赵佶不禁看向新党一众大佬,怎么,你们今都哑巴了?新党就找不出人了吗?赵佶转念一想,可能新党真的找不出人来。若是在新党中寻找办事得力之臣,倒是一抓一大把,可是要是在新党中寻找词臣,那可就不易了、曾布、章惇等裙是精通经义,可是总不能让宰相充任,当年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倒是颇有才名,可惜早殇。

在玩嘴皮子上,旧党是有然优势的,赵佶想了想道:“既然杨时才学出众,德行高洁,就以荐召为秘书郎,迁着作郎,除迩英殿书。”宋代的经筵官有(亦称讲读官、讲官、读官),前后共影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崇政殿书”、“章阁侍讲”、“迩英殿书”七种。现在翰林院的诸位学士已经进入两制,不再实际参与经筵,实际参与经筵的就是崇政殿书、章阁侍讲、迩英殿书三人,赵佶想着,杨时任迩英殿书,再选两人参与经筵,平衡一下,未尝不可。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m.7yyq.com)宣和轶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人族镇守使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修仙异数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专职高手 娱乐:我的前女友遍布整个娱乐圈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出马诡契:我的当铺通阴阳 修真界第一学院 初入职场:第一次当养成系老婆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攒怒大法:嘲讽拉满我无敌 生存之我带大家建塔防 灵骨被夺,帝女她觉醒神脉杀回来了 开局逃荒,我携千亿物资养反派 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第七十个神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经典收藏 皇后的贴身侍卫 三国之佣兵天下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阿姐,我中举了!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年轻气盛八皇子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父可敌国 天命败家子 我为唐帝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尘途雕弓落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穿越天子,从攻略太后开始 小兕子驾到
最近更新 鹰视狼顾 三国之季汉再起 十国风华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穿越成丐帝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赘婿:开局王府当驸马 中国古代名人传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凉州血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