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首页 >> 宣和轶事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网游之大盗贼 平民乱闯三国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家父是康熙 红楼琏二爷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我为唐帝 我娘子天下第一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3章 说书崇政经筵开(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其实大宋的经筵制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很多时候,经筵也是官家了解外面情况的一个途径。

尤其是元丰改制后,侍读、侍讲、崇政殿书多为兼职.之所以出现经筵官以兼官为主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经筵官身为\"帝师\",必须由学问好、有声望、有地位的名儒硕士(多为进士出身)担任;二是皇帝将经筵授课视为一条了解外部和咨询时政的渠道,因此相对独立于相权的台谏官,就常成为经筵兼官;台谏官充经筵讲官已经成为定例。

选任经筵讲官一样要平衡各方势力。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既然开经筵日讲已经是必然的,那么这个经筵日讲就得按照赵佶的意思来,本官家可不是给你们当学生来了。

赵佶道:“诸卿可再荐几位博学多才之士,以备咨询顾问。”

苏辙这才道:“官家,臣荐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并兼史馆编修、实录检讨官晁补之,端方正直,正声直言,器识渊深,可以为官家备位咨询。”

赵佶想了一会才记起这位是谁,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晁补之还是个神童,27岁时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

韩忠彦也道:“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成。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着《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晁补之能被苏轼看重,其本身的才略还是相当不错的。17岁时,从父官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其才学可见一斑。

但是和苏轼一样,这哥们嘴也挺欠的,而且运气是相当不好。苏轼嘴欠,但是只被构陷成功一次,还有章惇这样的大佬捞他,晁补之就不一样了。

晁补之入仕后,初为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佑初,为太学正,由李清臣荐堪馆阁,经考试后,升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后召还,为着作佐郎。元佑末,绍圣初,大宋王朝政局大变, 章悖当国,排斥元佑旧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齐州。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府、毫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最后一度在奸党内榜上有名。

而且由于他一生仁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处漂泊,对宦海生活感受尤深,自号归来子,羡慕陶潜为人,已经多次上疏请求致仕了。赵佶道:“吾闻晁补之倦于宦游,多次请求致仕,吾恐其不愿赴任,强留亦不妥。”

苏辙笑道:“此事包在家兄身上,家兄出面,想必晁补之不会推辞的。”赵佶笑笑,苏轼于晁补之亦师亦父,苏轼开口,晁补之敢不从,想抽苏学士的七匹狼了吗。

赵佶在思索着,其实大宋的经筵,宰执们虽然没有经筵讲官贴职,但是一样可以充任经筵讲官。皇佑四年九月乙未,御迩英阁,命贾昌朝讲“乾卦”。帝谓侍臣曰:“昌朝位将相,执经侍讲,朝廷美事也。”翌日,贾昌朝又手疏:“‘乾卦’大旨,在上一爻,夫爻在亢极,必有凶灾。不即言凶,而言‘亢龙有悔’者,以悔中有可凶可吉之象,若修徳以济世,则免悔而获吉也。”

贾昌朝时任枢密使,虽然不是经筵讲官,但是只要官家特旨,一样可以充任经筵讲官的。而且随着“新学”人物吕惠卿、曾布、王雱、沈季长、黄履等都曾经充任过经筵讲官,学问上是绝对不差的。

曾布就曾经做过太子中允、崇政殿书,加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吕惠卿更是主编过《三经新义》学问更是不差,章惇这个奇人,拿科举刷分的才更不用讲了,能和苏轼玩到一起去的人,学问自是不差的。

但是此时章惇做枢密使管理戎政,吕惠卿是计相都是事务繁忙,把心思用在这上面有些划不来,曾布做参知政事,相对比较清闲,而且他们三人中曾布最年轻,且学识文采都是一流的。他幼年丧父,从学于其兄曾巩,后从学于欧阳文忠公,也担任过知制诰,若论文辞,恐怕只有两位苏学士能超越他。

赵佶于是道:“吾披览实录,仁宗尝以宰执充任经筵讲官,吾以为此举大善,不若曾相充经筵讲官,总司其事,在选取一位饱学之士,三位讲官,每旬轮流进讲可也。”

曾布赶紧谢恩,宰相充任经筵讲官,就等同于帝王师了,这等荣耀,比做首相强多了。

吕惠卿笑着道:“经筵讲官,也要选一个年纪轻的,最好与官家年岁相当的,不要都是白首老头,了无生趣,直想让人睡觉。”

一众大臣都笑起来了,韩忠彦道:“计相可有这种少年英才推荐啊?一帮老头确实令人大倒胃口,还是少年郎好!”

章惇笑着道:“计相有个乡党,倒是个神童,如今在苏台长麾下呢!”

苏辙想想道:“枢相莫不是得周武仲?”章惇点点头道:“正是此人,苏台长以为如何啊?”

苏辙想想道:“周武仲确实少年英才,17岁补太学博士,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才学优长,不过尚未有馆阁贴职,按旧例经筵讲官需先得馆阁贴职方可充任。”

赵佶此时也起了好奇之心,17岁就补太学博士,这是何等英才,虽然是通过别头试中的进士,不过二十的进士,在大宋也很了不起了,赵佶于是笑着道:“这有何难?大苏学士执掌翰苑,令周武仲召试馆阁贴职,若大苏学士以为才学尚可,加秘书省正字、崇政殿书!”

赵佶也就不再讨论了,让各位大臣们各自回去办公了。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m.7yyq.com)宣和轶事七月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玄幻:收徒百万年的我终于出关了 太素 从穿越火影开始成为最强的忍者 蒸汽纪元1886 穿书七零,恶毒女配被绝嗣大佬宠上天 港片:无限下载的我无敌了 都市极品医神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重生1976:我靠打猎吃饱饭 你的爱如星光 灵魂传承者 不怕巫族莽又硬,就怕祖巫动脑筋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错穿末世,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全球降临:浮空岛无限战争 无尽武装 特战队长的官场风云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合欢宗剑仙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经典收藏 阿姐,我中举了! 神级兵王 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异世科技帝皇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年轻气盛八皇子 大明之崛起1646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明末风云起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小地主大将军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一战开局自带小女仆,我已然无敌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大明测字天师 [综]被迫作死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最近更新 史前部落生存记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嘉靖好大儿 穿越之赵云传 大明:家妻上将军 攻掠天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1627崛起南海 王凌在明末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天道盘点:让诸天帝王成长突破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大明流匪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大明亚皇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